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縣黑裘皮羊是甘肅省地方裘皮用綿羊品種,研究其遺傳多樣性與生產(chǎn)性狀的關聯(lián)性可以為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本研究在分析體重與體尺性狀通徑關系的基礎上,利用微衛(wèi)星標記技術,選取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FAO)推薦的24對微衛(wèi)星引物,以144只岷縣黑裘皮羊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其群體遺傳多樣性,同時利用SPSS 21.0軟件的一般線性模型對微衛(wèi)星標記與性狀的表型數(shù)據(jù)進行關聯(lián)分析。結果表明:1.岷縣黑裘皮羊12、24和36月齡各生產(chǎn)性狀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8.44%~19.89%、4.24%~8.52%和4.31%~10.62%。2.體重與體尺性狀的相關性分析得出:除12月齡胸寬與體重無顯著相關外(P0.05),其它各體尺性狀與體重均呈正相關(P0.05)。3.逐步多元回歸分析得出:12月齡岷縣黑裘皮羊體尺與體重的最優(yōu)回歸方程:Y=0.409 X_5+0.246 X_1-19.850,R~2=0.546;24月齡:Y=0.485 X_5+0.929 X_3-19.569,R~2=0.719;36月齡:Y=1.086 X_3+0.327 X_2+0.251 X_1-10.207,R~2=0.930。4.體重與體尺性狀的通徑分析得出:12和24月齡時,胸圍對體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體高和胸寬通過胸圍對體重的間接作用大于自身的直接作用;36月齡時,胸寬對體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體高通過胸寬對體重的間接作用最大。5.微衛(wèi)星遺傳多樣性分析得出:24個微衛(wèi)星位點共檢測到231個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數(shù)為9.63個;群體等位基因頻率為0.0104~0.7396,等位基因片段大小為97~285b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數(shù)為3.6540個,平均觀測雜合度為0.4839,平均期望雜合度為0.6956,平均遺傳雜合度為0.6883,平均多態(tài)信息含量為0.6527。位點MAF70等位基因數(shù)(Na=15)、有效等位基因數(shù)(Ne=8.2433)、期望雜合度(He=0.8879)和多態(tài)信息含量(PIC=0.8673)最高,位點OarFCB128觀測雜合度(Ho=0.8125)最高;位點OarAE129等位基因數(shù)(Na=4)最少,位點SRCRSP9期望雜合度(He=0.4357)、多態(tài)信息含量(PIC=0.4070)最低,位點OarFCB304觀測雜合度(Ho=0.2500)最低。所選位點中19個處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狀態(tài)。說明岷縣黑裘皮羊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強,同時這24個微衛(wèi)星位點可用于岷縣黑裘皮羊生產(chǎn)性狀的關聯(lián)分析。6.對24個微衛(wèi)星標記與生產(chǎn)性狀的關聯(lián)分析表明:21個位點分別與12、24和36月齡岷縣黑裘皮羊體重、體高、體長、胸寬、胸深和胸圍存在不同程度的關聯(lián)性(P0.5)。其中,12月齡時,與體重相關的位點有7個:DYMS1、SRCRSP9、ILSTS11、OarFCB304、OarJMP58、MAF65、MAF70;與體高相關的位點有7個:OarFCB128、OarVH72、ILSTS28、MAF214、MAF33、OarJMP29、MAF70;與體長相關的位點有3個:OarFCB193、MAF65、MAF70;與胸寬相關的位點有1個:ILSTS28;與胸深相關的位點有4個:MAF214、OarFCB304、OarJMP29、MAF209;與胸圍相關的位點有5個:ILSTS11、OarFCB193、OarJMP58、MAF65、MAF70。24月齡時,與體重相關的位點有7個:SRCRSP9、ILSTS11、MAF33、OarFCB193、OarJMP29、OarJMP58、MAF209;與體高相關的位點有4個:MCM140、OarFCB193、OarJMP58、MAF70;與體長相關的位點有4個:DYMS1、MAF214、MAF65、MAF209;與胸寬相關的位點有1個:ILSTS5;與胸深相關的位點有4個:BM8125、ILSTS5、ILSTS11、OarFCB304;與胸圍相關的位點有7個:BM8125、SRCRSP9、MCM140、OarFCB193、OarJMP29、OarJMP58、MAF209。36月齡時,與體重相關的位點有5個:OarHH47、OarVH72、OarCB226、OarFCB193、OarJMP29;與體高相關的位點有5個:OarHH47、DYMS1、SRCRSP9、MCM140、OarFCB193;與體長相關的位點有4個:OarAE129、ILSTS5、OarFCB304、MAF65;與胸寬相關的位點有6個:OarFCB128、OarVH72、BM8125、OarCB226、OarFCB193、OarFCB304;與胸深相關的位點有4個:OarAE129、OarCB226、MAF33、MAF65;與胸圍相關的位點有5個:ILSTS5、MCM140、OarFCB193、OarJMP29、MAF65。綜上所述,岷縣黑裘皮羊各體尺性狀對體重的影響隨月齡的變化而變化;同時,該群體遺傳多樣性豐富,所選位點與生產(chǎn)性狀間關聯(lián)程度較高,作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該品種的保護工作急不可待。
【學位單位】: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S826
【部分圖文】: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2019 屆碩士學位論文0.312 和 0.693;36 月齡體高、體長和胸寬對體重的直接通徑系數(shù)分別為 0.299、0.312 和0.519。說明 12 月齡時,胸圍對體重的直接作用大于體高;24 月齡時,胸圍對體重的直接作用大于胸寬;36 月齡時,胸寬對體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體長次之,體高最小。岷縣黑裘皮羊體尺與體重間的通徑關系如圖 2-1 所示。36 月齡時,體高與體長和胸寬間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 0.254 和 0.806,體長與體重的直接通徑系數(shù)為 0.312,因此,通過體長的間接通徑系數(shù)為 0.254 0.312=0.079,通過胸寬的間接通徑系數(shù)為 0.8060.519=0.418。同理計算出其它體尺對體重的通徑系數(shù),結果見表 2-5。說明 12 和 24 月齡時,體高和胸寬通過胸圍對體重的間接作用均大于自身的直接作用;36 月齡時,體高通過胸寬對體重的間接作用最大。

、 :第 、 個等位基因的頻率;n:等位基因數(shù)。(4)多態(tài)信息含量多態(tài)信息含量(PIC)是表示微衛(wèi)星位點遺傳變異程度的指標,反映多態(tài)性的高低。 11 1221212ninjiniPIC PiPiPj(公式:3-6)n:等位基因數(shù); 、 :第 、 個等位基因的頻率。3.2 結果與分析3.2.1 基因組 DNA 檢測結果將提取的基因組 DNA 用 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圖 3-1),結果顯示各泳道均有DNA 條帶,且位置基本相同,說明所提 DNA 質量較好,只是各泳道內條帶明暗程度不一,說明所提 DNA 濃度不同,為保證 PCR 擴增產(chǎn)物濃度的一致,對基因組 DNA 進行了濃度一致性調整,可用于下一步試驗。

圖 3-2 3 號個體在位點 MAF33 的檢測結果(基因型為 126/136 bp)Figure 3-2 Detection results of No.3 in loci MCM140(The genetype is 177/181圖 3-3 2 號個體在位點 OarJMP29 的檢測結果(基因型為 136/136 bp)Figure 3-3 Detection results of No.2 in loci OarJMP29(The genetype is 136/1采用 ABI-3730 基因測序儀進行毛細管電泳檢測,結果顯示,各個位點較完整,熒光強度值和片段大小均在理想范圍內。圖 3-2 為 3 號樣品在位點基因型(126/136bp),是雜合子;圖 3-3 為 2 號個體在位點 OarJMP29 的基因bp),是純合子。3.2.4 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紅林;白雅琴;張廣;汪慧紋;劉光祖;;岷縣黑裘皮羊裘皮品質研究[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9年01期
2 彭張瑞;;岷縣黑裘皮羊的品種資源及保護[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2008年19期
3 王成強;秦紅林;白雅琴;張廣;;岷縣黑裘皮羊種質資源現(xiàn)狀及保護利用措施[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7年06期
4 白雅琴;秦紅林;;岷縣黑裘皮羊種群減少和退化的原因及對策[J];甘肅畜牧獸醫(yī);2017年11期
5 白雅琴;孫國虎;張廣;汪繪紋;;不同月齡岷縣黑裘皮羊的生理生化指標測定[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8年05期
6 王成強;白雅琴;秦紅林;張廣;;放牧補飼條件下岷縣黑裘皮羊飼養(yǎng)效果觀察[J];甘肅畜牧獸醫(yī);2017年09期
7 陳俊;;岷縣黑裘皮羊冬季常見病的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1年02期
8 吳霞明;;岷縣黑裘皮羊產(chǎn)肉性能及肉品質研究[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9年02期
9 胡彥云;;岷縣黑裘皮羊養(yǎng)殖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J];甘肅畜牧獸醫(yī);2015年10期
10 安繼忠;王俊賢;張勃;;岷縣黑裘皮羊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fā)利用探討[J];中國草食動物;2010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瑞;岷縣黑裘皮羊微衛(wèi)星多樣性與生產(chǎn)性狀的關聯(lián)分析[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9年
2 馮若飛;天祝白牦牛、岷縣黑裘皮羊成纖維細胞庫的構建[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
28780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87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