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動脈重建術前的應用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0-06-02 18:06
【摘要】: 目的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外周動脈疾病,常導致患者下肢慢性缺血,典型臨床表現為間歇性跛行、靜息痛、組織潰瘍或壞疽。動脈重建手術是目前本病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動脈轉流術和腔內成形術,術前明確動脈狹窄-閉塞的部位、程度以及范圍是手術方案制定的關鍵因素。 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Duplex Ultrasound Artery Mapping DUAM)是近年來國外學者提出的概念,是指由彩色多普勒超聲醫(yī)師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下肢動脈系統(tǒng)檢查后根據動脈管腔整體解剖形態(tài)繪制的下肢動脈路圖,能夠直觀的顯示病變的部位、程度以及范圍,較傳統(tǒng)的單純文字描述更容易為臨床醫(yī)師所理解,另外還具有無創(chuàng)、價廉以及患者耐受性好等優(yōu)點,因此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對于指導本病的診療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發(fā)展?jié)摿Α?本研究擬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以動脈造影為金標準,計算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診斷下肢動脈存在≥50%狹窄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此外評價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與動脈造影診斷本病患者下肢動脈狹窄程度的一致性。 材料和方法 一、實驗對象 本研究共包括26名患者,男20例,女6例,平均年齡61歲(52-76歲),全部為2006年1月-2007年10間在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介入科住院患者。臨床表現為間歇性跛行、靜息痛和有組織缺損分別有21例(81%)、7例(27%)和3例(12%)。 二、實驗法流程 (一)繪制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Duplex Ultrasound ArteryMapping DUAM) 研究者采用Philips Image Point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飛利浦醫(yī)療器械公司,荷蘭)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下肢動脈系統(tǒng)掃查,然后計算各病變部位狹窄率,最后繪制下肢動脈路圖。 (二)動脈造影(Contrast Angiography CA) 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后15天內,在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介入手術室,采用經髂動脈或股動脈途徑將造影導管放于腹主動脈中段行下肢動脈造影。然后由兩名對超聲結果不知情的放射科醫(yī)師協同分析造影圖像,計算各病變部位狹窄率。 結果 26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均成功繪制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檢查時間約60±20分鐘。 一、以動脈造影為金標準,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診斷下肢動脈存在≥50%狹窄的敏感度和特異度 整條下肢動脈(86.4%和92.4%)、髂總動脈(100%和100%)、髂外動脈(84.6%和97.4%)、股總動脈(90.0%和90.5%)、股淺動脈近中段(96.1%和90.9%)、股淺動脈遠段(89.5%和84.9%)、胭動脈(88.9%和88.2%)、脛前動脈(52.4%和93.5%)以及脛后動脈(55.0%和90.6%)。 二、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與動脈造影診斷下肢動脈狹窄程度的一致性 整條下肢動脈(k=0.78)、髂總動脈(k=1.00)、髂外動脈(k=0.85)、股總動脈(k=0.74)、股淺動脈近中段(k=0.79)、股淺動脈遠段(k=0.62)、仌動脈(k=0.77)、脛前動脈(k=0.76)和脛后動脈(k=0.76)。 結論 多普勒超聲動脈路圖繪制簡易可行,與動脈造影比較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可作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動脈重建術前一種很好的影像評估手段。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445.1;R654
本文編號:2693560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445.1;R654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白士九;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治療進展與現狀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935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6935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