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VBNC突變體的選育及鑒定
發(fā)布時間:2021-12-12 10:22
細菌“活的非可培養(yǎng)狀態(tài)”(VBNC,Viable but non-culturable)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被發(fā)現(xiàn)提出以來,引起了科學界的共同關注。關注的重點大多集中在對致病菌的研究,乳酸菌作為益生性細菌的代表菌株之一,其相應VBNC狀態(tài)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另外,以抗生素、合成藥物作為飼料添加劑的廣泛應用,給養(yǎng)殖業(y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食源性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和食用安全留下了隱患。隨著世界范圍內抗生素在飼料添加中的逐步禁止,動物微生態(tài)制劑因其天然、多功能、不產生抗藥性、對環(huán)境沒有污染、無毒副作用和病源性以及無殘留等優(yōu)點而重新成為研究熱點。因此本研究通過物理、化學誘變的方法獲得具有高產性能的乳酸菌,然后施加VBNC條件篩選,以獲得具有穩(wěn)定遺傳性狀的益生菌VBNC模型,為VBNC益生菌在動物微生態(tài)制劑中的應用提供可能。本試驗以植物乳桿菌標準株為出發(fā)菌株,分別應用亞硝基胍(NTG)、紫外線(UV)以及紫外線和亞硝基胍聯(lián)合的方法進行突變株誘導,然后對符合預期的疑似突變株施加低溫(4℃)和寡營養(yǎng)(普通MRS液體培養(yǎng)基)條件進行VBNC狀態(tài)篩選,借助熒光顯微鏡和平板計數(shù)的方法對篩選菌株進行觀察和檢測。...
【文章來源】:吉林農業(yè)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細菌VBNC狀態(tài)國內外研究進展
1.2 突變體研究進展
1.3 益生性乳酸菌研究進展
1.4 動物微生態(tài)制劑研究進展
1.5 本實驗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乳酸菌VBNC突變體的選育
2.1 材料與方法
2.2 結果與分析
2.3 討論
2.4 小結
第三章 VBNC乳酸菌突變株的臨床應用
3.1 材料
3.2 試驗方法
3.3 檢測指標
3.4 結果
3.5 討論
3.6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乳白石蒜17份種質資源的RAPD分析[J]. 劉志高,童再康,黃華宏,高燕會.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2(04)
[2]水稻基腐細菌Tn5插入突變體庫的構建及其致病相關突變體的篩選[J]. 譚秀明,陳雪風,林敏怡,劉瓊光.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2(02)
[3]利用轉座子TnYLB-1構建枯草芽孢桿菌的突變體文庫[J]. 馬欣,劉俊,喬俊卿,伍輝軍,高學文.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1(06)
[4]紫外線與硫酸二乙酯復合誘變選育酸性蛋白酶高產菌株[J]. 溫擁軍,馮剛利,鄢東. 釀酒科技. 2011(05)
[5]玫瑰SRAP遺傳多樣性分析與品種指紋圖譜構建[J]. 徐宗大,趙蘭勇,張玲,楊志瑩.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1(08)
[6]2株動物微生態(tài)制劑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初步研究[J]. 譚強來,姜淑英,陳廷濤,汪孟娟,熊順強,魏華,徐國茂,萬翠香.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0(12)
[7]食品級乳酸菌表達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J]. 王瑩,胡桂學.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0(07)
[8]非可培養(yǎng)狀態(tài)哈維氏弧菌(Vibrio harveyi)復蘇后生理特征及毒力相關基因表達[J]. 鐘琳紅,陳吉祥,姜瑩安,王蓉,賈俊濤. 海洋與湖沼. 2010(03)
[9]保加利亞乳桿菌乳酸高產菌株的紫外誘變選育[J]. 李小平,魏玲玲,張慧發(fā),霍乃蕊. 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1)
[10]復合誘變選育透明質酸高產菌株[J]. 黃金明,張晶,汪江波. 中國釀造. 2010(01)
博士論文
[1]大腸桿菌、乳酸桿菌“活的非可培養(yǎng)狀態(tài)”研究[D]. 李影.吉林農業(yè)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豬源益生乳酸桿菌的篩選及在斷奶仔豬生產中的應用[D]. 唐曉麗.四川農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36502
【文章來源】:吉林農業(yè)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細菌VBNC狀態(tài)國內外研究進展
1.2 突變體研究進展
1.3 益生性乳酸菌研究進展
1.4 動物微生態(tài)制劑研究進展
1.5 本實驗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乳酸菌VBNC突變體的選育
2.1 材料與方法
2.2 結果與分析
2.3 討論
2.4 小結
第三章 VBNC乳酸菌突變株的臨床應用
3.1 材料
3.2 試驗方法
3.3 檢測指標
3.4 結果
3.5 討論
3.6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乳白石蒜17份種質資源的RAPD分析[J]. 劉志高,童再康,黃華宏,高燕會.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2(04)
[2]水稻基腐細菌Tn5插入突變體庫的構建及其致病相關突變體的篩選[J]. 譚秀明,陳雪風,林敏怡,劉瓊光.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2(02)
[3]利用轉座子TnYLB-1構建枯草芽孢桿菌的突變體文庫[J]. 馬欣,劉俊,喬俊卿,伍輝軍,高學文.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1(06)
[4]紫外線與硫酸二乙酯復合誘變選育酸性蛋白酶高產菌株[J]. 溫擁軍,馮剛利,鄢東. 釀酒科技. 2011(05)
[5]玫瑰SRAP遺傳多樣性分析與品種指紋圖譜構建[J]. 徐宗大,趙蘭勇,張玲,楊志瑩.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1(08)
[6]2株動物微生態(tài)制劑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初步研究[J]. 譚強來,姜淑英,陳廷濤,汪孟娟,熊順強,魏華,徐國茂,萬翠香.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0(12)
[7]食品級乳酸菌表達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J]. 王瑩,胡桂學.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0(07)
[8]非可培養(yǎng)狀態(tài)哈維氏弧菌(Vibrio harveyi)復蘇后生理特征及毒力相關基因表達[J]. 鐘琳紅,陳吉祥,姜瑩安,王蓉,賈俊濤. 海洋與湖沼. 2010(03)
[9]保加利亞乳桿菌乳酸高產菌株的紫外誘變選育[J]. 李小平,魏玲玲,張慧發(fā),霍乃蕊. 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1)
[10]復合誘變選育透明質酸高產菌株[J]. 黃金明,張晶,汪江波. 中國釀造. 2010(01)
博士論文
[1]大腸桿菌、乳酸桿菌“活的非可培養(yǎng)狀態(tài)”研究[D]. 李影.吉林農業(yè)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豬源益生乳酸桿菌的篩選及在斷奶仔豬生產中的應用[D]. 唐曉麗.四川農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365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5365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