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影響小兒脊髓栓系綜合征療效的因素。 方法:回顧性分析146例脊髓栓系綜合征患兒的臨床資料,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評價影響療效的因素。146例患兒中男性71例,女性75例,年齡2天~14歲,中位年齡9個月。脂肪瘤型62例,非脂肪瘤型84例。92例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礙,36例排便障礙,18例下肢功能障礙,11例下肢、會陰部麻木或感覺減退,8例腰骶部、下肢疼痛,15例下肢畸形,3例神經性潰瘍。手術方法包括68例聯(lián)合松解術(硬膜腔內外聯(lián)合松解,離斷內終絲及外終絲);39例常規(guī)松解術(硬膜腔內松解,離斷內終絲);39例單純修補術(單純修補,未行椎管內松解)。本研究將療效作為應變量,分為加重、穩(wěn)定、有效、顯效。結合可能對本病預后影響較大的因素,通過有序多分類反應變量的Logistic回歸分析,主要分析手術方式(聯(lián)合松解術、常規(guī)松解術、單純修補術)、病理類型(脂肪瘤型、非脂肪瘤型)、年齡(6月、6月~3歲、≥3歲)及神經損害程度(輕、中、重度)對療效的影響。 結果:146例患兒均獲得半年以上的隨訪,術后顯效21.9%,有效39.1%,穩(wěn)定18.5%,加重20.5%,總有效率61.0%。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手術方式:聯(lián)合松解術OR值為135.91,常規(guī)松解術OR值為36.34,P值均為0.000;病理類型:非肪脂瘤型OR值為2.50,P值為0.021;年齡:6月其OR值為3.93,P值為0.040、6月~3歲OR值為2.64,P值為0.031;神經損害程度:輕度OR值為44.57,P值為0.000,中度OR值為9.62,P值為0.012。影響療效的因素依次是手術方式、神經損害程度、年齡、病理類型。其中手術方式以聯(lián)合松解術比常規(guī)松解術療效狀況好,而單純修補術的療效狀況最差;神經損害程度越輕、年齡越小療效越好;非脂肪瘤型優(yōu)于脂肪瘤型。 結論:影響小兒脊髓栓系綜合征療效的因素復雜多樣,臨床上對預后的判斷應進行綜合評估。治療上主張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手術,其中手術方式的選擇,是提高療效最重要的關鍵,聯(lián)合松解術應視為本病的首選術式。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26.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志強;修波;蕭凱;羅天寶;段宏宇;;顯微手術治療脊髓脊膜膨出的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附532例報告)[J];北京醫(yī)學;2010年11期
2 鄧永繼;馬耿;郭云飛;葛征;陸如剛;王利霞;朱浩波;陳琛君;;托特羅定和奧昔布寧治療原發(fā)性兒童膀胱過度活動癥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1年01期
3 王志明,韓樹生,李春坡,譚振美,劉洪泉,馮斌;影響小兒脊髓栓系綜合征手術療效的因素[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2年05期
4 修波,劉宗惠,黃紅云,李士月,于新,馮濤,杜吉祥,王銳;脊髓栓系綜合征的顯微外科手術治療[J];海軍總醫(yī)院學報;1999年01期
5 蘇善英;覃楚群;;“運動想象”理論在脊髓炎病變致神經源性膀胱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年19期
6 劉承梅;;膀胱安全容量測定在脊髓損傷患者間歇導尿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年21期
7 常保東;王繼成;張力;葛永超;;膀胱功能訓練對神經源性膀胱排尿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年19期
8 王家祥,范應中,王汴云,張謙,夏自強,李蘇寧;髂腰肌加強盆底肌治療小兒神經源性大便失禁[J];河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9 張大,王家祥,范應中,張偉宏;神經源性尿失禁膀胱擴大術后早期并發(fā)癥[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5年02期
10 趙振蒙,馬超龍,王寶明,官潤云,郝麗娜,曹寧生,馬鴻鈞,蔡發(fā)堂;腹直肌轉位術治療小兒逼尿肌無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附22例報告)[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3年01期
,
本文編號:
25208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52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