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局灶性顳葉癲癇的3.0T~1H-MRS及MR海馬容積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742.1
【圖文】:
三、后處理C一)’H一MRS后處理ROI定位于病灶側及對側海馬,見圖1!疕一MRS后處理包括零點調整、幕線調整、相位校正等。軟件自動分析、測量波譜中主要代謝產物的信號強度,包括 NAA(化學位移6=210),Cr(化學位移6=310),Cho(化學位移6=312),各代謝物含量的測量以波譜曲線下而積積分的絕對值為準,;書計算代謝物NAA/Cr比值。圖1,’H一MRS定位圖,以左側海馬區(qū)為感興趣區(qū),分別在Tl加權圖像的冠狀位、矢狀位及軸位進行定位。(二)海馬vMR測量海馬結構劃分[z]見圖2:MRI卜通常將海馬結構分為頭、體、尾三部分。!耦^部:前卜界借側腦室鉤狀隱窩區(qū)分杏仁體與!敖耦^部;卜界與卜托緊鄰的白質結構極易區(qū)分下托及海馬旁}司:外界為顆角內界借卜界向匕的延伸區(qū)分海馬結構和鉤。海馬體部:卜界為脈絡膜裂
位、矢狀位及軸位進行定位。(二)海馬vMR測量海馬結構劃分[z]見圖2:MRI卜通常將海馬結構分為頭、體、尾三部分。海‘今頭部:前卜界借側腦室鉤狀隱窩區(qū)分杏仁體與!敖耦^部;卜界與卜托緊鄰的白質結構極易區(qū)分下托及海馬旁}司:外界為顆角內界借卜界向匕的延伸區(qū)分海馬結構和鉤。海馬體部:卜界為脈絡膜裂,內緣游離;外界及卜界劃分方法‘、頭部相同。海馬尾部:外土界為育窿腳;內卜界為臍眠壓部;一卜界為扣帶!司峽部及海馬旁回。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勇;季成葉;秦炯;;父母焦慮和癲癇患兒生活質量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年05期
2 宋萍;廖建湘;張交生;王鑫娟;胡雁;陳黎;李冰;黃鐵栓;肖志田;李成榮;;加巴噴丁治療兒童難治性癲癇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09年03期
3 肖斌;;丙戊酸鈉與左乙拉西坦治療小兒癲癇60例療效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年12期
4 王良紅;;標記獎勵法在小兒癲癇服藥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7年01期
5 唐鐵鈺;張新江;符長標;張融;;癲癇患兒的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海南醫(yī)學;2008年02期
6 孔峰;逯成音;;動態(tài)腦電圖與腦干誘發(fā)電位對癲癇患兒檢測的對比研究[J];河南醫(yī)學研究;2008年03期
7 李淑敏;施榮富;袁會珍;王克玲;;托吡酯在伴中央顳區(qū)棘波兒童良性癲癇中臨床應用與分析[J];臨床薈萃;2009年23期
8 趙淑華;馬妮;楊淑娟;;丙硫咪唑治療兒童腦囊蟲病并癲癇20例報告[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年35期
9 董克然;蔡林林;;斯特奇—韋伯綜合征1例[J];疑難病雜志;2010年02期
10 張燕華,高學美,苗傳娜,孫景云;影響癲癇兒童生活質量的因素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5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欣俐;楊麗珠;沈悅;蔣重清;;癲癇兒童與正常兒童的自我控制腦電差異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何知廣;黃漢輝;羅運好;劉美玲;;丙戊酸鈉對癲癇患兒脂質代謝的影響[A];2010年廣東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C];2011年
3 尹浩;王俊;熊云彪;劉窗溪;韓國強;高方友;宋偉正;王曲;馬駿;王超;;皮質腦電監(jiān)測下顯微手術治療兒童蛛網膜囊腫伴發(fā)癲癇[A];2010年貴州省顯微外科年會暨貴陽顯微外科中心揭牌儀式論文匯編[C];2010年
4 李齡;雷霆;張光璞;;兒童頑固性癲癇顳葉切除的病理[A];湖北省暨武漢市病理生理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夏近宜;;中西結合診治小兒植物神經性癲癇[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第十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馮爽;張超;黃曉媛;;癲癇患兒的健康教育[A];吉林省護理學會2008學術年會暨護理技能培訓班論文匯編[C];2008年
7 劉愛軍;李安民;張海濤;;立體定向經顳杏仁核海馬毀損治療顳葉內側型癲癇[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外科醫(yī)師分會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石祥根;石莉玲;石智輝;鄧前進;余敬金;馮世玉;;中醫(yī)藥治療癲癇365例臨床療效的觀察[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9 沈翔;趙永波;孫伯民;;顳葉切除術治療癲癇及其對記憶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10 何周康;趙昕;;托吡酯單藥或添加治療兒童各型癲癇的臨床觀察[A];第二十屆全國兒科藥學學術會議暨首屆全國兒科中青年藥師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訊員 時仲省 何進喜;腦瘤切除后須防癲癇發(fā)[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2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 周貴福;癲癇治療要正規(guī)[N];河北科技報;2004年
3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 劉春燕;癲癇就診要說清病史[N];健康時報;2008年
4 記者 徐江善 焦陽;“欒氏手術法”治癲癇頗有療效[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5 李水銀;耳鳴與癲癇[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6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小兒科 梁承瑋;癲癇新定義譯法值得商榷[N];健康報;2008年
7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張獻懷 陳兵陽;突發(fā)暈厥抽搐不都是癲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8 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 顧建文;癲癇認識的七大誤區(qū)[N];保健時報;2009年
9 通訊員 吳志;先進技術治癲癇[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10 鐘辛;我國每年新發(fā)癲癇40萬例[N];保健時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文;3~9歲兒童氣質發(fā)展及其與個性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2 趙紅洋;INS患兒腎組織NF-κB活性、血漿組織因子及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的水平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王黎君;兒童的發(fā)現與中國現代文學[D];復旦大學;2004年
4 周世杰;兒童記憶成套測驗的初步編制[D];中南大學;2002年
5 華春珍;兒童MBL基因多態(tài)與相關感染的關系[D];浙江大學;2006年
6 蔡益民;長沙市2~12歲兒童睡眠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D];中南大學;2008年
7 鄢超云;樸素物理理論與兒童科學教育——促進理論與證據的協(xié)調[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于亞平;兒童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9 王思力;中國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Cyclin D1、ERCC1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周家秀;兒童孤獨癥的臨床、神經心理發(fā)育特點、FMR-1基因檢測及BDNF基因的多態(tài)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鶴;兒童局灶性顳葉癲癇的3.0T~1H-MRS及MR海馬容積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朱迎春;8-12歲兒童氣質的病例對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3 侯梅;癲癇兒童的智力結構、個性與行為特征研究[D];青島大學;2001年
4 阮航;小兒癥狀性癲癇的外科治療[D];武漢大學;2005年
5 曾強;3.0T核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兒童腦白質的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王垣芳;不同類型鈣拮抗劑對大鼠杏仁核電刺激點燃模型的作用比較[D];青島大學;2005年
7 文瑛;普羅布考對癲癇大鼠海馬神經元的影響[D];延邊大學;2010年
8 霍莉莉;小兒癲癇病中醫(yī)診療方案[D];天津中醫(yī)學院;2003年
9 周涌濤;癲癇患者血清中細胞因子與β淀粉樣蛋白(β-AP_(1-28))含量改變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2年
10 張力三;內源性組胺對大鼠PTZ點燃癲癇及點燃后記憶障礙的作用[D];浙江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7210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72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