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為一組特殊人群,由于其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發(fā)育不成熟,控制甲狀腺激素代謝的脫碘酶不成熟及甲狀腺結合蛋白的相對缺乏,生后易發(fā)生暫時性低甲狀腺素血癥(transient hypothyroxinemia of prematurity,THOP)。其特點為血中T4水平低而TSH水平正常,多數于數月內恢復正常。胎齡越小,THOP發(fā)生率越高。本研究是在測定早產兒生后3~5天足跟血T4、TSH的基礎上了解早產兒THOP的發(fā)生情況、分析其危險因素、對早期生活質量進行觀察,并對胎齡≤32 w或出生體重≤1500g的THOP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隨機應用左旋-甲狀腺素(優(yōu)甲樂)早期干預,觀察其對早期生活質量的影響。 研究1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THOP的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 方法:應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系統(tǒng)測定208例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生后3~5天足跟血T4、TSH水平,計算THOP發(fā)生率,分析其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結果: 1.THOP發(fā)生與胎齡和出生體重相關。T4<77nmol/L,TSH<20mU/L者診斷為THOP。按胎齡分組觀察,不同胎齡組THOP發(fā)生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32 w組THOP發(fā)生率高于>32 w~組及≥37 w組,>32 w~組與≥37 w組THOP的發(fā)生率差異無顯著性意義。按出生體重分組觀察,不同出生體重組THOP發(fā)生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出生體重≤1500 g組THOP發(fā)生率高于1501~2499 g組及≥2500g組,而1501~2499 g組與≥2500 g組發(fā)生率差異也有顯著性意義。 2.THOP發(fā)生與母嬰疾病相關。母親疾病中,產前感染為THOP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減少了THOP的發(fā)生率。新生兒疾病中,紅細胞增多癥、呼吸窘迫綜合征及敗血癥均為THOP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3.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THOP發(fā)生的影響因素,新生兒出生體重、呼吸窘迫綜合征、紅細胞增多癥及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進入方程中。 結論:胎齡≤32 w或出生體重≤1500 g的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THOP發(fā)生率分別為64%及80%。新生兒低出生體重、呼吸窘迫綜合征及紅細胞增多癥是THOP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而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減少THOP的發(fā)生率。 研究2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THOP的早期臨床觀察 方法:應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系統(tǒng)測定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生后3~5天足跟血T4、TSH水平,研究1的208例嬰兒中胎齡≤32 w或出生體重≤1500 g、住院時間>7天、未應用左旋-甲狀腺素治療者72例進入本研究的臨床觀察。對THOP組與對照組新生兒期發(fā)病情況、早期生活質量及體重增長進行量化觀察比較。 結果: 1.THOP組與對照組新生兒期疾病比較T4<77nmol/L,TSH<20mU/L者診斷為THOP。本組資料中THOP組49例,對照組23例。THOP組與對照組中窒息、顱內出血、反復呼吸暫停、RDS、BPD、紅細胞增多癥、低鈣血癥、低血糖癥、敗血癥、PDA、心功能不良及先天畸形的發(fā)生率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 2.THOP組與對照組早期生活質量觀察THOP組較對照組需氧時間及機械通氣時間增加、規(guī)則自行排便時間延遲、高膽紅素血癥持續(xù)日齡延長、恢復出生體重日齡及熱量達100 kCal/(kg.d)日齡延長、達到出院體重日齡及住院天數增加,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THOP組較對照組恢復出生體重后增長速率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結論:對于胎齡≤32 w或出生體重≤1500 g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THOP與新生兒期疾病無關,但降低了早期生活質量。 研究3干預THOP對新生兒期發(fā)病及早期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應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系統(tǒng)測定胎齡≤32 w或出生體重≤1500 g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生后3~5天足跟血T4、TSH水平。將THOP組82例中完成所有臨床觀察的68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3例于生后5~7天開始給予優(yōu)甲樂8μg/kg.d 4~6周,另一組為對照組。對治療組與對照組新生兒期發(fā)病情況、早期生活質量及體重增長進行量化觀察比較。 結果: 1.治療組與對照組新生兒期疾病發(fā)生率的比較治療組新生兒期顱內出血、反復呼吸暫停、BPD、低糖血癥、敗血癥、PDA及心功能不良的發(fā)生率較對照組差異無顯著性意義,而治療組低鈣血癥的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兩者差異存在顯著性意義。 2.治療組與對照組早期生活質量觀察治療組較對照組需氧時間及機械通氣時間、規(guī)則自行排便時間、高膽紅素血癥持續(xù)日齡、恢復出生體重日齡及熱量達100 kCal/(kg.d)日齡、達到出院體重日齡及住院天數,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但治療組較對照組恢復出生體重后增長速率增快,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結論:生后應用左旋-甲狀腺素(優(yōu)甲樂)干預THOP未能明顯改善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早期生活質量,并且治療組低鈣血癥的發(fā)生率增高,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觀察。
【學位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R722.6
【文章目錄】:中文摘要
ABSTRACT
論文目錄
本文中縮寫字母中、英原文
前言
研究1
對象與方法
結果與分析
討論
研究2
對象與方法
結果與分析
討論
研究3
對象與方法
結果與分析
討論
總結
參考文獻
綜述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艷可;陳泗虎;王楸;池美珠;錢燕;;早產兒甲狀腺功能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1年04期
2 Dooley K J;黃薇;;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的處理[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1986年04期
3 李祥民,劉仲熊;早產兒的營養(yǎng)及骨代謝障礙[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1990年04期
4 湯廣宇,萬莉;早產兒的喂養(yǎng)與并發(fā)癥[J];中國基層醫(yī)藥;1994年04期
5 菲琳;;早產兒補充魚油可提高視敏度[J];國外醫(yī)學情報;1994年05期
6 馬玉珠;分娩方式對早產兒酸堿平衡的影響[J];現代婦產科進展;1996年01期
7 張弘,石磊,李旭,孫春啟;早產兒暫時性低甲狀腺素血癥[J];中國醫(yī)刊;1996年11期
8 沈麗萍,李菊榮;產前運用地塞米松預防早產兒并發(fā)癥50例分析[J];鎮(zhèn)江醫(yī)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9 朱敏;極早早產兒的自發(fā)性皮膚斑萎縮[J];國外醫(y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1997年04期
10 王愛云;劉晶晶;;濟南地區(qū)174例早產兒臨床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199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麗;早產兒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與語言發(fā)育及自主性眨眼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2 曾凌空;肺表面活性物質蛋白B基因多態(tài)性與早產兒肺部疾病易感性的關系初探[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黃海娟;早產兒腦血流動力學與腦血管自主調節(jié)功能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4 李志華;早產兒MLS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的特點及缺氧對誘發(fā)電位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5年
5 曾凌空;肺表面活性物質B基因多態(tài)性與早產兒肺部疾病易感性的關系初探[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施億赟;正常新生兒振幅整合腦電圖特征及其成熟規(guī)律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7 蒲杰;TNF-α、TNFRⅡ及其基因多態(tài)性與早產的相關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8 李玖軍;卡托普利對高氧致CLD新生大鼠肺組織纖維化保護作用及機制探討[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胡月;高氧致新生大鼠CLD肺組織VEGF和PDGF表達動態(tài)變化及其對肺發(fā)育影響機制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李鳴;早產兒銅及其他營養(yǎng)影響因素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莊元華;早產兒暫時性低甲狀腺素血癥的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李鶴虹;早產兒痙攣性腦癱形態(tài)學危險因素的相關分析[D];暨南大學;2005年
3 吳苔;嬰兒撫觸對早產兒血瘦素、IGF-1及骨SOS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6年
4 王欣寧;小于32孕周早產兒靜脈用布洛芬治療動脈導管未閉療效及影響因素[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耿琳琳;血液及腦脊液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8的水平與早產兒腦損傷預后關系的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6 龔元杰;產前糖皮質激素治療對早產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影響的Meta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劉春麗;雙胎早產兒腦損傷的相關因素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趙子艷;脂聯素與早產兒骨密度的關系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9 袁海琳;947例早產臨床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廖承琳;NICU出院早產兒神經發(fā)育預后及影響因素的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
28567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85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