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順腑湯灌腸復位治療嬰幼兒腸套疊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4 16:51
腸套疊為小兒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腸套疊處理不及時會導致腸梗阻而進一步引起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以及感染、中毒,甚者還會導致腸管壞死、脫水和休克。所以,如何及時有效治療腸套疊成為小兒外科的重點研究項目。目前治療小兒腸套疊的主要方法分為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兩大類,其中保守治療主要為空氣灌腸復位;手術治療主要包括手術復位及腸切除吻合術。由于小兒腸套疊多發(fā)生于3歲以下,考慮小兒體質的特殊情況及對手術的耐受性,故以保守治療為首要治療方法。常規(guī)的空氣灌腸復位均需在X線引導下進行,此方法雖然操作較簡便,但是在灌腸復位過程中造成患兒長時間受X線照射,這對于患兒將來的生長發(fā)育及血液系統(tǒng)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而B超探導下的水壓復位可有效避免X線對患兒的損害。目的:提高對B超探導下行中藥灌腸的操作要點及對嬰幼兒腸套疊的診斷、療效等臨床價值的認識;評價健脾順腑湯對患兒腸功能恢復的療效。方法:嬰幼兒腸套疊100例,治療組50例,先予補液及鎮(zhèn)靜解痙等處理,然后在B超指導下行中藥灌腸治療。灌腸成功者予補液、抗感染等治療,并予以口服活性碳評估治療效果;對照組50例,經(jīng)鎮(zhèn)靜解痙補液處理后,用傳統(tǒng)X線透視下空氣灌腸法復位...
【文章來源】: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研究
一、西醫(yī)學對嬰幼兒腸套疊的認識
1. 發(fā)病率
2. 病因
3. 病理與類型
4. 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
5. 鑒別診斷
6. 治療
二、中醫(yī)學對嬰幼兒腸套疊的認識
(一) 中醫(yī)學小兒的生理特點是
(二) 中醫(yī)學小兒的病理特點是
(三) 嬰幼兒腸套疊中醫(yī)學病理特點是
三、中藥灌腸治療進展
(一) 中藥灌腸簡介
(二) 中藥灌腸的優(yōu)勢
(三) 中藥灌腸復位的作用機理
四、總結
第二章 臨床研究
一、研究基礎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方法
四、臨床研究資料及統(tǒng)計
五、結果
第三章 討論與展望
一、討論
二、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分次加壓空氣灌腸加按摩治療小兒腸套疊療效分析[J]. 孫培祥,張進躍,王良東.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25)
[2]兒童腸套疊空氣灌腸整復成功與否的相關因素探討[J]. 高金爽,徐瑞生,李世芳.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8(23)
[3]危重腸套疊患兒的非手術治療[J]. 歐陽林,林煥斌,陳華燕,周水添,肖玉輝. 東南國防醫(yī)藥. 2008(03)
[4]反復空氣灌腸整復治療小兒腸套疊[J]. 劉文超.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08(11)
[5]基層醫(yī)院小兒腸套疊30例診斷分析[J]. 宋軍,阿杜瓦一. 農(nóng)墾醫(yī)學. 2008(02)
[6]空氣整復腸套疊100例分析[J]. 張連軍,裴玉芳,張奉春,魏春雷,張保隆.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11)
[7]嬰幼兒腸套疊超聲檢查與空氣灌腸治療關系探討[J]. 丁粵粵,任彥,周珉,盛茂,王琪,劉玉奇,高云劍,楊復賓.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08(04)
[8]小兒腸套疊超聲診斷和實時超聲監(jiān)視下水壓灌腸治療35例分析[J]. 于紅梅.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06)
[9]腸套疊診斷治療儀治療小兒腸套疊的體會[J]. 葉國強,李龍,李振毅. 寧夏醫(yī)學雜志. 2008(01)
[10]延時再次空氣灌腸復位術治療小兒腸套疊(附145例分析)[J]. 李建軍,馮剛,陳炳金,李仲偉,陳秋香. 放射學實踐. 2007(08)
本文編號:3082569
【文章來源】: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研究
一、西醫(yī)學對嬰幼兒腸套疊的認識
1. 發(fā)病率
2. 病因
3. 病理與類型
4. 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
5. 鑒別診斷
6. 治療
二、中醫(yī)學對嬰幼兒腸套疊的認識
(一) 中醫(yī)學小兒的生理特點是
(二) 中醫(yī)學小兒的病理特點是
(三) 嬰幼兒腸套疊中醫(yī)學病理特點是
三、中藥灌腸治療進展
(一) 中藥灌腸簡介
(二) 中藥灌腸的優(yōu)勢
(三) 中藥灌腸復位的作用機理
四、總結
第二章 臨床研究
一、研究基礎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方法
四、臨床研究資料及統(tǒng)計
五、結果
第三章 討論與展望
一、討論
二、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分次加壓空氣灌腸加按摩治療小兒腸套疊療效分析[J]. 孫培祥,張進躍,王良東.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25)
[2]兒童腸套疊空氣灌腸整復成功與否的相關因素探討[J]. 高金爽,徐瑞生,李世芳.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8(23)
[3]危重腸套疊患兒的非手術治療[J]. 歐陽林,林煥斌,陳華燕,周水添,肖玉輝. 東南國防醫(yī)藥. 2008(03)
[4]反復空氣灌腸整復治療小兒腸套疊[J]. 劉文超.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08(11)
[5]基層醫(yī)院小兒腸套疊30例診斷分析[J]. 宋軍,阿杜瓦一. 農(nóng)墾醫(yī)學. 2008(02)
[6]空氣整復腸套疊100例分析[J]. 張連軍,裴玉芳,張奉春,魏春雷,張保隆.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11)
[7]嬰幼兒腸套疊超聲檢查與空氣灌腸治療關系探討[J]. 丁粵粵,任彥,周珉,盛茂,王琪,劉玉奇,高云劍,楊復賓.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08(04)
[8]小兒腸套疊超聲診斷和實時超聲監(jiān)視下水壓灌腸治療35例分析[J]. 于紅梅.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06)
[9]腸套疊診斷治療儀治療小兒腸套疊的體會[J]. 葉國強,李龍,李振毅. 寧夏醫(yī)學雜志. 2008(01)
[10]延時再次空氣灌腸復位術治療小兒腸套疊(附145例分析)[J]. 李建軍,馮剛,陳炳金,李仲偉,陳秋香. 放射學實踐. 2007(08)
本文編號:308256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0825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