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對仔豬腸道微生物的影響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ntibiotic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green antibiotic substitute additives in the future. Six 30-day-old ovariectomized boa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al diet group (without antibiotics) and antibiotic group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0.12% compound antibiotics). There were 3 replicates in each group and 1 pig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is 35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 in antibiotic group was more abundant than that in basal diet group. The ratio of (Firmicute) / (Bacteroidetes) (F / B in antibiotic group was higher, so the addition of antibiotics was beneficial to the storage of fat in pigle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testinal microbes, antibiotics may prevent diseases by promoting L7AE11Flexis pirae, faeces, (Coprococcus), (Mitsuokella), (Megasphaera), (Faecalibacterium), and so on. Increasing survival rate and promoting growth; Using PICRUSt for functional prediction, antibiot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ipid biosynthesis proteins, methane metabolism, transporter, transcription factors, transcriptional mechanisms, RNA transport and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It can be seen that antibiotics can accelerate the storage of fat in piglets, accelerate the degradation of crude fiber in weaned piglets,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and thus play a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s by regulating intestinal microbes of piglets, accelerating the storage of fat in piglets, and accelerating the degradation of crude fiber in weaned piglets. Increase survival rate and promote growth and so on.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太倉市金諸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江蘇徐淮地區(qū)淮陰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基金】:江蘇省普通高校學術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KYZZ16_0495) 江蘇省農業(yè)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資金項目(CX(16)1003) 江蘇省蘇北科技專項(BN2016078,BN2016095)
【分類號】:S828.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曾明富;;抗生素在獸醫(yī)臨床上的科學使用[J];鄉(xiāng)村科技;2016年18期
2 姬玉嬌;祝倩;耿梅梅;陳聞;印遇龍;孔祥峰;;高、低營養(yǎng)水平飼糧對環(huán)江香豬結腸菌群結構及代謝物的影響[J];微生物學通報;2016年07期
3 史自濤;姚焰礎;江山;肖融;劉作華;楊飛云;董國忠;郭致君;;糞腸球菌替代抗生素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腹瀉率、血液生化指標和免疫器官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5年06期
4 張路寒;韓冶;;淺談畜禽糞便污染的危害與處理[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0年06期
5 李同洲,臧素敏,李德發(fā);飼用抗生素對仔豬腸道菌群及腸道物質代謝影響的研究[J];飼料研究;1999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晶;飼料果膠對瘤胃微生物菌群結構和微生物蛋白合成影響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2 仝佳;產(chǎn)丙酮酸棒狀桿菌的發(fā)現(xiàn)、生物學特性及應用性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3 郭秀蘭;豬腸道硬壁菌門和擬桿菌門數(shù)量的檢測及其相對豐度與脂肪沉積的相關性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房正國;不同脂肪來源的日糧對仔豬腸道發(fā)育及腸道微生物區(qū)系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2年
2 劉威;一株豬源性乳酸利用、丁酸產(chǎn)生菌的分離和鑒定及其體外代謝特性的初步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穎;王海斌;周剛;霍永久;董麗;王海飛;包文斌;喻禮懷;;抗生素對仔豬腸道微生物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7年08期
2 尹偉齊;曹秀芹;張達飛;;豬糞流變特性及基于黏度曲線的反應器死區(qū)研究[J];中國沼氣;2017年03期
3 徐文倩;董紅敏;陳永杏;尚斌;陶秀萍;張萬欽;;含固率和接種比對豬糞中溫厭氧消化特性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氣象;2017年05期
4 史超;王玨;朱益志;牛青燕;汪晶;;早期補飼代乳料對哺乳仔豬斷奶后腹瀉率、結腸菌群及其代謝產(chǎn)物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yī);2017年05期
5 李華偉;孔祥峰;祝倩;蘇家宜;印遇龍;吳靈英;;圍產(chǎn)期飼糧添加發(fā)酵中藥渣對母豬糞便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的影響[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7年04期
6 陳振;謝全喜;亓秀曄;周振金;于佳民;徐海燕;谷巍;;復合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胃腸道pH和免疫器官指數(shù)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7年04期
7 謝全喜;亓秀曄;陳振;于佳民;徐海燕;谷巍;;復合微生態(tài)制劑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腹瀉率、免疫性能和腸道菌群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7年03期
8 劉松;董曉芳;佟建明;鮑延娥;王志紅;;飼糧添加糞腸球菌對蛋雞生產(chǎn)性能、蛋品質、脂質代謝和腸道微生物數(shù)量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7年01期
9 于會民;王瑞生;陳寶江;范志影;王吉峰;;葡萄糖氧化酶及糞腸球菌對肉仔雞生長性能、血液抗氧化指標及養(yǎng)分表觀消化率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6年23期
10 許飛龍;褚青坡;李會智;李源;梁婷婷;付玲玲;周波;;酵母細胞壁多糖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yī);2016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婷婷;稀土元素鑭、鈰、鐠對體外瘤胃發(fā)酵、甲烷生成及微生物區(qū)系的影響[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鄭紅艾;硫化礦生物浸出過程的氧化機理及生物多樣性研究[D];東華大學;2015年
3 楊偉平;藏豬腸道細菌群落組成與纖維素分解菌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4 趙旭;丁酸梭菌對肉雞脂肪代謝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丹丹;斷奶仔豬代謝葡萄糖適宜需要量的研究[D];武漢輕工大學;2016年
2 宋昕;丁酸梭菌與唾液乳桿菌對小鼠血液及腸道的影響[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6年
3 沈雯;瘤胃pH下乳酸作為枯草芽孢桿菌可利用碳源的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年
4 李晨博;植物乳桿菌和干酪乳桿菌對仔豬生長相關指標及其腸道微生物菌群多樣性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4年
5 魏清甜;糞腸球菌替代飼用抗生素對保育仔豬生產(chǎn)、免疫、腸道發(fā)育及腸道微生物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4年
6 黃陽;日糧不同油脂來源及使用量對仔豬和小鼠生長性能、血脂指標和肝臟膽固醇代謝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4年
7 謝飛;健康與腹瀉仔豬糞樣菌群的比較及豬源腸道丁酸產(chǎn)生菌的分離[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袁曉陽;中國傳統(tǒng)食品——臭冬瓜的發(fā)酵技術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迎春;;獸醫(yī)臨床抗生素的合理應用[J];甘肅畜牧獸醫(yī);2016年13期
2 劉森權;;獸醫(yī)臨床對抗生素的規(guī)范使用[J];當代畜牧;2016年05期
3 邊青春;張井泉;;抗生素在獸醫(yī)臨床上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當代畜牧;2015年29期
4 耿梅梅;許麗衛(wèi);袁紅朝;王久榮;孔祥峰;王敏;;氣相色譜法測定豬結腸內容物中短鏈脂肪酸含量[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年06期
5 葛婷;慕春龍;朱偉云;;人腸道產(chǎn)甲烷菌與腸道健康[J];微生物學報;2015年06期
6 許麗衛(wèi);耿梅梅;張麗萍;袁紅朝;孔祥峰;王久榮;;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仔豬結腸內容物生物胺含量[J];營養(yǎng)學報;2014年01期
7 周盟;張乃鋒;董曉麗;王黎文;屠焰;紀守坤;張立霞;崔祥;樓燦;刁其玉;;益生菌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免疫器官指數(shù)及胃腸道pH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4年02期
8 王永;楊維仁;張桂國;;飼糧中添加屎腸球菌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腸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3年05期
9 孔祥峰;;結腸微生物氮代謝與機體健康研究進展[J];飼料與畜牧;2013年04期
10 侯玉潔;徐俊;蘇衍菁;趙國琦;邵辰旭;錢金花;;體外法研究FNDF、NFC濃度相同的不同粗飼料來源日糧對瘤胃發(fā)酵、纖維消化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響[J];中國奶牛;201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麗萍;不同品種豬腸道微生物與體脂、ANGPTL4基因關系的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鄒芳;不同種類脂肪對大鼠生長性能及微生態(tài)效應的影響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9年
2 冷董碧;不同來源油脂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7年
3 謝鐵牛;不同豆油添加量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臧建軍 ,車向榮,岳文斌;豬禽腸道微生物調控的研究[J];中國飼料;2002年16期
2 馮霞,殷幼平,王中康;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動物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5年03期
3 徐恒;劉蓓一;Jussi Vaahtovuo;;微生物平衡指數(shù)——腸道微生物[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08年02期
4 孫笑非;孫冬巖;王文娟;李超;孫鳴;;豬腸道微生物定植規(guī)律和生理功能[J];飼料研究;2011年09期
5 Michael Ganzle;;豬腸道微生物的日糧調節(jié)方案[J];中國豬業(yè);2012年07期
6 孟和;;雞腸道微生物隨宿主基因組而改變[J];中國家禽;2013年08期
7 奚曉琦;王加啟;鄧露芳;李旦;卜登攀;魏宏陽;;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動物腸道微生物定量中的應用[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8年12期
8 倪江;楊維仁;;腸道微生物與宿主代謝關系的研究進展[J];飼料博覽;2012年07期
9 孟和;;動物腸道微生物具有宿主數(shù)量性狀特點[J];中國家禽;2014年07期
10 凌育q,
本文編號:23431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34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