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膽紅素血癥與神經細胞凋亡關系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1 20:16
目的 探討高膽紅素血癥新生鼠海馬區(qū)Fas蛋白、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的表達、神經細胞凋亡率及其間相關性,以進一步闡明膽紅素的神經毒性機制。方法 將實驗動物(出生1周的SD大鼠)隨機分成對照組(CG)、實驗1組(T_1G)及實驗2組(T_2G)。向后兩組動物腹腔內分別按0.171μmol/g體重(100μg/g體重)和0.342μmol/g體重(200μg/g體重)的量注射膽紅素溶液,以建立高膽紅素血癥動物模型。對照組動物以生理鹽水取代膽紅素溶液作腹腔注射。采用免疫組化法、TUNEL法及流式細胞術檢測大鼠海馬區(qū)Fas蛋白、NMDA受體的表達程度及神經細胞凋亡率,并探討其間的相關性。結果(1)T_1G、T_2G的血清及腦組織膽紅素濃度非常明顯地高于CG;T_2G明顯高于T_1G,差異有極顯著性(P<0.001)。(2)在光鏡下T_1G及T_2G均可見黃色的膽紅素沉積。(3)在光鏡、電鏡下觀察神經細胞及其超微結構的改變,發(fā)現(xiàn)T_1G神經細胞腫脹,線粒體腫脹,嵴減少,染色質邊集、濃縮,有髓鞘樣蛻變物形成。T_2G可見部分神經細胞呈嗜酸性變,細胞核染色質濃縮、邊集,有核孔出現(xiàn),髓鞘樣蛻變物形成增多,基本符合細胞凋亡的組織學改變。(4)通過免疫組化染色,發(fā)現(xiàn)NMDA受體主要在海馬區(qū)神經元中表達,而Fas蛋白則在神經元及膠質細胞中均有表達,T_1G和T_2G明顯地高于CG,表達程度T_2G又明顯地高于T_1G,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且與神經細胞凋亡率、腦組織膽紅素濃度呈正相關(r>0.6,P<0.05)。(5)經TUNEL法及流式細胞術檢測發(fā)現(xiàn),T_1G、T_2G較CG的凋亡陽性細胞率及凋亡率增高,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論:高膽紅素血癥時,膽紅素通過NMDA受體過度活化和Fas系統(tǒng)的參與,傳遞凋亡信號,介導膽紅素神經毒性的發(fā)生,導致神經細胞凋亡。
【學位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2
【中圖分類】:R722.18
【文章目錄】:
英文縮寫一覽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論文正文 高膽紅素血癥與神經細胞凋亡關系的實驗研究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致謝
照片
參考文獻
2+超載及神經細胞凋亡'>文獻綜述一 膽紅素與Ca2+超載及神經細胞凋亡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二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進展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66039
【學位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2
【中圖分類】:R722.18
【文章目錄】:
英文縮寫一覽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論文正文 高膽紅素血癥與神經細胞凋亡關系的實驗研究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致謝
照片
參考文獻
2+超載及神經細胞凋亡'>文獻綜述一 膽紅素與Ca2+超載及神經細胞凋亡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二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進展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銳欽,鄧皓輝,張素芬;外周動靜脈同步輸液泵換血療法[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2年01期
2 周杰,高樹輝,朱小玲,莫文輝;藍光氈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觀察[J];新生兒科雜志;1999年04期
3 賁曉明,陳舜年,秦玉明,何振娟,孫安陽,吳圣楣;膽紅素腦病模型鼠EAA神經遞質的檢測[J];新生兒科雜志;2000年01期
4 趙寧,陳克正;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溶血病[J];新生兒科雜志;2000年01期
5 李銳欽,鄧皓輝,倫麗芳,張素芬,胡惠蘭;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療法——附26例報告[J];新生兒科雜志;2000年04期
6 賁曉明,陳舜年,秦玉明,何振娟,孫安陽,吳圣楣;[Ca~(2+)]i介導膽紅素神經毒性與NMDA受體拮抗劑GAPA治療作用[J];新生兒科雜志;2000年04期
7 陳鈞亞,陸中權;G-6-PD缺陷致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光療療效觀察—附38例臨床分析[J];新生兒科雜志;2001年05期
8 俞惠民,洪文瀾,施麗萍,許小平,孫眉月,沈健,汪潔;新生兒高間接膽紅素血癥患兒遠期隨訪觀察[J];中華兒科雜志;1996年05期
9 李佩紅,俞善昌,李云珠,陳舜年;錫-中卟啉防治新生鼠黃疸的實驗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1996年06期
10 邵潔,俞善昌,李云珠,陳舜年;膽紅素對神經突觸膜Na~+,K~+-ATP酶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1997年10期
本文編號:28660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8660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