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術后污糞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9-28 16:12
【摘要】:目的通過對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患兒肛門成形術術后污糞的相關因素分析,總結影響肛門直腸畸形術后污糞的主要原因。為臨床降低污糞發(fā)生率提供理論參考。 方法選取2001年12月~2011年7月在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小兒外科住院并行肛門成形術的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患兒128例,隨訪患兒排便情況。以污糞作為因變量Y,選取10個可能影響術后污糞的因素為自變量,,對隨訪成功的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患兒術后資料進行非條件性logistic回歸分析。 結果成功隨訪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術后患兒108名,其中術后污糞患兒29例(26.85%)。臨床分型、肛門成形術次數(shù)、傷口愈合等級及直腸脫垂四個因素進入logistic方程,且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臨床分型越高、肛門成形術次數(shù)越多、傷口愈合等級越差和或合并直腸脫垂,患兒術后出現(xiàn)污糞的幾率越高。 結論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患兒術后污糞的發(fā)生可能與臨床分型、肛門成形術次數(shù)、傷口愈合情況及直腸脫垂相關。
【學位授予單位】:寧夏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726.5
本文編號:2543413
【學位授予單位】:寧夏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726.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霍鋮宇;寧新寶;卞春華;莊建軍;林琳;張紅杰;王美峰;林征;;肛直腸肌功能生物反饋治療系統(tǒng)的研制[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7年05期
2 徐小松;金先慶;;肛門直腸測壓在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術后肛直腸功能評價及治療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11年33期
3 李正;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的病理改變及臨床意義[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1998年04期
4 張東銘;;盆底形態(tài)學新概念及其臨床意義[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5年04期
5 崔龍 ,李忠仁;肛周肌群的解剖關系及其在排便控制中的作用和臨床應用[J];海南醫(yī)學;2001年12期
6 王春華;劉國昌;任卉青;;一期后矢狀位肛門直腸成形術治療高位和中間位肛門直腸畸形[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劉貴麟;;小兒排便控制異常[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年18期
8 王維林;;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基礎與臨床研究[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年18期
9 陳亞軍;;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治療進展[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年18期
10 馬銀霞,趙發(fā);肌電圖指導下生物反饋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J];臨床薈萃;2005年2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合成;直腸肛管測壓在小兒先天性巨結腸診療過程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434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5434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