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22例分析并文獻復習
本文關鍵詞:兒童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22例分析并文獻復習
更多相關文章: 兒童 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 臨床特點 治療
【摘要】:研究背景:無論是消化科醫(yī)師、變態(tài)反應?漆t(yī)師,還是免疫學專家在臨床工作中都可能會碰到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病(EGD)的病例。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病包括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EoE)、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EG)和嗜酸性粒細胞性結腸炎(EC),主要是以胃腸道炎癥癥狀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胃腸道為特征的一組胃腸道疾病。隨著胃鏡、腸鏡檢查的普及,世界各地尤其是歐美國家對此類疾病的報道逐漸增多,其中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和嗜酸性粒細胞性結腸炎相對較多,有關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的報道仍較少,尤其是兒童病例。但是因為該病發(fā)病率低,還是歸因于人們對該病的認識不足,造成漏診誤診,值得進一步探究。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是一種食管慢性免疫性炎癥疾病,最早是在1978年由Landres等報道,然而兒童EoE最早是在1995年由Kelly首先報道,隨后國外文獻報道尤其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報道呈逐漸增多趨勢。Soon等進行Meta分析發(fā)現最近20年兒童EoE發(fā)病率從0.2/100000增加到43/100000。由于地理位置差異,不同國家發(fā)病率報道不盡相同,而目前國內關于兒童EoE的報道極為罕見,尚不清楚具體的發(fā)病率。過去的幾十年里,盡管有較多關于該病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的報道,但仍未明確,可能與過敏反應相關,涉及遺傳、免疫、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該病在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在成人往往以吞咽困難、食團嵌頓為典型癥狀,較易識別;而在兒童患者中,其臨床表現往往缺乏特異性,易與胃食管反流病(GERD)混淆,臨床上極易被誤診。胃鏡及食管組織病理學檢查是診斷EoE的金標準方法。兒童時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本病的預后非常關鍵,避免病情進展導致食管纖維化、食管狹窄等嚴重后果,因此需要提高對兒童EoE的認識。研究目的:通過病例分析和國內外文獻復習,探討兒童EoE的臨床特點、診治方法及其進展。研究方法:回顧性分析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診斷治療的22例EoE患兒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胃鏡及組織病理學表現、治療方法及療效。系統(tǒng)檢索文獻并復習報道的類似病例,分析總結該病的臨床特征。結果:(1)臨床資料:22例EoE患兒,最小年齡為5個月,最大年齡為13歲,各年齡均可起病。臨床表現以嘔吐、腹痛最常見,分別占45.4%、40.9%,也可表現為反酸、惡心、嘔血、納差等癥狀。(2)胃鏡下及病理:胃鏡下表現為食管黏膜粗糙11例(50%),黏膜充血、糜爛6例(27.3%),縱向裂隙5例(22.7%),環(huán)形隆起3例(13.6%),顆粒狀隆起3例(13.6%),正常黏膜3例(13.6%);組織病理學表現均為食管嗜酸性粒細胞浸潤,且EOS≥15個/HP。(3)實驗室檢查結果:1例患兒外周血白細胞數升高,13例患兒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及計數升高(61.9%),其中比例在6-15%共10例,比例超過15%共3例。(4)過敏史:22例患兒中共7例存在過敏史,占31.8%,其中4例患兒有過敏性鼻炎病史,2例患兒有支氣管哮喘病史,1例患兒有頭孢類藥物過敏史。然而上述7例過敏性疾病病史的患兒中有1例患兒有牛奶過敏史,2例患兒牛奶雞蛋過敏史,2例有花粉過敏史。(5)治療緩解情況:16例患兒經奧美拉唑治療后好轉;2例患兒經奧美拉唑聯合順爾寧治療后好轉;1例經抗感染、西米替丁治療后腹痛、關節(jié)痛癥狀無緩解出院,失隨訪;1例患兒予達喜、腸胃康治療無好轉,未再就診;1例患兒經忌蝦蟹蛋奶飲食,更改奶粉后好轉;1例患兒經忌蝦蟹蛋奶飲食,口服強的松治療后好轉。22例患兒中僅有2例治療后曾復查胃鏡,提示食管黏膜組織學恢復正常。結論:兒童EoE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以惡心嘔吐、腹痛較為常見,也可表現為嘔血、反酸、噯氣、納差等,但是吞咽困難、食團嵌頓等癥狀相對較少見。內鏡下食管黏膜可表現為縱向裂隙、黏膜白斑或者滲出、皺紙樣黏膜、環(huán)形隆起、顆粒狀隆起,嚴重時可能會出現食管環(huán)、食管狹窄等。本病的診斷需要詳細的病史詢問(包括過敏史),結合內鏡及病理學檢查綜合診斷。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往往預后較好,多數患兒經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對于特應性體質的患兒可選擇抗過敏藥聯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少數患兒可能需要回避飲食,更改特殊配方奶粉喂養(yǎng),甚至加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關鍵詞】:兒童 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 臨床特點 治療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25.7
【目錄】:
- 致謝4-5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中英文縮略詞12-14
- 1 引言14-16
- 2 資料與方法16-19
- 2.1 研究對象16
- 2.2 方法16
- 2.3 診斷標準16-19
- 3 結果19-23
- 3.1 臨床表現19
- 3.2 胃鏡下食管黏膜表現19-21
- 3.3 組織病理學表現21
- 3.4 實驗室結果21
- 3.5 過敏史21-22
- 3.6 治療22-23
- 4 討論23-28
- 參考文獻28-32
- 綜述32-49
- 參考文獻42-49
-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Aakash Goyal;Edaire Cheng;;Recent discoveries and emerging therapeutics in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2016年01期
2 Michele Pier Luca Guarino;Michele Cicala;Jose Behar;;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New insights in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2016年01期
3 Alessandra D’Alessandro;Dario Esposito;Marcella Pesce;Rosario Cuomo;Giovanni Domenico De Palma;Giovanni Sarnelli;;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From pathophysiology to treatment[J];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2015年04期
4 Andrew Ukleja;Jennifer Shiroky;Amitesh Agarwal;Daniela Allende;;Esophageal dilations in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28期
,本文編號:10941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109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