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 3D-CE-MRA脊髓動脈成像解剖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2 23:07
【摘要】: 目的 評價3.0T MR三維動態(tài)增強MRA(3D-CE-MRA)成像對脊髓動脈的顯示能力及其影像學解剖特征。 方法 34例行脊柱MR平掃加增強的患者,同時行3D-CE-MRA檢查,獲得的原始圖像,經(jīng)減影后,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充分觀察脊髓血管的特征:①脊髓前動脈(ASA)和Adamkiewicz動脈(AKA)的顯示率;②ASA影像解剖特點:③AKA影像解剖特點。 結(jié)果 34例共可在3D-CE-MRA上確切顯示ASA 31支(91.2%),ASA顯示范圍為T7-L3;AKA的顯示率為85.3%,其中5例出現(xiàn)副AKA;AKA起源于左側(cè)肋間動脈或腰動脈的19例(19/34,65.5%),其中28例起源于第T8-L2水平(28/29,96.6%);ASA的直徑為(1.20±0.22)mm,男性組(1.16±0.22)mm,女性組(1.25±0.21)mm; AKA起始部的平均直徑(1.06±0.29)mm,男性組(1.11±0.28)mm,女性組(1.01±0.30)mm;AKA匯入ASA前直徑(1.03±0.18)mm,男性組(1.02±0.15)mm,女性組(1.04±0.21)mm;平均循環(huán)時間(19.86±3.46)s,男性組(19.53±3.48)s,女性組(20.20±3.54)s。以上各血管直徑及循環(huán)時間在男女組間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jié)論 脊髓血管的解剖結(jié)構(gòu)復雜,用3D-CE-MRA檢查可以對其進行較好的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445.2
本文編號:2625283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445.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武;李明華;方淳;王玨;肖云鋒;;脊髓血管畸形的快速增強MRA與DSA診斷的比較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7年08期
2 趙宇;劉靜紅;曲海源;王強;李延亮;;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對脊髓Adamkiewicz動脈的顯示[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3 張鴻祺,凌峰,李萌,支興龍,繆中榮,宋慶斌;脊髓血管胚胎發(fā)育的研究對脊髓血管畸形治療的指導[J];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2年03期
4 劉亞歐;楊延輝;李坤成;杜祥穎;高艷;曹麗珍;;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對脊髓血管畸形的初步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2006年10期
,本文編號:26252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6252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