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培養(yǎng)與傳統(tǒng)工藝兩種方法制備豬口蹄疫疫苗的質量比較
本文選題:口蹄疫 + 疫苗; 參考:《中國獸醫(yī)雜志》2017年02期
【摘要】:為比較懸浮培養(yǎng)與轉瓶培養(yǎng)生產(chǎn)的豬口蹄疫疫苗的質量,通過病毒含量測定、滅活檢驗、內(nèi)毒素含量測定、成品理化性狀、無菌檢驗、安全檢驗、效力檢驗等方面開展試驗,以比較兩種工藝的優(yōu)缺點。根據(jù)試驗結果得出,經(jīng)細胞懸浮培養(yǎng)后獲得的病毒含量、制備疫苗效價都有明顯提高,中間產(chǎn)品內(nèi)毒素含量值有大幅降低,在實際接種動物后,會大大降低副反應發(fā)生率,同時疫苗的免疫效價以及持續(xù)期均會有所升高。表明,懸浮培養(yǎng)工藝的疫苗質量高于轉瓶培養(yǎng)工藝。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pig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accine produced by suspension culture and vase cultur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test of virus content, inactivation test, determination of endotoxin cont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inished products, aseptic test, safety test, efficacy test and so on, to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processes. The content of the virus, the potency of the vaccine prepared and the value of the endotoxin in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s decreased greatly. After the actual inoculation of the animals, the incidence of the side effects would be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immune titer and duration of the vaccine would be increased. It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vaccine in the suspension culture proces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vase culture.
【作者單位】: 包頭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S859.79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小六,陳超,李艷梅,石洪凌,王紅美;除蟲菊細胞的懸浮培養(yǎng)[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5年01期
2 楊金水,李美華,蔡以欣;雜交水稻的懸浮培養(yǎng)及細胞分化變異的研究[J];遺傳學報;1979年01期
3 王德強,王曉玲;銀杏細胞的懸浮培養(yǎng)研究[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05年03期
4 肖瀟;唐琳;賈勇炯;陳放;;懸浮培養(yǎng)促進梔子再生的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5 修景潤;廉美蘭;樸成日;李慧娟;樸炫春;;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對懸浮培養(yǎng)人參細胞生長和皂苷合成的影響[J];延邊大學農(nóng)學學報;2011年02期
6 孟玉玲,賈敬芬;中麻黃懸浮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J];西北植物學報;1995年05期
7 周亞競,張志芳,何家祿;家蠶懸浮培養(yǎng)細胞系的建立及懸浮培養(yǎng)[J];蠶業(yè)科學;2000年01期
8 胡博然,徐文彪,馬峰旺;枸杞胚細胞懸浮培養(yǎng)系統(tǒng)建立的研究[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9 高艷嬌;孫虎;宋洪濤;;不同化學因子對長春花懸浮培養(yǎng)的研究[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年06期
10 劉天倫,賈勇炯,高茂國,,林成鑫;水稻花粉懸浮培養(yǎng)及其在育種上的應用[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文慶;王建超;劉華杰;高飛;張韌;;懸浮培養(yǎng)工藝與轉瓶培養(yǎng)工藝的比較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生物制品學分會中國微生物學會獸醫(yī)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第三屆中國獸藥大會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劉天倫;賈勇炯;高茂國;林成鑫;;關于水稻花粉的懸浮培養(yǎng)[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2年
3 張韌;秦玉明;陳文慶;劉華杰;王建超;高飛;;懸浮培養(yǎng)技術在生物制藥中的應用和展望[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生物制品學分會中國微生物學會獸醫(yī)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第三屆中國獸藥大會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甘明哲;陳立桅;;用于微生物懸浮培養(yǎng)的多通道微流控芯片[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3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5 魏琴;王麗;傅體華;周黎軍;;油樟懸浮培養(yǎng)及次生代謝產(chǎn)物研究[A];2009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細胞生物學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蔡海波;遲占有;譚文松;;用攪拌式生物反應器懸浮培養(yǎng)臍血造血細胞[A];第一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4年
7 吳祥甫;馬孔萱;;用微囊化懸浮培養(yǎng)技術生產(chǎn)牛布魯氏桿菌單克隆抗體初步研究[A];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8 孫大業(yè);邊艷青;;胞外鈣調素對白芷原生質體壁再生與細胞分裂的影響[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2年
9 張允剛;郭小丁;;大蒜懸浮培養(yǎng)及有效植株再生[A];全國作物細胞工程與分子技術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錢雪艷;郭東全;楊向東;趙桂蘭;;大豆體細胞胚性愈傷懸浮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及超聲介導遺傳轉化的研究[A];全國植物分子育種研討會摘要集[C];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丹;人參發(fā)狀根懸浮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及發(fā)酵動力學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2 劉曉琴;虎杖懸浮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及次生代謝調控的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6年
3 劉菲;喜樹懸浮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及喜樹堿含量的調控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杜曉映;葡萄細胞的懸浮培養(yǎng)及誘導子對懸浮細胞多酚產(chǎn)量影響的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5 杜潔;懸浮培養(yǎng)發(fā)菜胞外多糖生物活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8356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183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