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在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縱向收縮功能評價中的應用
本文選題:超聲斑點追蹤技術 切入點:二尖瓣反流 出處:《山東醫(yī)藥》2015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利用二維斑點追蹤技術(2DSTI)評價單純性二尖瓣反流患者(MR)左心室縱向收縮功能的改變。方法選取MR患者60例,其中中度32例(中度MR組)、重度28例(重度MR組),健康志愿者30例為對照組。采集各組心尖左心室長軸切面(LAX)、心尖四腔心切面(4C)和心尖兩腔心切面(2C)的二維動態(tài)圖像,采用二維應變自動功能成像獲取左心室6個心室壁共18個心肌節(jié)段收縮期峰值應變(LC)、左心室3個心尖切面的峰值收縮總應變(GLS)及左心室收縮期縱向平均總應變(GLS-Arg)。結果各組LAX-GLS、4C-GLS、2C-GLS、GLS-Avg比較,重度MR組中度MR組對照組,P均0.01。重度MR組及中度MR組前壁LS與對照組比較應變值降低(P均0.01);各組除前壁外的5個室壁LS比較,重度MR組中度MR組對照組,P均0.05。結論 2DSTI能通過測得MR患者左心室縱向應變的減低早期識別左心室收縮功能的受損。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longitudinal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imple mitral regurgitation (MRV) by 2D dot tracing technique. Among them, 32 cases (moderate Mr group), 28 severe cases (severe Mr group), 30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Two-dimensional strain automatic functional imaging was used to obtain 18 segments of left ventricular peak systolic strain (LCX), left ventricular peak systolic total strain (GLSs) an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longitudinal mean total strain (GLS-ArgN). Results the comparison of GLS-Avg with LAX-GLSU 4C-GLSX 2C-GLSX in each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rain value of the anterior wall of the severe Mr group and the moderate Mr group was decreased by 0.01%, and the LS of 5 ventricular walls except the anterior wall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2DSTI can detect the impair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early stage by measuring the decrease of longitudinal strain of left ventricle.
【作者單位】: 天津醫(yī)科大學研究生院;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山東省心臟疾病診療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R445.1;R54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亞非;于春艷;張魯春;羅偉民;;超聲二維應變成像技術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0年43期
2 尹洪寧;王建華;;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右心室功能評價進展[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年02期
3 王晨陽;黎春雷;劉紅云;金丹;鄧又斌;;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對主動脈瓣反流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評價[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3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偉權;黃志勇;孫健;;超聲二維應變成像在冠心病心肌收縮運動異常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3年04期
2 唐水娟;劉穩(wěn)剛;李俊玲;曹敏;彭惠;周純芝;唐石初;;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聯(lián)合血清MMP-9對蒽環(huán)類抗腫瘤藥物治療后左室收縮功能改變的評價[J];廣東醫(yī)學;2013年22期
3 彭星星;王海永;;經(jīng)皮主動脈瓣置換術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3年22期
4 董金杭;陳明;;三維斑點追蹤成像對高血壓患者左心室心肌應變能力的評價[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5 董金杭;陳明;;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測定左心室功能的臨床應用現(xiàn)狀[J];重慶醫(yī)學;2014年11期
6 劉興榮;張超紀;馬國濤;苗齊;劉劍州;李曉鳳;曹麗華;;80歲以上患者心臟手術臨床結果分析[J];北京醫(yī)學;2014年10期
7 吳海爽;姜志榮;呂啟鳳;王小凡;;二維斑點追蹤成像評價肺動脈高壓患者右心室功能[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年08期
8 李振洲;劉倩;肖波;吳偉清;陳勝華;李清山;李泉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室收縮異常與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年09期
9 郭家寶;董蓓莉;;基于時空概念研究慢性腎臟病患者心內(nèi)外膜的旋轉(zhuǎn)[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3年10期
10 陳春暉;吳書林;張黔桓;費洪文;黃俊;薛玉梅;廖洪濤;方咸宏;詹賢章;;Evaluati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by echocardiography[J];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恒亮;張培;姚亞麗;;不同病因所致心力衰竭的預后分析[A];全國第十三屆心臟學會、第十六屆心功能專業(yè)委員會和《心臟雜志》編委會聯(lián)合學術大會會議紀要[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行健;組織工程化模型探討異常力學刺激誘導心臟瓣膜鈣化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裴漢軍;經(jīng)導管主動脈瓣、冠狀動脈介入治療[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3 翟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過程心肌力學及MMP-9變化的實驗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劉奎杰;MiR-124靶向調(diào)控iASPP抑制結腸癌細胞增殖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5 曾施;雙胎輸血綜合征胎兒心肌力學的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6 黃鋒;miR-1下調(diào)Dll-1-Hes-1/Notch信號調(diào)控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向心肌樣細胞分化[D];中南大學;2012年
7 胡行健;組織工程化模型探討異常力學刺激誘導心臟瓣膜鈣化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王吳剛;全身成像三維量化評估二尖瓣反流體積與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及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的對比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9 蘭亭玉;斑點追蹤超聲心動圖對左心室功能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10 黃遠航;TGFβ1抑制miR-141上調(diào)HIPK2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轉(zhuǎn)分化[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苗雅敬;應用單心動周期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技術對肺栓塞患者左、右室收縮功能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王冰;實時三維經(jīng)食道超聲心動圖及斑點追蹤技術在二尖瓣成形術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翁育娟;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患者左室心肌的運動功能[D];鄭州大學;2013年
4 周瑞娟;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估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體心肌功能[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羅小菊;體—肺循環(huán)分流慢性肺動脈高壓實驗豬右室血流動力學及心肌功能的追蹤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黎瑤;超聲速度向量成像評價女性T波倒置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力學功能狀態(tài)[D];遵義醫(yī)學院;2013年
7 李莉;TGFBR2基因多態(tài)性與先天性心臟病及風濕性心臟病的關聯(lián)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彭悅;應用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肺心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D];暨南大學;2013年
9 薛小英;全方向M型超聲心動圖評價房間隔缺損患者圍手術期左室功能的變化[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靳鵬;斑點追蹤現(xiàn)象技術、實時三平面定量組織速度成像及組織同步顯像技術評價不同構型高血壓患者左室舒縮功能[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桂燕萍;施仲偉;;多普勒技術無創(chuàng)估測左室充盈壓的研究[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8年03期
2 唐楊烽;徐激斌;徐志云;宋智鋼;韓林;陸方林;鄒良建;;心室功能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外科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1年04期
3 郭薇;歐宓;王春;;超聲的二維徑向應變顯像對心肌缺血的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7年11期
4 謝明星;王蕾;王新房;呂清;;超聲斑點追蹤及成像技術評價主動脈瓣反流患者左室扭轉(zhuǎn)運動[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2年06期
5 孟慶國;尹立雪;李春梅;左明良;羅安果;;超聲斑點成像技術評價左心室長軸心肌節(jié)段應變與位移[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年10期
6 李冬蓓;黃云洲;;超聲心動圖評價主動脈瓣反流程度[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0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成珍珍;王建華;丁桂春;;斑點追蹤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3年11期
2 潘敏;魯樹坤;王雙雙;劉俐;張蒂榮;陳蕓;David J.Sahn;;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對左室徑向收縮功能的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7年16期
3 楊穎;齊麗彤;張寶娓;趙鋒;陳峰;何萍;;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左心室扭轉(zhuǎn)的初步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年05期
4 劉麗萍;郭泰;蘆芳;;應用超聲斑點追蹤技術早期診斷心肌缺血的初步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年07期
5 董瑞慶;楊俊華;王如興;;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左室扭轉(zhuǎn)及解旋運動的臨床應用[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2年05期
6 何艷;王東平;陳金國;張娜;楊體霞;沈童童;周利民;張軍;;斑點追蹤技術評價缺血心肌的運動速度[J];安徽醫(yī)藥;2012年05期
7 郭娟;郭瑞強;陳金玲;曹省;胡波;;對比三維斑點追蹤技術和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正常人左心室心肌應變[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3年12期
8 董金杭;陳明;;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測定左心室功能的臨床應用現(xiàn)狀[J];重慶醫(yī)學;2014年11期
9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黎鵬;申屠偉慧;鄧又斌;;二維斑點追蹤與組織多普勒測量左室收縮期扭轉(zhuǎn)的對比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7年08期
10 宋家琳;黎春雷;童春;黎鵬;段煉;鄧又斌;;斑點追蹤顯像技術對正常成人左室扭轉(zhuǎn)和解旋運動的初步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7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樂鳳;黃品同;游向東;申屠偉慧;丁延華;;應用實時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體和局部的收縮功能[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賈莉莉;黃燦亮;周貴明;杜鑫;于雪芳;萬征;;斑點追蹤顯像評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短軸局部收縮功能[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馬靜;曲俊樸;董金杭;陳明;;正常人左心室收縮的超聲三維斑點追蹤[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4 鄭桂霞;田家瑋;王珍珍;;超聲斑點追蹤技術對二尖瓣置換術后左室收縮期應變的初步評估[A];慶祝中國超聲診斷50年暨第十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5 黃佳;周青;謝斌;胡波;鄧傾;郭瑞強;;二維斑點追蹤應變成像技術對冠心病患者左室同步性的定量研究[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6 鄧堯;謝明星;呂清;項飛翔;萬琳媛;金畢;李朝軍;;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正常人群頸動脈彈性[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7 郁怡;孫錕;席麗麗;趙麗嬌;;斑點追蹤超聲定量評價糖尿病患者的右室心肌舒張功能[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8 田新橋;黃品同;吳朝明;吳道珠;張超;李崇壽;黃福光;;超聲斑點追蹤成像檢測早期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徑向舒張異常的臨床價值[A];第二屆長三角超聲醫(yī)學論壇暨2009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9 潘敏;魯樹坤;王雙雙;劉俐;張蒂榮;陳蕓;David J.Sahn;;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在理解心肌結構和功能關系中的價值[A];第九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胡波;周青;陳金玲;黃佳;鄧傾;曹省;郭瑞強;;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近期與中遠期左心室功能改善[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康瑜;斑點追蹤顯像監(jiān)測隱匿性心功能不全及預測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2 馬春梅;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左室扭轉(zhuǎn)和解旋運動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3 董麗莉;斑點追蹤顯像技術定量評價右心室容量及壓力負荷改變對左心室扭轉(zhuǎn)功能影響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王秋霜;三維超聲斑點追蹤技術與SPECT對照評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圍的相關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4年
5 姜嵐;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正常兒童左室局部心肌功能及其影響因素[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張靜;斑點追蹤顯像技術評價室間隔缺損修補術圍術期左室形態(tài)及收縮功能的臨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7 胡波;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預后的臨床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8 巴桑;超聲心動圖技術對高血壓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價值[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佩;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王帥;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正常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左心室心肌應變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3 梁曉霞;超聲斑點追蹤技術對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心肌應變的初步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劉琨;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縮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臟功能的改變[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于微;超聲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左心室旋轉(zhuǎn)和扭轉(zhuǎn)[D];吉林大學;2012年
6 蘇杭;二維斑點追蹤技術研究二尖瓣成形術前后左房功能變化[D];浙江大學;2013年
7 董珊珊;超聲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在評價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收縮功能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何艷;超聲斑點追蹤技術對缺血心肌短軸方向二維應變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高文霞;三維斑點追蹤技術指導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左心室起搏電極置放的臨床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馬淑嫻;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早期改變[D];青島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444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64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