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蓼腸胃康合劑治療小兒腹瀉(濕熱證、傷食證)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0-11-08 23:12
目的:以小兒瀉速停顆粒作為對照組,客觀評價楓蓼腸胃康合劑治療小兒腹瀉(濕熱證、傷食證)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隨機、雙盲(雙模擬)、陽性藥平行對照臨床試驗,共納入60例符合標準的患兒,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給予楓蓼腸胃康合劑及安慰劑顆粒,對照組給予小兒瀉速停顆粒及安慰劑合劑,療程為3天。以大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腹痛、嘔吐為主要療效指標,分別在治療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對兩組患兒的主要癥狀進行組間比較,評價兩組治療在不同階段的療效差異。對治療前后總積分進行組間、組內比較,綜合評價兩組總有效率、痊愈率。如實記錄臨床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任何不良反應癥狀/不良事件,并進行安全性評價。 結果:治療后第1天、第3天,兩組腹痛癥狀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3天,兩組腹痛、嘔吐癥狀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2天,兩組在大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腹痛、嘔吐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總癥狀積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總有效率96.7%,對照組總有效率93.7%,兩組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痊愈率為36.7%,對照組為13.0%,組間比較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藥物安全性級別均為一級。 結論:楓蓼腸胃康合劑治療小兒腹瀉(濕熱證、傷食證),能夠明顯改善患兒的腹瀉、腹痛、嘔吐,尤其在改善小兒腹痛方面,與對照組相比,效應時間更早、療效更顯著?傆行逝c對照組無明顯差異,但痊愈率高于對照組。證明楓蓼腸胃康合劑是治療小兒腹瀉(濕熱證、傷食證)的有效、安全藥物。
【學位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R27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理論研究
第一節(jié) 中醫(yī)學對小兒腹瀉的認識
1.病名的認識
2.病因病機的認識
3.辨證分型的認識
4.治則治法的認識
5.中醫(yī)學對小兒濕熱證、傷食證的認識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醫(yī)學對小兒腹瀉的認識
1.小兒腹瀉的病因
2.小兒腹瀉的發(fā)病機制
3.小兒腹瀉的治療進展
第二章 臨床研究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
1.試驗設計
2.病例選擇
3.臨床治療方案
4.觀察項目
5.療效及全性評價標準
6.數(shù)據(jù)管理和統(tǒng)計
第三節(jié) 研究結果
1.治療前兩組患兒一般情況比較
2.治療前兩組患兒主要觀察指標與實驗檢查比較
3.治療結果比較
第三章 總結與討論
第一節(jié) 臨床研究總結
第二節(jié) 討論
1.脾胃虛弱是本病發(fā)生的基礎,濕邪是本病發(fā)生的關鍵因素
2.小兒泄瀉(濕熱證、傷食證)病性屬熱屬實,常兼有積滯
3.運脾、除濕、清熱、化滯是治療本病的基本原則
4.楓蓼腸胃康合劑方義解析
5.研究展望
6.問題與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獲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75496
【學位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R27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理論研究
第一節(jié) 中醫(yī)學對小兒腹瀉的認識
1.病名的認識
2.病因病機的認識
3.辨證分型的認識
4.治則治法的認識
5.中醫(yī)學對小兒濕熱證、傷食證的認識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醫(yī)學對小兒腹瀉的認識
1.小兒腹瀉的病因
2.小兒腹瀉的發(fā)病機制
3.小兒腹瀉的治療進展
第二章 臨床研究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
1.試驗設計
2.病例選擇
3.臨床治療方案
4.觀察項目
5.療效及全性評價標準
6.數(shù)據(jù)管理和統(tǒng)計
第三節(jié) 研究結果
1.治療前兩組患兒一般情況比較
2.治療前兩組患兒主要觀察指標與實驗檢查比較
3.治療結果比較
第三章 總結與討論
第一節(jié) 臨床研究總結
第二節(jié) 討論
1.脾胃虛弱是本病發(fā)生的基礎,濕邪是本病發(fā)生的關鍵因素
2.小兒泄瀉(濕熱證、傷食證)病性屬熱屬實,常兼有積滯
3.運脾、除濕、清熱、化滯是治療本病的基本原則
4.楓蓼腸胃康合劑方義解析
5.研究展望
6.問題與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獲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路元芳;;楓蓼腸胃康顆粒在兒科臨床的應用觀察(附100例病例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年21期
本文編號:28754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8754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