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臍貼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脾胃虛寒型)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14:04
目的:通過觀察暖臍貼對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脾胃虛寒型)的臨床療效、癥狀體征積分的改善、腹部淋巴結大小、血流信號影響及對復發(fā)率的影響,評價暖臍帖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有效性,探索療效、依從性更好且副作用更低的外治方法。方法:選取來源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診于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兒科門診診斷為腸系膜淋巴結炎(脾胃虛寒型)的患者64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2例,其中治療組剔除1例,脫落1例,對照組剔除2例,脫落2例,最終實際完成58例,治療組30例,對照組28例。治療組給予小建中膠囊口服+暖臍帖外用,對照組紿予小建中膠囊口服,療程均為2周。治療后觀察兩組的總有效率、中醫(yī)證候總積分、腹痛積分、次要證候積分、腹部最大淋巴結大小和血流信號的改變及腹痛復發(fā)率。結果:(1)治療后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 6.6 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14%,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2)治療組在改善患兒腹痛、腹脹、精神狀態(tài)、惡心嘔吐、食欲食量、大便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治療組在改善患兒腹部最大...
【文章來源】: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詞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獻綜述
1. 中醫(yī)學對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認識
1.1 對疾病病名的認識
1.2 對病因病機的認識
1.3 古代文獻對疾病治法方藥的認識
1.4 現(xiàn)代中醫(yī)藥物治療
2. 西醫(yī)學對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認識
2.1 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病因
2.2 腸系膜淋巴結炎發(fā)病機制
2.3 鑒別診斷
2.4 西醫(yī)藥物的治療方法
3. 如何提高外用藥物臨床療效
3.1 影響藥物經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3.2 提高外用藥物臨床療效的方法
臨床研究
1. 研究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剔除與脫落標準
2. 研究方法
2.1 治療方法
2.2 注意事項
2.3 觀察項目及指標
2.4 判定標準
2.5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
1. 一般資料分析
1.1 兩組患兒性別比較
1.2 兩組患兒年齡比較
1.3 兩組患兒病程比較
1.4 兩組患兒病情比較
2. 結果分析
2.1 治療后兩組患兒綜合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腹痛積分比較
2.4 兩組患兒治療后次要癥狀積分比較
2.5 兩組治療前、后腹部彩超最大淋巴結各徑線測值比較
2.6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腹部彩超最大淋巴結內血流信號分級比較
2.7 隨訪2月兩組患兒腹痛復發(fā)率比較
討論
1. 暖臍貼治療ML的創(chuàng)立思路
1.1 選擇最理想的給藥方法——外治法
1.2 選擇最合適的給藥部位——神闕穴
1.3 暖臍貼——中醫(yī)辨證論治與現(xiàn)代藥理的結晶
2. 暖臍貼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立方依據及藥物分析
2.1 立方依據
2.2 藥物分析
3. 問題與展望
結論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炎琥寧和阿昔洛韋治療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比較[J]. 杜志國.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7(06)
[2]喜炎平注射液治療急性病毒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效果分析[J]. 李金鸞. 河北醫(yī)藥. 2017(02)
[3]高頻超聲檢測小兒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的標準及局限性分析[J]. 崔換弟,蔣均仕,周祖邦,楊梅,張立文.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6(12)
[4]超聲電導透皮給藥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謝勇波.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6(13)
[5]導滯散結湯治療胃腸熱結型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32例[J]. 姜丹丹,杜春春,曹宏.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6(06)
[6]隔姜灸臍療法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18例[J]. 柳春梅,孫毓,邢莉,苗紅. 上海針灸雜志. 2016(05)
[7]雷火灸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研究[J]. 張艷平. 中國民間療法. 2016(05)
[8]西黃丸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療效觀察[J]. 秦玉生,姚秀云,王曉紅.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 2016(02)
[9]沆瀣湯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療效觀察[J]. 袁海紅,李樹奇. 山西中醫(yī). 2016(04)
[10]自似玄參牡蠣散治療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 胡曉蘭,霍小娟,楊明旺.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6(06)
碩士論文
[1]加減七味白術散治療脾胃虛寒型腸系膜淋巴結炎療效觀察[D]. 倪曉良.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4
[2]柔肝運脾散結法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肝旺脾虛型的臨床研究[D]. 王艷艷.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3
[3]枳實導滯免煎劑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臨床研究[D]. 張俊綺.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51896
【文章來源】: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詞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獻綜述
1. 中醫(yī)學對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認識
1.1 對疾病病名的認識
1.2 對病因病機的認識
1.3 古代文獻對疾病治法方藥的認識
1.4 現(xiàn)代中醫(yī)藥物治療
2. 西醫(yī)學對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認識
2.1 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病因
2.2 腸系膜淋巴結炎發(fā)病機制
2.3 鑒別診斷
2.4 西醫(yī)藥物的治療方法
3. 如何提高外用藥物臨床療效
3.1 影響藥物經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3.2 提高外用藥物臨床療效的方法
臨床研究
1. 研究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剔除與脫落標準
2. 研究方法
2.1 治療方法
2.2 注意事項
2.3 觀察項目及指標
2.4 判定標準
2.5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
1. 一般資料分析
1.1 兩組患兒性別比較
1.2 兩組患兒年齡比較
1.3 兩組患兒病程比較
1.4 兩組患兒病情比較
2. 結果分析
2.1 治療后兩組患兒綜合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腹痛積分比較
2.4 兩組患兒治療后次要癥狀積分比較
2.5 兩組治療前、后腹部彩超最大淋巴結各徑線測值比較
2.6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腹部彩超最大淋巴結內血流信號分級比較
2.7 隨訪2月兩組患兒腹痛復發(fā)率比較
討論
1. 暖臍貼治療ML的創(chuàng)立思路
1.1 選擇最理想的給藥方法——外治法
1.2 選擇最合適的給藥部位——神闕穴
1.3 暖臍貼——中醫(yī)辨證論治與現(xiàn)代藥理的結晶
2. 暖臍貼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立方依據及藥物分析
2.1 立方依據
2.2 藥物分析
3. 問題與展望
結論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炎琥寧和阿昔洛韋治療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比較[J]. 杜志國.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7(06)
[2]喜炎平注射液治療急性病毒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效果分析[J]. 李金鸞. 河北醫(yī)藥. 2017(02)
[3]高頻超聲檢測小兒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的標準及局限性分析[J]. 崔換弟,蔣均仕,周祖邦,楊梅,張立文.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6(12)
[4]超聲電導透皮給藥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謝勇波.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6(13)
[5]導滯散結湯治療胃腸熱結型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32例[J]. 姜丹丹,杜春春,曹宏.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6(06)
[6]隔姜灸臍療法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18例[J]. 柳春梅,孫毓,邢莉,苗紅. 上海針灸雜志. 2016(05)
[7]雷火灸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研究[J]. 張艷平. 中國民間療法. 2016(05)
[8]西黃丸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療效觀察[J]. 秦玉生,姚秀云,王曉紅.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 2016(02)
[9]沆瀣湯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療效觀察[J]. 袁海紅,李樹奇. 山西中醫(yī). 2016(04)
[10]自似玄參牡蠣散治療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 胡曉蘭,霍小娟,楊明旺.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6(06)
碩士論文
[1]加減七味白術散治療脾胃虛寒型腸系膜淋巴結炎療效觀察[D]. 倪曉良.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4
[2]柔肝運脾散結法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肝旺脾虛型的臨床研究[D]. 王艷艷.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3
[3]枳實導滯免煎劑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臨床研究[D]. 張俊綺.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518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1518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