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征象及壞死體積測量對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塌陷的預測價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2-23 10:13
【摘要】:目的:基于MR圖像的影像學指標,并結合Malizos提出的股骨頭八分法進行股骨頭壞死體積的測量,旨在探討分析影響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塌陷的危險因素,評估其預測股骨頭壞死塌陷的臨床應用價值。 材料和方法:收集56例(76髖)經(jīng)影像學檢查診斷為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塌陷前期)的患者,男42例,女14例,平均年齡49±13.41歲(24~76歲),其中20例患者為雙側髖關節(jié)發(fā)病,36例患者為單側髖關節(jié)發(fā)病。按發(fā)病原因分為:激素性壞死17髖,酒精性壞死22髖,特發(fā)性壞死35髖,先天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性壞死2髖。按照國際骨循環(huán)研究會(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關于股骨頭壞死的分期標準進行分類,Ⅰ期32髖,Ⅱ期44髖。所有患者首次檢查時均行髖關節(jié)X線正、蛙式位攝片和MRI掃描。利用X線圖像觀察股骨頭的塌陷情況;利用MRI圖像觀察髖關節(jié)的關節(jié)腔積液、骨髓腔水腫、壞死區(qū)信號特點、壞死部位及壞死形態(tài)等指標,并通過MRI的后處理工作站,測量股骨頭壞死體積,計算其壞死體積百分比(%)。壞死體積的測量是在將股骨頭看作為一個數(shù)學概念上的標準球體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在冠狀位TSE/T1WI圖像上,首先確定假定球體的球心,然后再以通過此中心點,利用相互垂直的冠狀面、矢狀面以及水平面將其平均的分成八等份,即前外上(Anterior Superior Lateral,ASL)、后外上(Posterior Superior Lateral,PSL)、前內上(Anterior Superior Medial,ASM)、后內上(Posterior Superior Medial,PSM)、前外下(Anterior Inferior Lateral,AIL)、后外下(Posterior Inferior Lateral,PIL)、前內下(Anterior Inferior Medial,AIM)、后內下(Posterior Inferior Medial,PIM),隨后以T1WI上的低信號帶外緣為界限,手動測量每一層面的壞死面積,再乘以圖像的層厚,計算出每一層壞死病灶的體積,最終將各體積相加得出總壞死體積,從而計算出總的壞死體積比以及各個象限的壞死體積百分比。以上觀測指標及體積的測量均由兩名有經(jīng)驗的放射學醫(yī)師采用雙盲法完成。對以上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在第一次檢查之后,每六個月復查一次髖關節(jié)正蛙式位X線片,觀察股骨頭的塌陷有無,將其分為塌陷組和未塌陷組;以股骨頭塌陷作為觀察的終點,對未塌陷的患者則以觀察時間末為終點,,記錄隨訪時間。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版(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對評估指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分類變量采用兩組間卡方檢驗;對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影像學指標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其危險因素。應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取Youden’s index(約登指數(shù))最大時的點作為預測股骨頭壞死塌陷的最佳臨界點,并確定其敏感度與特異度。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各檢驗方法均以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對56例(76髖)股骨頭壞死患者經(jīng)過21.6±9月的隨訪結果發(fā)現(xiàn),發(fā)生股骨頭塌陷者有31髖(40.79%),未塌陷者45髖(59.21%)。 2.對本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發(fā)現(xiàn)塌陷組與未塌陷組中性別(P=0.078)、年齡(P=0.631)、病因(P=0.604)、壞死信號(P=0.071)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ARCO分期、關節(jié)腔積液、骨髓腔水腫以及壞死形態(tài)在兩組間存在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值均<0.0001。 3.對患髖的定量資料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除PIM象限塌陷組和未塌陷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143)外,其他各象限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的指標經(jīng)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ARCOⅡ期、周圍型壞死、有骨髓水腫、總壞死體積百分比(%)、ASL與PSL象限的壞死體積百分比(%)者更易發(fā)生塌陷,并且以外上象限(ASL+PSL)股骨頭壞死的塌陷發(fā)生率更高。 5.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3種定量指標應用ROC曲線分析發(fā)現(xiàn),總壞死體積百分比(%)、ASL和PSL象限壞死體積百分比(%)預測股骨頭壞死塌陷的最佳診斷界值分別為19.51%、47.78%和21.00%,對應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3.5%、83.9%、77.4%和71.1%、68.9%、86.7%。 結論: 本研究基于髖關節(jié)MRI征象與定量測量對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的動態(tài)研究初步探討和總結以下結論: 1.ARCO分期、壞死形態(tài)、骨髓水腫、總壞死體積百分比(%)、ASL與PSL象限壞死體積百分比(%)均是股骨頭壞死塌陷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并且位于股骨頭外上象限(ASL+PSL)的壞死對塌陷的貢獻較大。 2.總壞死體積百分比(%)、ASL與PSL象限壞死體積百分比(%)預測股骨頭塌陷的臨界值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3.MRI檢查和測量在股骨頭壞死的定量評價和預測塌陷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但預測股骨頭塌陷時亦應綜合考慮各種臨床因素影響,從而進一步提高預測的準確性。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445.2;R681.8
本文編號:2428720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445.2;R681.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吳小濤,戴克戎,裘世靜;老年與青年股骨頭內松質骨組織形態(tài)計量學比較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0年01期
2 趙德偉,徐達傳,崔旭;股骨頭不同區(qū)域囊變對力學承載的影響[J];中華骨科雜志;2005年04期
3 史振才;李子榮;孫偉;張雪哲;王武;黃振國;洪聞;盧清萍;林峰;趙萬鵬;;計算機處理MR圖像股骨頭壞死體積測定與初步力學測驗[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年03期
4 趙鳳朝,李子榮,張念非,史振才,張雪哲;股骨頭壞死表面積測量及在股骨頭塌陷預測中的應用[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5年09期
5 謝道海;董天華;郭亮;;成人股骨頭無菌型壞死塌陷的MRI測量[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6年04期
6 王志聰;劉謨震;顏超;栗凱華;湯欣;呂德成;;鉭棒聯(lián)合富集骨髓干細胞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近期療效[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秋實;股骨頭壞死證候學及中醫(yī)藥治療適應癥的規(guī)范化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287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4287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