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源蠟樣芽孢桿菌的分離鑒定
發(fā)布時間:2023-05-04 01:05
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對外界環(huán)境不良因子抵抗力強,分布范圍廣,不同菌株的致病性有很大差異,有些菌株作為益生菌已經(jīng)廣泛應用在畜牧、水產(chǎn)多種動物養(yǎng)殖過程中,有些菌株是條件致病菌,容易污染食物,引發(fā)食物中毒,是常見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還有些菌株能引起刺參的“腐皮綜合癥”、駱駝的“膿皰病”、牛的乳房炎等,但尚未見豬感染該菌的報道。 本研究從湖南懷化某豬場采取腹瀉耐過仔豬的肝臟樣品,分離到一株細菌的純培養(yǎng)物,經(jīng)過生化試驗、DNA檢測、藥敏試驗和動物試驗,確定為一株致病性蠟樣芽孢桿菌。另外對來自湖南不同地區(qū)的5家豬場的豬糞和污水進行蠟樣芽孢桿菌的初步分離調(diào)查,從所采樣的豬場的污水和糞便中共分離出兩株蠟樣芽孢桿菌。 實驗結果表明,從腹瀉耐過仔豬肝臟分離到的細菌為致病性蠟樣芽孢桿菌新的菌株,命名為HN1203,該菌株的16SrDNA的序列已上傳至GenBank,序列號為JX294967。藥敏試驗結果表明,分離到的3株蠟樣芽孢桿菌都對頭孢哌酮、阿莫西林、氨芐青霉素、青霉素G等耐藥(R),對氯霉素、新霉素中敏(Ⅰ),對鏈霉素、慶大霉素、四環(huán)素、阿米卡星、恩諾沙星等敏感(S)。毒素基...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蠟樣芽孢桿菌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 蠟樣芽孢桿菌的生物學特征
1.3 蠟樣芽孢桿菌的致病性毒素
1.4 蠟樣芽孢桿菌的檢測方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湖南懷化某豬場豬肝臟蠟樣芽孢桿菌的分離鑒定
2.1 材料與方法
2.1.1 材料
2.1.1.1 主要培養(yǎng)基和試劑
2.1.1.2 主要儀器設備
2.1.1.3 試驗動物
2.1.2 方法
2.1.2.1 培養(yǎng)基的制備
2.1.2.2 技術路線
2.1.2.3 病料采集
2.1.2.4 細菌分離純化
2.1.2.5 生化鑒定
2.1.2.6 藥敏試驗
2.1.2.7 16SrDNA檢測
2.1.2.8 毒素基因的PCR檢測
2.1.2.9 MLST分析
2.1.2.10 動物試驗
2.3 結果與分析
2.3.1 細菌培養(yǎng)特征
2.3.2 生化鑒定
2.3.3 藥敏試驗結果
2.3.4 16SrDNA測定結果
2.3.5 毒素基因的PCR檢測結果
2.3.6 MLST分析結果
2.3.7 動物試驗
2.4 討論
第三章 湖南某豬場糞便和污水中蠟樣芽孢桿菌的分離鑒定
3.1 材料與方法
3.1.1 材料
3.1.1.1 主要培養(yǎng)基和試劑
3.1.1.2 主要儀器設備
3.1.2 方法
3.1.2.1 技術路線
3.1.2.2 病料采集
3.1.2.3 細菌分離與初步鑒定
3.1.2.4 生化鑒定
3.1.2.5 藥敏試驗
3.1.2.6 MLST分析
3.1.2.7 16SrDNA檢測
3.2 結果與分析
3.2.1 細菌分離與初步鑒定結果
3.2.2 生化鑒定
3.2.3 藥敏試驗結果
3.2.4 MLST分析結果
3.2.5 16SrDNA測定結果
3.3 討論
第四章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符號說明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07638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蠟樣芽孢桿菌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 蠟樣芽孢桿菌的生物學特征
1.3 蠟樣芽孢桿菌的致病性毒素
1.4 蠟樣芽孢桿菌的檢測方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湖南懷化某豬場豬肝臟蠟樣芽孢桿菌的分離鑒定
2.1 材料與方法
2.1.1 材料
2.1.1.1 主要培養(yǎng)基和試劑
2.1.1.2 主要儀器設備
2.1.1.3 試驗動物
2.1.2 方法
2.1.2.1 培養(yǎng)基的制備
2.1.2.2 技術路線
2.1.2.3 病料采集
2.1.2.4 細菌分離純化
2.1.2.5 生化鑒定
2.1.2.6 藥敏試驗
2.1.2.7 16SrDNA檢測
2.1.2.8 毒素基因的PCR檢測
2.1.2.9 MLST分析
2.1.2.10 動物試驗
2.3 結果與分析
2.3.1 細菌培養(yǎng)特征
2.3.2 生化鑒定
2.3.3 藥敏試驗結果
2.3.4 16SrDNA測定結果
2.3.5 毒素基因的PCR檢測結果
2.3.6 MLST分析結果
2.3.7 動物試驗
2.4 討論
第三章 湖南某豬場糞便和污水中蠟樣芽孢桿菌的分離鑒定
3.1 材料與方法
3.1.1 材料
3.1.1.1 主要培養(yǎng)基和試劑
3.1.1.2 主要儀器設備
3.1.2 方法
3.1.2.1 技術路線
3.1.2.2 病料采集
3.1.2.3 細菌分離與初步鑒定
3.1.2.4 生化鑒定
3.1.2.5 藥敏試驗
3.1.2.6 MLST分析
3.1.2.7 16SrDNA檢測
3.2 結果與分析
3.2.1 細菌分離與初步鑒定結果
3.2.2 生化鑒定
3.2.3 藥敏試驗結果
3.2.4 MLST分析結果
3.2.5 16SrDNA測定結果
3.3 討論
第四章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符號說明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076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8076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