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發(fā)布時間:2020-07-01 16:17
【摘要】: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評價頸動脈斑塊軟硬度 目的研究能否通過新興技術實時剪切波成像技術測量感興趣區(qū)的剪切波平均速度來評價頸動脈斑塊的軟硬度。方法選取的35例患者以常規(guī)灰階超聲檢出斑塊共54處,將其分為低回聲斑塊、 混合回聲斑塊及強回聲斑塊,同時,運用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測出每處斑塊的剪切波傳播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按分類分析三種斑塊的SWV平均值是否有差異性。 結果①常規(guī)灰階超聲檢測出低回聲斑塊17處、混合回聲斑塊17處及強回聲斑塊20處; ②運用實時剪切波成像技術測量所有斑塊的SWV值,分類分析結果,17處低回聲斑塊SWV平均值為1.57±0.30m/s,可測出的15處混合回聲斑塊SWV平均值為2.51±0.43m/s,可測出的14處強回聲斑塊SWV平均值為2.99±0.99m/s;分析不同回聲斑塊的SWV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1.20,P0.001)。 結論這項研究表明,不同聲學特性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剪切波速度不同,實時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可用于評價頸動脈斑塊軟硬度。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445.1;R543.5
本文編號:2736995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445.1;R54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臧福波,高曉軍,曲虹,李峰春,蔡葉萍;超聲背向散射積分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危險性[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5年09期
2 吳細香;焦彤;王眾;黃小元;竇曉冬;;二維血流顯像技術在頸動脈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5年12期
3 劉偉英,吳中松;頸動脈粥樣斑塊與腦梗死及血脂的相關性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5年01期
4 陳冬冬;賓建平;吳平生;;超聲造影的應用和研究進展[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8年03期
5 賈偉華,田桂玲;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4年02期
6 朱宇;卓忠雄;;超聲無創(chuàng)技術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研究進展[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2年09期
7 呂畢;冉海濤;;靶向超聲造影的研究進展[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0年07期
8 高長根;方波;;聯(lián)合頸部血管彩超及CTA評價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關聯(lián)性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年07期
9 劉翠玲;袁國奇;;腦梗死與頸部動脈粥樣硬化的高頻彩超探查及其相關性的探討[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年01期
10 李杰;肖靜;;頸動脈的超聲診斷現(xiàn)狀及進展[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0年05期
本文編號:27369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7369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