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治療新生兒敗血癥的療效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22 22:44
目的探討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治療新生兒敗血癥的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新生兒敗血癥84例,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n=42)和對照組(n=42)。對照組采用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治療,觀察組采用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癥狀改善時間、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0.48%(38/42)高于對照組的71.43%(30/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拒乳、體溫、神經系統(tǒng)癥狀改善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后血清CRP、PCT水平較低,IgG水平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新生兒敗血癥采用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縮短癥狀改善時間,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IgG水平。
【文章來源】: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20,34(02)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選例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療效判定標準
1.5 觀察指標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臨床療效
2.2 癥狀改善時間
2.3 血清炎性因子、IgG水平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萬古霉素治療新生兒敗血癥的血藥濃度監(jiān)測和療效及其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 徐軍,呂一枝,李志飛,鄒英杰,湯晶晶.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8(33)
[2]頭孢噻肟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對新生兒敗血癥療效觀察[J]. 賀敏. 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 2018(03)
[3]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的臨床應用及注意事項[J]. 何夢靜,周威. 中國臨床研究. 2017(08)
[4]IL-8,PCT及CRP聯(lián)合檢測在新生兒敗血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 沈維維,吳瑛婷,孫文琴,張軍,陳慧芬.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7(11)
[5]新生兒敗血癥應用頭孢噻肟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效果觀察[J]. 劉玉秀.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7(04)
[6]早產兒敗血癥臨床治療中碳青霉烯類和β-內酰胺類藥物的使用與耐藥性分析[J]. 于新橋.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07)
[7]新生兒敗血癥診療方案[J].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余加林,吳仕孝. 中華兒科雜志. 2003(12)
本文編號:3154600
【文章來源】: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20,34(02)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選例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療效判定標準
1.5 觀察指標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臨床療效
2.2 癥狀改善時間
2.3 血清炎性因子、IgG水平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萬古霉素治療新生兒敗血癥的血藥濃度監(jiān)測和療效及其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 徐軍,呂一枝,李志飛,鄒英杰,湯晶晶.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8(33)
[2]頭孢噻肟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對新生兒敗血癥療效觀察[J]. 賀敏. 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 2018(03)
[3]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的臨床應用及注意事項[J]. 何夢靜,周威. 中國臨床研究. 2017(08)
[4]IL-8,PCT及CRP聯(lián)合檢測在新生兒敗血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 沈維維,吳瑛婷,孫文琴,張軍,陳慧芬.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7(11)
[5]新生兒敗血癥應用頭孢噻肟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效果觀察[J]. 劉玉秀.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7(04)
[6]早產兒敗血癥臨床治療中碳青霉烯類和β-內酰胺類藥物的使用與耐藥性分析[J]. 于新橋.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07)
[7]新生兒敗血癥診療方案[J].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余加林,吳仕孝. 中華兒科雜志. 2003(12)
本文編號:31546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1546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