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鏈球菌2型STPK和STPP蛋白與雙組分系統(tǒng)及ABC轉運子的相互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9-30 03:26
豬鏈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近年來對我國養(yǎng)殖業(y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然而其致病機制尚不清楚。在原核生物中,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 STPK)和絲氨酸/蘇氨酸磷酸酶(Serine/threonine phosphatases, STPP)能使特定底物蛋白中絲氨酸或蘇氨酸羥基磷酸化/去磷酸化,催化多種功能蛋白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從而參與到復雜的信號通路中,直接或間接調控基因的轉錄、代謝途徑、免疫調節(jié)、細菌的分裂和毒力和應激反應中。細菌的ABC轉運子(ABC-transporters)系統(tǒng)是細胞物質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豬鏈球菌2型的ABC轉運子與細菌的生長和毒力相關,推測參與STPK蛋白和STPP蛋白調控系統(tǒng)。另外,細菌的雙組分系統(tǒng)(Two-component system, TCS)廣泛分布于細菌中,能夠調控有機體基因的表達來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和刺激,且在調控細胞周期、致病性等生理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推測參與STPK蛋白和STPP蛋白調控系統(tǒng)。本課題主要是通...
【文章來源】:華中農業(yè)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文獻綜述
1.1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PK)和磷酸酶(STPP)
1.1.1 STPK和STPP的概況
1.1.2 真核生物中的STPK和STPP
1.1.3 原核生物中的STPK和STPP
1.2 豬鏈球菌2型的雙組份系統(tǒng)
1.3 豬鏈球菌2型的ABC轉運子系統(tǒng)
1.4 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
1.4.1 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的意義
1.4.2 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1.4.3 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的研究進展
1.4.4 蛋白質互作的評估
2 目的和意義
3 材料方法
3.1 菌株和質粒
3.2 主要試劑
3.3 質粒構建培養(yǎng)基、抗生素配制
3.4 細菌雙雜交篩選所需培養(yǎng)基、緩沖液配制
3.5 引物的設計和合成
3.6 誘餌質粒及網絡蛋白質粒的構建
3.6.1 以SSU05基因組為模板進行基因組擴增
3.6.2 PCR產物的純化
3.6.3 酶切反應及酶切產物的回收
3.6.4 外源片段與載體的連接
3.6.5 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
3.6.6 連接產物的轉化
3.6.7 質粒的小量提取
3.6.8 質粒的酶切鑒定
3.7 誘餌蛋白質粒與靶蛋白質粒的共轉化及選擇性培養(yǎng)
3.7.1 誘餌蛋白質粒與靶蛋白質粒的共轉化
3.7.2 誘餌蛋白質粒與靶蛋白質粒自激活檢測
3.7.3 誘餌蛋白質粒與靶蛋白質粒選擇性培養(yǎng)
3.8 PCR初步鑒定共轉結果
3.9 重組質粒的構建和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3.9.1 重組質粒的構建
3.9.2 pGEX-KG-PknB在大腸桿菌中表達和純化
3.9.3 pET-28c與宿主蛋白融合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4 結果與分析
4.1 pBT和pTRG載體的分析和改造
4.2 雙組分文庫的構建
4.2.1 雙組分文庫基因的擴增
4.2.2 雙組分文庫重組質粒的構建
4.3 ABC轉運子文庫的構建
4.3.1 ABC轉運子文庫基因的擴增
4.3.2 ABC轉運子文庫重組質粒的構建
4.4 STPK互作網絡的研究
4.4.1 STPK同源性的比較
4.4.2 STPK誘餌質粒的構建
4.4.3 細菌雙雜交篩選STPK與雙組分系統(tǒng)的互作
4.4.4 細菌雙雜交篩選STPK與ABC轉運子的互作
4.4.5 STPK與雙組分和ABC轉運子系統(tǒng)互作的拓撲圖
4.4.6 STPK與雙組分系統(tǒng)陽性互作蛋白載體的構建
4.4.7 STPK與雙組分系統(tǒng)陽性互作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4.5 STPP互作網絡的研究
4.5.1 STPP誘餌質粒的構建
4.5.2 細菌雙雜交篩選STPP與雙組分系統(tǒng)的互作
4.5.3 細菌雙雜交篩選STPP與ABC轉運子的互作
4.5.4 STPP與雙組分和ABC轉運子系統(tǒng)互作的拓撲圖
5 討論與結論
5.1 討論
5.2 結論
參考文獻
附表
致謝
本文編號:3415030
【文章來源】:華中農業(yè)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文獻綜述
1.1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PK)和磷酸酶(STPP)
1.1.1 STPK和STPP的概況
1.1.2 真核生物中的STPK和STPP
1.1.3 原核生物中的STPK和STPP
1.2 豬鏈球菌2型的雙組份系統(tǒng)
1.3 豬鏈球菌2型的ABC轉運子系統(tǒng)
1.4 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
1.4.1 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的意義
1.4.2 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1.4.3 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的研究進展
1.4.4 蛋白質互作的評估
2 目的和意義
3 材料方法
3.1 菌株和質粒
3.2 主要試劑
3.3 質粒構建培養(yǎng)基、抗生素配制
3.4 細菌雙雜交篩選所需培養(yǎng)基、緩沖液配制
3.5 引物的設計和合成
3.6 誘餌質粒及網絡蛋白質粒的構建
3.6.1 以SSU05基因組為模板進行基因組擴增
3.6.2 PCR產物的純化
3.6.3 酶切反應及酶切產物的回收
3.6.4 外源片段與載體的連接
3.6.5 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
3.6.6 連接產物的轉化
3.6.7 質粒的小量提取
3.6.8 質粒的酶切鑒定
3.7 誘餌蛋白質粒與靶蛋白質粒的共轉化及選擇性培養(yǎng)
3.7.1 誘餌蛋白質粒與靶蛋白質粒的共轉化
3.7.2 誘餌蛋白質粒與靶蛋白質粒自激活檢測
3.7.3 誘餌蛋白質粒與靶蛋白質粒選擇性培養(yǎng)
3.8 PCR初步鑒定共轉結果
3.9 重組質粒的構建和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3.9.1 重組質粒的構建
3.9.2 pGEX-KG-PknB在大腸桿菌中表達和純化
3.9.3 pET-28c與宿主蛋白融合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4 結果與分析
4.1 pBT和pTRG載體的分析和改造
4.2 雙組分文庫的構建
4.2.1 雙組分文庫基因的擴增
4.2.2 雙組分文庫重組質粒的構建
4.3 ABC轉運子文庫的構建
4.3.1 ABC轉運子文庫基因的擴增
4.3.2 ABC轉運子文庫重組質粒的構建
4.4 STPK互作網絡的研究
4.4.1 STPK同源性的比較
4.4.2 STPK誘餌質粒的構建
4.4.3 細菌雙雜交篩選STPK與雙組分系統(tǒng)的互作
4.4.4 細菌雙雜交篩選STPK與ABC轉運子的互作
4.4.5 STPK與雙組分和ABC轉運子系統(tǒng)互作的拓撲圖
4.4.6 STPK與雙組分系統(tǒng)陽性互作蛋白載體的構建
4.4.7 STPK與雙組分系統(tǒng)陽性互作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4.5 STPP互作網絡的研究
4.5.1 STPP誘餌質粒的構建
4.5.2 細菌雙雜交篩選STPP與雙組分系統(tǒng)的互作
4.5.3 細菌雙雜交篩選STPP與ABC轉運子的互作
4.5.4 STPP與雙組分和ABC轉運子系統(tǒng)互作的拓撲圖
5 討論與結論
5.1 討論
5.2 結論
參考文獻
附表
致謝
本文編號:34150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4150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