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色相關miRNAs及其靶基因在不同品種、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16:14
毛色是山羊重要的經(jīng)濟性狀,同時也是識別動物品種的重要標志,對山羊毛色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有利于獲得育種目標所確定的或者市場所要求的毛色類型。miRNA是一類內(nèi)源性、單鏈小分子RNA,通過與靶基因互補配對,從而導致靶基因mRNA的降解,抑制蛋白質(zhì)的合成,最終參與機體多種生命活動。但目前這兩者之間的研究較少,本試驗旨在研究毛色相關miRNA及其靶基因在不同品種、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為探究miRNA對毛色形成的影響機制奠定基礎,為解析毛色相關miRNA在山羊被毛顏色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參考。首先,本試驗選取飼養(yǎng)在西南大學種羊場的大足黑山羊、內(nèi)蒙古絨山羊以及不同年齡階段(0月齡、2月齡、6月齡和12月齡)的大足黑山羊內(nèi)蒙古絨山羊雜交F1代山羊各6只,手術法采集其皮膚及毛發(fā)。測定不同品種、不同月齡山羊皮膚及毛發(fā)中黑色素含量以及黑色素在皮膚中的表達部位,同時利用熒光定量PCR測定miRNA及其靶基因在皮膚中的表達情況。之后利用Western20blot及免疫組化研究靶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達情況及其蛋白在皮膚中的表達部位。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大足黑山羊皮膚及毛發(fā)中黑色素含量均顯著...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常用中英文縮略詞表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動物毛色與黑色素
1.1.1 山羊毛色
1.1.2 黑色素
1.2 黑色素合成相關信號通路
1.2.1 cAMP信號通路
1.2.2 PKC信號通路
1.2.3 MAPK信號通路
1.2.4 NO信號通路
1.2.5 Wnt信號通路
1.3 黑色素合成重要基因
1.3.1 TYR
1.3.2 MITF
1.3.3 ASIP
1.4 miRNA與毛色的關系
1.4.1 miRNA
1.4.2 毛色相關miRNAs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與意義
2.2 技術路線
第3章 試驗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材料
3.1.1 試驗動物
3.1.2 實驗耗材
3.2 試驗試劑與儀器
3.2.1 主要藥品和試劑
3.2.2 主要儀器設備
3.2.3 主要試劑及其配制成分
3.3 試驗方法
3.3.1 試驗組織獲取
3.3.2 皮膚黑色素提取
3.3.3 毛發(fā)黑色素提取
3.3.4 黑色素標準曲線制作
3.3.5 黑色素染色
3.3.6 RNA提取(Trizol抽提法)
3.3.7 c DNA第一條鏈合成及q RT-PCR
3.3.8 免疫組化
3.3.9 總蛋白提取、濃度測定
3.3.10 Western Blotting
3.3.1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第4章 試驗結果與分析
4.1 不同品種、不同月齡山羊皮膚采集及其黑色素含量測定
4.1.1 山羊皮膚及羊毛采集
4.1.2 不同品種山羊皮膚及毛發(fā)黑色素含量測定
4.1.3 不同月齡山羊皮膚及毛發(fā)黑色素含量
4.1.4 不同品種山羊皮膚黑色素染色
4.1.5 不同月齡山羊皮膚黑色素染色
4.2 毛色相關miRNAs在不同品種、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2.1 毛色相關miRNAs的篩選
4.2.2 miRNA和 U6 的擴增曲線和熔解曲線
4.2.3 毛色相關miRNAs在不同品種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2.4 毛色相關miRNAs在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3 靶基因在不同品種、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3.1 miRNAs靶基因預測及篩選
4.3.2 山羊皮膚RNA完整性檢測
4.3.3 靶基因在不同品種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3.4 靶基因在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3.5 TYR、MITF蛋白質(zhì)水平表達情況
4.3.6 TYR蛋白在山羊皮膚中的表達部位
第5章 討論
5.1 山羊皮膚研磨方法
5.1.1 皮膚組織結構
5.1.2 傳統(tǒng)組織研磨方式
5.2 皮膚毛囊
5.2.1 毛囊生長規(guī)律
5.2.2 山羊毛囊周期
5.3 miRNAs在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5.3.1 miR-129-5p
5.3.2 miR-148a
5.3.3 miR-381-3p
5.3.4 miR-543-3p和 miR-544-5p
5.4 靶基因在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5.4.1 TYR
5.4.2 MITF
5.4.3 EP300
5.4.4 GSK3β、FZD
5.4.5 EDN1、PLCB
5.5 miRNAs與靶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發(fā)表論文一覽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iR-129-5p靶向調(diào)節(jié)果蠅形態(tài)同系物2基因抑制喉鱗癌細胞增殖和誘導凋亡的體外研究[J]. 許雨洲,孫占偉.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19(12)
[2]miR-148a調(diào)控DNMT1對子宮內(nèi)膜癌增殖和凋亡的影響[J]. 孫璐,吳苗苗,李靜芝,閆洪超. 徐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12)
[3]miR-129-5p通過調(diào)控PTPRZ1對乳腺癌細胞增殖和侵襲的影響[J]. 雷海鳴,李劍,王立勝.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9(12)
[4]水貂ASIP基因單倍型檢測及其皮膚組織mRNA差異表達分析[J]. 宋興超,劉琳玲,王淑明,宋姍姍,徐超,楊童奧,劉宗岳,叢波,張志明,楊福合,彭英華.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9(10)
[5]色素關鍵基因在山羊皮膚和B16-F10細胞增殖、分化階段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J]. 蔣婧,任航行,李杰,王高富,陳燦燦,付琳,張麗,劉良佳,周鵬.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9(09)
[6]不同毛色獺兔皮膚中黑色素沉積及毛囊發(fā)育規(guī)律[J]. 胡帥帥,張珉,肖葉懿,陳陽,鮑國連,吳信生. 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9(09)
[7]牦牛miR-381的靶基因預測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 周學蘭,吳曉云,梁春年,郭憲,丁學智,褚敏,王宏博,裴杰,包鵬甲,閻萍. 中國獸醫(yī)學報. 2019(08)
[8]ASIP基因第3外顯子349位點多態(tài)性與中國家驢毛色表型相關研究[J]. 蘇詠梅,朱文進,周曉,張同玉,李祥龍,吳建華. 中國畜牧雜志. 2019(07)
[9]微RNA-129-5p下調(diào)PAK5表達并調(diào)控骨肉瘤細胞增殖和凋亡[J]. 章慧,孫星星,周梅香,韓坤,田聰,甘志華,閔大六. 腫瘤. 2019(02)
[10]Mitf-M基因突變對豬耳蝸血管紋發(fā)育的影響[J]. 陳林軍,邱士偉,龍熙,陳磊,唐朝穎,塞娜,郭維維,楊仕明,韓維舉.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8(04)
博士論文
[1]陜北白絨山羊毛囊干細胞增殖分化相關miRNA的鑒定及功能研究[D]. 閆海龍.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9
[2]miR-129-5p靶向Wnt5a調(diào)控PKC/ERK/NF-κB和JNK信號通路抑制膠質(zhì)瘤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研究[D]. 李嚴.南京醫(yī)科大學 2018
[3]microRNA-5110共靶Wnt1和MLPH調(diào)控黑色素細胞內(nèi)色素沉積的作用機制研究[D]. 楊姍姍.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4]內(nèi)蒙古絨山羊胎兒期皮膚毛囊形態(tài)發(fā)生和發(fā)育規(guī)律及部分Hox基因家族成員研究[D]. 張燕軍.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蒙古馬被毛毛囊形態(tài)及周期與黑色素合成相關基因的研究[D]. 李超.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 2019
[2]豬MC1R、ASIP、TYR、TYRP1和SLC45A2基因多態(tài)性及其與毛色相關性研究[D]. 彭剛.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9
[3]菲律賓蛤仔與殼色相關microRNA的發(fā)掘和初步驗證[D]. 溫嬙.大連海洋大學 2019
[4]miR-100-5p與FGF21對羊駝黑色素細胞色素生成的調(diào)控[D]. 王瑞瑋.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5]豬肌內(nèi)脂肪差異性沉積關鍵基因鑒定及AQP3的功能研究[D]. 楊晶.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8
[6]大足黑山羊和內(nèi)蒙古絨山羊雜交F1代遺傳特征分析[D]. 張繼攀.西南大學 2018
[7]內(nèi)皮素1(EDN1)對綿羊皮膚黑色素細胞內(nèi)黑色素生成的影響[D]. 龐亞妙.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5
[8]山羊胎兒皮膚黑色素生成有關miRNA的篩選與鑒定[D]. 孫武.西南大學 2015
[9]絨山羊毛囊周期性變化與興盛期毛囊KAP13-1基因的表達[D]. 李長青.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175635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常用中英文縮略詞表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動物毛色與黑色素
1.1.1 山羊毛色
1.1.2 黑色素
1.2 黑色素合成相關信號通路
1.2.1 cAMP信號通路
1.2.2 PKC信號通路
1.2.3 MAPK信號通路
1.2.4 NO信號通路
1.2.5 Wnt信號通路
1.3 黑色素合成重要基因
1.3.1 TYR
1.3.2 MITF
1.3.3 ASIP
1.4 miRNA與毛色的關系
1.4.1 miRNA
1.4.2 毛色相關miRNAs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與意義
2.2 技術路線
第3章 試驗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材料
3.1.1 試驗動物
3.1.2 實驗耗材
3.2 試驗試劑與儀器
3.2.1 主要藥品和試劑
3.2.2 主要儀器設備
3.2.3 主要試劑及其配制成分
3.3 試驗方法
3.3.1 試驗組織獲取
3.3.2 皮膚黑色素提取
3.3.3 毛發(fā)黑色素提取
3.3.4 黑色素標準曲線制作
3.3.5 黑色素染色
3.3.6 RNA提取(Trizol抽提法)
3.3.7 c DNA第一條鏈合成及q RT-PCR
3.3.8 免疫組化
3.3.9 總蛋白提取、濃度測定
3.3.10 Western Blotting
3.3.1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第4章 試驗結果與分析
4.1 不同品種、不同月齡山羊皮膚采集及其黑色素含量測定
4.1.1 山羊皮膚及羊毛采集
4.1.2 不同品種山羊皮膚及毛發(fā)黑色素含量測定
4.1.3 不同月齡山羊皮膚及毛發(fā)黑色素含量
4.1.4 不同品種山羊皮膚黑色素染色
4.1.5 不同月齡山羊皮膚黑色素染色
4.2 毛色相關miRNAs在不同品種、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2.1 毛色相關miRNAs的篩選
4.2.2 miRNA和 U6 的擴增曲線和熔解曲線
4.2.3 毛色相關miRNAs在不同品種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2.4 毛色相關miRNAs在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3 靶基因在不同品種、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3.1 miRNAs靶基因預測及篩選
4.3.2 山羊皮膚RNA完整性檢測
4.3.3 靶基因在不同品種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3.4 靶基因在不同月齡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4.3.5 TYR、MITF蛋白質(zhì)水平表達情況
4.3.6 TYR蛋白在山羊皮膚中的表達部位
第5章 討論
5.1 山羊皮膚研磨方法
5.1.1 皮膚組織結構
5.1.2 傳統(tǒng)組織研磨方式
5.2 皮膚毛囊
5.2.1 毛囊生長規(guī)律
5.2.2 山羊毛囊周期
5.3 miRNAs在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5.3.1 miR-129-5p
5.3.2 miR-148a
5.3.3 miR-381-3p
5.3.4 miR-543-3p和 miR-544-5p
5.4 靶基因在山羊皮膚中的表達
5.4.1 TYR
5.4.2 MITF
5.4.3 EP300
5.4.4 GSK3β、FZD
5.4.5 EDN1、PLCB
5.5 miRNAs與靶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發(fā)表論文一覽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iR-129-5p靶向調(diào)節(jié)果蠅形態(tài)同系物2基因抑制喉鱗癌細胞增殖和誘導凋亡的體外研究[J]. 許雨洲,孫占偉.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19(12)
[2]miR-148a調(diào)控DNMT1對子宮內(nèi)膜癌增殖和凋亡的影響[J]. 孫璐,吳苗苗,李靜芝,閆洪超. 徐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12)
[3]miR-129-5p通過調(diào)控PTPRZ1對乳腺癌細胞增殖和侵襲的影響[J]. 雷海鳴,李劍,王立勝.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9(12)
[4]水貂ASIP基因單倍型檢測及其皮膚組織mRNA差異表達分析[J]. 宋興超,劉琳玲,王淑明,宋姍姍,徐超,楊童奧,劉宗岳,叢波,張志明,楊福合,彭英華.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9(10)
[5]色素關鍵基因在山羊皮膚和B16-F10細胞增殖、分化階段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J]. 蔣婧,任航行,李杰,王高富,陳燦燦,付琳,張麗,劉良佳,周鵬.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9(09)
[6]不同毛色獺兔皮膚中黑色素沉積及毛囊發(fā)育規(guī)律[J]. 胡帥帥,張珉,肖葉懿,陳陽,鮑國連,吳信生. 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9(09)
[7]牦牛miR-381的靶基因預測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 周學蘭,吳曉云,梁春年,郭憲,丁學智,褚敏,王宏博,裴杰,包鵬甲,閻萍. 中國獸醫(yī)學報. 2019(08)
[8]ASIP基因第3外顯子349位點多態(tài)性與中國家驢毛色表型相關研究[J]. 蘇詠梅,朱文進,周曉,張同玉,李祥龍,吳建華. 中國畜牧雜志. 2019(07)
[9]微RNA-129-5p下調(diào)PAK5表達并調(diào)控骨肉瘤細胞增殖和凋亡[J]. 章慧,孫星星,周梅香,韓坤,田聰,甘志華,閔大六. 腫瘤. 2019(02)
[10]Mitf-M基因突變對豬耳蝸血管紋發(fā)育的影響[J]. 陳林軍,邱士偉,龍熙,陳磊,唐朝穎,塞娜,郭維維,楊仕明,韓維舉.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8(04)
博士論文
[1]陜北白絨山羊毛囊干細胞增殖分化相關miRNA的鑒定及功能研究[D]. 閆海龍.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9
[2]miR-129-5p靶向Wnt5a調(diào)控PKC/ERK/NF-κB和JNK信號通路抑制膠質(zhì)瘤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研究[D]. 李嚴.南京醫(yī)科大學 2018
[3]microRNA-5110共靶Wnt1和MLPH調(diào)控黑色素細胞內(nèi)色素沉積的作用機制研究[D]. 楊姍姍.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4]內(nèi)蒙古絨山羊胎兒期皮膚毛囊形態(tài)發(fā)生和發(fā)育規(guī)律及部分Hox基因家族成員研究[D]. 張燕軍.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蒙古馬被毛毛囊形態(tài)及周期與黑色素合成相關基因的研究[D]. 李超.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 2019
[2]豬MC1R、ASIP、TYR、TYRP1和SLC45A2基因多態(tài)性及其與毛色相關性研究[D]. 彭剛.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9
[3]菲律賓蛤仔與殼色相關microRNA的發(fā)掘和初步驗證[D]. 溫嬙.大連海洋大學 2019
[4]miR-100-5p與FGF21對羊駝黑色素細胞色素生成的調(diào)控[D]. 王瑞瑋.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5]豬肌內(nèi)脂肪差異性沉積關鍵基因鑒定及AQP3的功能研究[D]. 楊晶.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8
[6]大足黑山羊和內(nèi)蒙古絨山羊雜交F1代遺傳特征分析[D]. 張繼攀.西南大學 2018
[7]內(nèi)皮素1(EDN1)對綿羊皮膚黑色素細胞內(nèi)黑色素生成的影響[D]. 龐亞妙.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5
[8]山羊胎兒皮膚黑色素生成有關miRNA的篩選與鑒定[D]. 孫武.西南大學 2015
[9]絨山羊毛囊周期性變化與興盛期毛囊KAP13-1基因的表達[D]. 李長青.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1756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1756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