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nóng)架金絲猴源腸道益生菌的篩選和鑒定
發(fā)布時間:2022-02-22 03:59
川金絲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我國I級保護動物,湖北省神農(nóng)架地區(qū)是川金絲猴生活的的最東端。由于消化道疾病是金絲猴常發(fā)疾病之一,且消化道疾病是導致幼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維持金絲猴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減少金絲猴消化道疾病的發(fā)生,對金絲猴個體健康和種群復壯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神農(nóng)架金絲猴為研究對象,通過采集野生金絲猴的糞便300份,MRS培養(yǎng)基共分離到92株兼性乳酸菌,92株菌發(fā)酵液上清對病原指示菌均有抑菌活性,但各菌株之間抑菌差異性較大。其中抑菌效果最明顯的是dlt6a、dlt6b、dlt6c、dlt7a、 dlt7b、dlt9、dltl0a和dlt10b共8株菌。對該8株菌進行屬、種的鑒定,鑒定結(jié)果表明分離的8株菌均為糞腸球菌。16S rRNA基因序列擴增測序,腸球菌種特異性片段ddlE、faecalis、ddlE、faecium擴增檢測,進一步確證8株分離細菌為糞腸球菌。對分離的糞腸球菌進行安全性評價,包括抗生素耐藥性檢測和毒力因子檢測,減少菌株存在的潛在危險性。毒力因子的檢測方式為PCR擴增cylA、esp、gelE、agg、 e...
【文章來源】: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表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川金絲猴研究進展
1.1 金絲猴的分類
1.2 川金絲猴的生物學特性
1.2.1 川金絲猴的地理分布和種群數(shù)量
1.2.2 生活習性
1.2.3 食性
1.2.4 社群結(jié)構(gòu)
1.3 神農(nóng)架川金絲猴在科學研究上的特殊地位
1.4 川金絲猴的研究進展
1.4.1 川金絲猴研究歷史
1.4.2 川金絲猴近期研究
1.4.3 川金絲猴疾病研究
2 益生菌研究進展
2.1 益生菌的定義
2.2 益生菌的菌種
2.3 益生菌的作用機制
2.3.1 產(chǎn)生抑菌物質(zhì)
2.3.2 維持腸道正常菌群結(jié)構(gòu)
2.3.3 與致病菌競爭作用
2.3.4 增強免疫力
2.3.5 提高消化吸收功能
2.4 益生菌的篩選
2.4.1 安全性
2.4.2 有效性
2.4.3 可生產(chǎn)性
2.5 益生菌的臨床應用
2.5.1 防治腹瀉和便秘
2.5.2 防治炎癥性腸病
2.5.3 降低血清膽固醇
2.5.4 緩解乳糖不耐癥狀
2.5.5 預防和抑制腫瘤
2.6 益生菌存在的問題
2.6.1 益生菌的活性問題
2.6.2 菌株的安全性問題
2.6.3 腸道優(yōu)勢菌群的形成難以保證
2.6.4 益生菌的作用機理
2.6.5 益生菌種缺乏
3 益生腸球菌的研究進展
3.1 腸球菌的分類及生理學特性
3.2 腸球菌的應用
3.2.1 在食品中的應用
3.2.2 在醫(yī)藥中的應用
3.2.3 在畜禽上的應用
3.3 腸球菌的安全性
3.3.1 腸球菌的抗生素抗性
3.3.2 腸球菌的毒力因子
4. 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腸球菌的初步篩選及鑒定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實驗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菌株和載體
2.1.2 主要試劑
2.1.3 主要試劑及溶液的配制
2.1.4 主要儀器
2.2 方法
2.2.1 菌株的分離
2.2.2 菌株發(fā)酵上清液體外抗(抑)菌性試驗
2.2.3 腸球菌屬的鑒定
2.2.4 腸球菌的種鑒定
2.2.5 菌株的確證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細菌的初步分離篩選
3.2 腸球菌發(fā)酵上清液的體外抗(抑)菌性試驗
3.3 腸球菌屬的鑒定
3.4 腸球菌種的鑒定
3.5 腸球菌的確證實驗
3.5.1 種特異性鑒定
3.5.2 16S rRNA基因序列的擴增
3.5.3 16S rRNA基因的測序結(jié)果
4 討論
4.1 腸球菌的鑒定
4.2 腸球菌的抑菌性
5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腸球菌的安全性評價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和載體
2.1.2 供試動物
2.1.3 藥品
2.1.4 主要試劑的配制
2.1.5 主要儀器
2.2 方法
2.2.1 腸球菌毒力因子的檢測
2.2.2 抗生素敏感性試驗
2.2.3 糞腸球菌動物試驗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腸球菌毒力因子的檢測
3.1.1 腸球菌毒力基因檢測
3.1.2 腸球菌毒力相關表型檢測
3.2 抗生素敏感性試驗結(jié)果
3.2.1 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試驗
3.2.2 飼料常用添加抗生素敏感性實驗(MIC法)
3.3 糞腸球菌動物試驗結(jié)果
3.3.1 受試小鼠一般體態(tài)特征觀察
3.3.2 細菌易位試驗
3.3.3 臟器指數(shù)測定
3.3.4 臟器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
4 討論
4.1 腸球菌的毒力
4.2 腸球菌的耐藥性
5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糞腸球菌的生物特性研究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與細胞
2.1.2 主要試劑
2.1.3 主要試劑及溶液的配制
2.1.4 主要儀器
2.2 方法
2.2.1 抗逆性試驗
2.2.2 生長曲線的測定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抗逆性試驗結(jié)果
3.1.1 pH值對糞腸球菌存活的影響
3.1.2 糞腸球菌對膽鹽的耐受性結(jié)果
3.1.3 高溫對糞腸球菌存活的影響
3.2 生長曲線的測定
4 討論
5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638652
【文章來源】: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表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川金絲猴研究進展
1.1 金絲猴的分類
1.2 川金絲猴的生物學特性
1.2.1 川金絲猴的地理分布和種群數(shù)量
1.2.2 生活習性
1.2.3 食性
1.2.4 社群結(jié)構(gòu)
1.3 神農(nóng)架川金絲猴在科學研究上的特殊地位
1.4 川金絲猴的研究進展
1.4.1 川金絲猴研究歷史
1.4.2 川金絲猴近期研究
1.4.3 川金絲猴疾病研究
2 益生菌研究進展
2.1 益生菌的定義
2.2 益生菌的菌種
2.3 益生菌的作用機制
2.3.1 產(chǎn)生抑菌物質(zhì)
2.3.2 維持腸道正常菌群結(jié)構(gòu)
2.3.3 與致病菌競爭作用
2.3.4 增強免疫力
2.3.5 提高消化吸收功能
2.4 益生菌的篩選
2.4.1 安全性
2.4.2 有效性
2.4.3 可生產(chǎn)性
2.5 益生菌的臨床應用
2.5.1 防治腹瀉和便秘
2.5.2 防治炎癥性腸病
2.5.3 降低血清膽固醇
2.5.4 緩解乳糖不耐癥狀
2.5.5 預防和抑制腫瘤
2.6 益生菌存在的問題
2.6.1 益生菌的活性問題
2.6.2 菌株的安全性問題
2.6.3 腸道優(yōu)勢菌群的形成難以保證
2.6.4 益生菌的作用機理
2.6.5 益生菌種缺乏
3 益生腸球菌的研究進展
3.1 腸球菌的分類及生理學特性
3.2 腸球菌的應用
3.2.1 在食品中的應用
3.2.2 在醫(yī)藥中的應用
3.2.3 在畜禽上的應用
3.3 腸球菌的安全性
3.3.1 腸球菌的抗生素抗性
3.3.2 腸球菌的毒力因子
4. 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腸球菌的初步篩選及鑒定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實驗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菌株和載體
2.1.2 主要試劑
2.1.3 主要試劑及溶液的配制
2.1.4 主要儀器
2.2 方法
2.2.1 菌株的分離
2.2.2 菌株發(fā)酵上清液體外抗(抑)菌性試驗
2.2.3 腸球菌屬的鑒定
2.2.4 腸球菌的種鑒定
2.2.5 菌株的確證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細菌的初步分離篩選
3.2 腸球菌發(fā)酵上清液的體外抗(抑)菌性試驗
3.3 腸球菌屬的鑒定
3.4 腸球菌種的鑒定
3.5 腸球菌的確證實驗
3.5.1 種特異性鑒定
3.5.2 16S rRNA基因序列的擴增
3.5.3 16S rRNA基因的測序結(jié)果
4 討論
4.1 腸球菌的鑒定
4.2 腸球菌的抑菌性
5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腸球菌的安全性評價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和載體
2.1.2 供試動物
2.1.3 藥品
2.1.4 主要試劑的配制
2.1.5 主要儀器
2.2 方法
2.2.1 腸球菌毒力因子的檢測
2.2.2 抗生素敏感性試驗
2.2.3 糞腸球菌動物試驗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腸球菌毒力因子的檢測
3.1.1 腸球菌毒力基因檢測
3.1.2 腸球菌毒力相關表型檢測
3.2 抗生素敏感性試驗結(jié)果
3.2.1 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試驗
3.2.2 飼料常用添加抗生素敏感性實驗(MIC法)
3.3 糞腸球菌動物試驗結(jié)果
3.3.1 受試小鼠一般體態(tài)特征觀察
3.3.2 細菌易位試驗
3.3.3 臟器指數(shù)測定
3.3.4 臟器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
4 討論
4.1 腸球菌的毒力
4.2 腸球菌的耐藥性
5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糞腸球菌的生物特性研究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與細胞
2.1.2 主要試劑
2.1.3 主要試劑及溶液的配制
2.1.4 主要儀器
2.2 方法
2.2.1 抗逆性試驗
2.2.2 生長曲線的測定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抗逆性試驗結(jié)果
3.1.1 pH值對糞腸球菌存活的影響
3.1.2 糞腸球菌對膽鹽的耐受性結(jié)果
3.1.3 高溫對糞腸球菌存活的影響
3.2 生長曲線的測定
4 討論
5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6386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6386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