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茶素對甲基乙二醛致人血管內(nèi)皮細胞毒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4-12-27 04:46
二羰基化合物甲基乙二醛(MGO)為活性羰基類物質(zhì)(RCS),是體內(nèi)毒性較大的內(nèi)源性代謝產(chǎn)物,是晚期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AGEs)的前體。MGO來源于糖酵解的中間產(chǎn)物磷酸丙糖和糖異生中酮體的分解,另外反芻動物瘤胃內(nèi)的微生物菌群在高糖環(huán)境下會大量合成MGO。RCS不但造成羰基應激和氧化應激,而且導致細胞毒性。其毒性可能是因AGEs激活晚期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受體(RAGE)而產(chǎn)生大量活性氧(ROS)而導致,也可能是由MGO誘導細胞凋亡而引起,或者因線粒體損傷而引起,目前尚無明確定論。另外,捕獲MGO和抑制其細胞毒性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病的防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以人血管內(nèi)皮細胞為模型,闡述MGO的細胞毒性機制,并探討天然產(chǎn)物兒茶素對其細胞毒性的抑制機制。 1.為探討MGO對內(nèi)皮細胞的細胞毒性及其機制,分別以MTT法及臺盼藍拒染法檢測MGO對細胞活力及細胞死亡率的影響,評價其細胞毒性;MGO對ECV304細胞的IC50為1.3±0.1mM;對EA.hy926細胞的IC50為2.4±0.1mM。兒茶素、氨基胍及N-乙酰半胱氨酸表現(xiàn)出對MGO的抑制作用。同時與臺盼藍拒染實驗檢測細胞存活率...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21153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MGO的代謝途徑及AGEs形成(Turk2010)
圖1-1MGO的代謝途徑及AGEs形成(Turk2010)。Fig1-1FormationofMGOandAGEs(Turk2010).1.2甲基乙二醛誘導的氧化應激MGO可以在許多種類的細胞上都能夠誘發(fā)氧化應激,對不同細胞其機制也不同。例如誘導血管平....
圖1-2MGO誘導氧化應激多種途徑的示意圖(Desaietal.2010)
圖1-2MGO誘導氧化應激多種途徑的示意圖(Desaietal.2010)。Fig.1-2Schematicdiagramofthemultiplepathwaysthroughwhichmethylglyoxalinducesoxidastr....
圖1-3AGEs的形成(Senaetal.2013)
圖1-3AGEs的形成(Senaetal.2013)。3Theformationof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Senaetal常生理狀態(tài)下有少量未降解的MGO結合蛋白并改變蛋白功能,但一系列不同途徑....
圖2-1兒茶素捕獲MGO后形成的產(chǎn)物可能具有的四種結構
圖2-1兒茶素捕獲MGO后形成的產(chǎn)物可能具有的四種結構(Wuetal.2013)。Fig2-1Proposedstructuresoffourtentativelyidentifiedcatechin-methylglyoxaladducts(Wu....
本文編號:40211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40211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