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L-蛋氨酸對絨山羊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VEGF、L-蛋氨酸對絨山羊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陜北白絨山羊毛囊外根鞘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并通過在培養(yǎng)液中分別添加VEGF和L-蛋氨酸,檢測它們對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增殖、分化的影響,以及VEGF對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中FGF5 mRNA表達量的影響,來闡述外根鞘細胞在次級毛囊周期中的作用,為進一步研究絨山羊次級毛囊發(fā)育機制提供理論支持。采集陜北白絨山羊體側部皮膚,通過剪碎、消化、剝離等方法分離初、次級毛囊,再將分離出的毛囊消化得到外根鞘細胞,并置于在37℃、5%CO2飽和濕度條件下培養(yǎng);選用第5代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分別添加不同濃度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L-蛋氨酸,分別處理24 h、48 h,噻唑蘭比色法(Methyl thiazolte trazoliu,MTT)檢測VEGF和L-蛋氨酸對細胞活力的影響,EdU核酸標記技術檢測VEGF和L-蛋氨酸對細胞增殖的影響;根據GenBank公布的山羊PCNA、K10和FGF5基因cDNA序列設計引物,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術檢測上述三個基因在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中的表達情況。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成功培養(yǎng)出了陜北白絨山羊初、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并利用細胞免疫熒光的方法檢測到初級外根鞘細胞的標記基因CK17,以及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標記基因CK17和CK15,免疫熒光染色結果均呈陽性;對初、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分別做了生長曲線,均為“S”型,初、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在形態(tài)和體積上存在一定差異。2.在培養(yǎng)液中添加VEGF可以促進絨山羊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增殖,抑制細胞的分化,抑制細胞中FGF5基因的表達。當VEGF處理濃度達到100 ng/mL時,細胞活力(48 h)、增殖細胞數以及PCNA mRNA的表達量均達到最高,且均極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細胞活力(24 h)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VEGF處理24 h時的細胞活力和PCNA mRNA表達量的上升趨勢高于48 h。隨著濃度的增加,VEGF對細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在增強,當濃度為100 ng/mL時,K10 mRNA的表達量最低;隨著時間的增加,VEGF對細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在增強,100 ng/mL組處理48 h時的表達量顯著低于處理24 h(P0.05)。隨著濃度的增加,FGF5 mRNA在100 ng/mL組時表達量最低,并推測VEGF可以通過抑制FGF5的表達促進毛囊生長。3.在培養(yǎng)液中添加L-蛋氨酸抑制絨山羊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處理24 h時,隨著濃度的增殖,L-蛋氨酸對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增強,120μg/mL時抑制作用最強,但無顯著差異;處理48 h時,隨著濃度的增加,L-蛋氨酸對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先上升后下降,100μg/mL時抑制作用最為顯著,極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而80μg/mL時PCNA mRNA的表達量最低,無顯著差異;48 h各組的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細胞活力均低于24 h。處理24 h時,隨著濃度的增加,K10 mRNA的表達量也呈下降趨勢,120μg/mL組表達量最低,無顯著差異;處理48 h時,K10 mRNA的表達量也先下降后上升,80μg/mL組表達量最低,無顯著差異;過高濃度的L-蛋氨酸(120μg/mL)對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效果均有所減弱。綜合以上試驗結果,表明首次成功的培養(yǎng)出了陜北白絨山羊初、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VEGF能夠促進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增殖,抑制細胞的分化,且抑制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中FGF5基因的表達;L-蛋氨酸抑制對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關鍵詞】:陜北白絨山羊 次級毛囊 外根鞘細胞 VEGF L-蛋氨酸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827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毛囊發(fā)育研究進展12-22
- 1.1 毛囊的基本結構12-14
- 1.2 毛囊的發(fā)育及調控14-16
- 1.3 毛囊的周期及相關分子調控16-18
- 1.4 VEGF在毛囊中作用的研究進展18-19
- 1.5 L-蛋氨酸對毛囊發(fā)育的影響19-20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0-22
- 第二章 絨山羊毛囊外根鞘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22-29
- 2.1 材料與方法22-24
- 2.1.1 材料22-23
- 2.1.2 試驗方法23-24
- 2.2 結果與分析24-27
- 2.2.1 絨山羊毛囊外根鞘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24-25
- 2.2.2 初級毛囊和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鑒定25-26
- 2.2.3 初級毛囊和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生長曲線26-27
- 2.3 討論27-28
- 2.4 小結28-29
- 第三章 VEGF對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29-37
- 3.1 材料與方法29-31
- 3.1.1 材料29
- 3.1.2 試驗方法29-31
- 3.2 結果分析31-34
- 3.2.1 MTT法檢測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增殖31
- 3.2.2 EdU檢測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增殖31-32
- 3.2.3 PCNA、K10基因在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中的表達32-33
- 3.2.4 FGF5基因在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中的表達33-34
- 3.3 討論34-35
- 3.4 小結35-37
- 第四章 L-蛋氨酸對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37-43
- 4.1 材料與方法37-38
- 4.1.1 材料37
- 4.1.2 試驗方法37-38
- 4.2 結果分析38-41
- 4.2.1 MTT法檢測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增殖38-39
- 4.2.2 EdU檢測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的增殖39-40
- 4.2.3 PCNA、K10基因在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中的表達40-41
- 4.3 討論41-42
- 4.4 小結42-43
- 第五章 結論43-44
- 5.1 結論43
- 5.2 創(chuàng)新點43
- 5.3 展望43-44
- 參考文獻44-50
- 附錄50-53
- 致謝53-54
- 作者簡介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瑜瑜;岳耀敬;郭婷婷;王天翔;郭健;李桂英;韓吉龍;楊敏;劉建斌;孫曉萍;李范文;何玉琴;楊博輝;;中國超細毛羊(甘肅型)胎兒皮膚毛囊發(fā)育及其形態(tài)結構[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年09期
2 李瑩;劉正中;葛銘;;中草藥對小鼠毛囊發(fā)育的影響[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14年01期
3 殷金鳳;倪蓉;王慶增;孫偉;丁家桐;張有法;陳玲;吳文忠;周洪;;湖羊BMP7基因遺傳多態(tài)、表達及與羔皮毛囊性狀的關聯[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4年09期
4 張若竹;李娜;郁楓;;內蒙古絨山羊次級毛囊及其毛囊群結構的形態(tài)發(fā)生規(guī)律研究[J];家畜生態(tài)學報;2013年09期
5 李玉榮;范文斌;李長青;尹俊;張燕軍;李金泉;;內蒙古絨山羊次級毛囊組織形態(tài)周期性變化研究[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8年11期
6 李玉榮;范文斌;李長青;尹俊;張燕軍;李金泉;;內蒙古絨山羊次級毛囊組織形態(tài)周期性變化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年Z1期
7 王若軍;山羊絨增產技術研究現狀[J];草食家畜;1993年04期
8 李瑤;孫遠;鮑忠省;王麗君;劉璐璐;高光;吳偉;;Wnt5a基因在鵝皮膚中的定量定位表達特性[J];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9 賀延玉;羅玉柱;程李香;王繼卿;劉秀;;河西絨山羊次級毛囊超微結構的周期性變化[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2年13期
10 席海燕;周歡敏;鄭琰;;絨山羊生長期次級毛囊cDNA消減文庫的構建及其序列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9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席海燕;絨山羊皮膚干細胞定位、遷移及次級毛囊生長期差異表達基因文庫的構建與篩選[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9年
2 袁超;絨山羊次級毛囊周期性變化相關microRNA的鑒定及miR-125b在毛乳頭細胞中的功能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趙帥;細毛羊次級毛囊形態(tài)發(fā)生誘導期轉錄組差異表達分析[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劉善博;細毛羊次級毛囊形態(tài)發(fā)生誘導期差異表達LncRNA靶基因的鑒定與功能分析[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6年
3 張婧婧;VEGF、L-蛋氨酸對絨山羊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4 張若竹;絨山羊胚胎次級毛囊的形態(tài)發(fā)生規(guī)律和毛囊群的結構特點[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5 李娜;成年絨山羊次級毛囊生長與周期的季節(jié)性調控特點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6 江瑋;絨山羊皮膚毛囊發(fā)育不同時期初級、次級毛囊比較轉錄組學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5年
7 舒國濤;遼寧絨山羊次級毛囊年周期變化規(guī)律及其相關生物鐘基因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4年
8 岳靜;不同年齡牦牛皮膚的組織結構觀察[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VEGF、L-蛋氨酸對絨山羊次級毛囊外根鞘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32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8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