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兒科論文 >

嬰兒白血病融合基因篩查及臨床和生物學特點的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1-25 18:04
【摘要】:背景嬰兒白血病(Infant leukemia,,IL)是兒童白血病中的較為罕見的類型,具有起病急,病程短,致死率高等臨床特點,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逐漸上升。隨著醫(yī)學分子生物學的進展,以危險分層為指導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的臨床應用,兒童白血病患者五年無病生存率有了明顯提高。然而,由于IL治療及預后缺少大樣本的系統(tǒng)報道與追蹤,嚴重影響其治療效果。因此,加強對嬰兒白血病的研究,對提高其患兒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目的篩查MLL-AF4, BCR-ABL,E2A-PBX1,TEL-AML1,HOX11,HOX11L2, CALM-AF10,SIL-TAL1, E2A-HLF淋系9種融合基因及MLL-AF9, STAT5b/P1P1L/PRK/NUMA/NPM-RARa, BCR-ABL, AML1-ETO, PML-RARa, CBFβ-MYH11,DEK-CAN,PLZF-RARa,NPM-MLF1髓系13種融合基因在初發(fā)IL患兒骨髓中的表達情況,并對IL患兒進行初步臨床資料分析,重點探討MLL基因重排(mixed-lineage-leukemia-rearranged,MLL-R)與IL治療及預后的關系。 方法1.采用多重巢氏RT-PCR法和熒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對55例初發(fā)IL患兒進行融合基因篩查,并對陽性患兒采取動態(tài)監(jiān)測。 2.根據(jù)MLL-R檢測結果,將嬰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infant acute lymphoblast leukemia, IALL)和嬰兒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infan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AML)分別分為陽性組和陰性組,通過對比分析緩解率,探討其與預后的關系。 結果55例IL患兒中,共檢出融合基因陽性34例(61.8%),其中MLL-R陽性共30例,E2A-PBX1融合基因陽性2例,P16抑癌基因突變1例,CBFβ/MYH11融合基因陽性1例。共3例放棄治療,其中1例為MLL-R為陽性的急性淋;旌闲桶籽;1例為CBFβ/MYH11融合基因陽性的IAML患兒;1例融合基因陰性的幼年型粒單核細胞白血病(JMML)患兒。30例IALL中MLL-R陽性17例,占56.7%,對此17例MLL-R陽性患兒治療中動態(tài)檢測:4例持續(xù)陽性,死亡;13例誘導治療后轉陰性,其中6例治療期間復現(xiàn)陽性,復發(fā);2例鞏固治療中放棄,因復發(fā)復查復現(xiàn)陽性,患兒死亡;5例CR。23例IAML患兒中MLL-R陽性12例,占52.2%(12/23);對12例MLL-R陽性患兒治療中動態(tài)監(jiān)測:1例持續(xù)陽性,復發(fā)死亡;11例誘導治療轉陰性者,其中1例鞏固治療中放棄,死亡;10例CR。另外1例MLL-R為陽性患兒為急性淋粒混合型白血病1例,診斷后選擇放棄,隨訪患兒已死亡。E2A-PBX1融合基因陽性2例,2例E2A/PBX1經(jīng)強化治療均CR,期間復查陰性。P16抑癌基因突變1例,患兒經(jīng)誘導CR后復查均呈陰性。CBFβ/MYH11融合基因陽性1例:確診后即放棄,失訪。 52例治療的IL患兒分為IALL和IAML組,而后根據(jù)MLL-R檢測結果分別分為MLL-R陽性組和陰性組。30例IALL中MLL-R陽性17例:6例死亡,6例復發(fā),5例CR,完全緩解率29.4%;MLL-R陰性組10例:1例死亡,9例CR,完全緩解率90%。IALL中MLL-R陽性患兒完全緩解率明顯低于MLL-R陰性患兒(P0.05,P=0.03)。22例IAML中MLL-R陽性12例:2例死亡,10例CR,完全緩解率83.3%;MLL-R陰性組10例:3例死亡,7例CR,完全緩解率70%。IAML中MLL-R陽性和陰性患者完全緩解無明顯差別(P0.05,P=0.47)。 結論1.融合基因篩查可以指導IL危險度分層及預后,為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jù)。 2.在IALL患兒中:MLL-R陽性率為56.7%,臨床多表現(xiàn)為高白細胞,多臟器浸潤,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等特點。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表達陽性者完全緩解率低,提示預后較差。 3.在IAML患兒中:MLL-R陽性率為52.2%,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陽性和陰性患者完全緩解率無顯著性差異,表達陽性者不是預后差的因素。 4.MLL-R陽性的IL患兒,CR后仍檢測為陽性者提示預后差。 5.E2A/PBX1及P16抑癌基因檢測表達低,給予提高化療強度,治療反應好,預后好。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3.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德雙;白小紅;姚裕家;陳娟;;嬰兒白血病臨床分析[J];華西醫(yī)學;2012年10期

2 顧龍君,馬志貴,董碩,Chiwai So,Liehaug Chan,況少青,童宇紅,薛惠良;嬰兒急性白血病的臨床和分子生物學特點[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0年07期

3 柳萍;張閏;葛崢;林忠琨;劉娟;錢思軒;張?zhí)K江;陸化;吳漢新;仇紅霞;劉澎;徐衛(wèi);陳麗娟;陸超;陸彬彬;喬純;仇海榮;朱廣榮;張建富;吳雨潔;李建勇;;MLL基因重排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檢測和臨床特征研究[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2年05期

4 張亞停;羅招凡;方建培;郭海霞;黃科;李志光;;應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微小殘留病[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0年05期

5 Ching-Hon Pui;李偉京;;兒童急性白血病生物學特點、危險度分層和治療的最新進展(下)[J];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2012年02期



本文編號:23569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3569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607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