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MRI對不同類型黏液腺癌的診斷價值
本文關鍵詞:乳腺MRI對不同類型黏液腺癌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乳腺MRI常規(guī)序列及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對不同類型黏液腺癌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收集本院18例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的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其中單純型黏液腺癌12例,混合型黏液腺癌6例,比較分析兩組不同類型乳腺黏液腺癌的MRI表現(xiàn)。結果:18例不同類型乳腺黏液腺癌MRI表現(xiàn)有所不同:1病灶邊緣形態(tài)不同:75.0%(9/12)單純型黏液腺癌表現(xiàn)為邊緣光滑,66.7%(4/6)混合型黏液腺癌表現(xiàn)為毛刺狀邊緣;2T_2WI信號不同:83.3%(10/12)單純型黏液腺癌T_2WI為高信號,83.3%(5/6)混合型黏液腺癌多表現(xiàn)為高低混雜信號;3表觀彌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不同:單純型黏液癌平均ADC值((1.9±0.3)×10~(-3) mm~2/s)高于混合型黏液癌((1.1±0.2)×10~(-3) mm~2/s)。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病理學類型的乳腺黏液腺癌在MRI上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表現(xiàn),其病灶邊緣、T_2WI信號強度及ADC值均有不同。MRI是診斷黏液腺癌的有效影像方法,對鑒別單純型黏液腺癌及混合型黏液腺癌具有重要價值。
【作者單位】: 杭州市中醫(yī)院放射科;
【分類號】:R737.9;R445.2
【正文快照】: 乳腺黏液腺癌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腫瘤組織學分類定義為:腫瘤細胞內和周邊由大量巨檢及組織學均可見的細胞外上皮性黏液包繞[1]。組織病理學中,乳腺黏液腺癌可分為單純型和混合型兩個亞型,兩者的預后具有顯著差異,其治療方式也不同[2]:前者可采用乳腺區(qū)段切除或單純切除,后者常采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曉娜;巨大闌尾黏液腺癌一例[J];現(xiàn)代醫(yī)學;2005年01期
2 奚擁軍;;原發(fā)性闌尾黏液腺癌的診斷與治療(復習文獻34例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07年06期
3 陳金水;蔡曉棠;;闌尾黏液腺癌穿孔伴腹腔內廣泛種植轉移一例[J];臨床外科雜志;2007年05期
4 李淑雯;梁久銀;李凱瑯;陳新;;膽囊黏液腺癌1例診治體會[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7年09期
5 徐文鴻;陳益定;胡躍;余捷凱;王連聰;鄭樹;張?zhí)K展;;基于支持向量機的大腸黏液腺癌術前血清蛋白質標志物檢測及分析[J];細胞生物學雜志;2008年06期
6 黃世華;李文靜;王武春;;闌尾原發(fā)性黏液腺癌2例誤診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年11期
7 劉永勝;;闌尾交界處黏液腺癌1例[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年05期
8 高譽勇;孫志剛;李富強;;闌尾黏液腺癌腹腔內廣泛轉移1例[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年06期
9 劉會光;;胃黏液腺癌的臨床病理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30期
10 雷偉華;譚敏華;黎華文;李維華;;肺原發(fā)性黏液腺癌臨床病理觀察[J];診斷病理學雜志;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魏振軍;梁浩;;32例闌尾黏液腺癌臨床資料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2 魯揮;;原發(fā)性闌尾黏液腺癌1例報告[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陳曼;陶玲玲;唐蕾;王怡;陳牧云;李偉偉;向光華;詹維偉;;乳腺黏液腺癌超聲診斷價值探討[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淺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高峰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4 汪曉紅;彭衛(wèi)軍;顧雅佳;;乳腺黏液腺癌的MRI診斷與鑒別診斷[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汪曉紅;汪曉紅;彭衛(wèi)軍;楊文濤;楊天錫;顧雅佳;;乳腺黏液腺癌的MRI診斷與鑒別診斷[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6年
,本文編號:11489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14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