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遺傳多樣性與起源分化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 馬 起源 馴化 遺傳多樣性 線粒體DNA 出處:《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7年1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動植物馴化是現(xiàn)代社會的創(chuàng)新,因此研究種群起源對理解文明變遷有著重要意義。馬在交通和戰(zhàn)爭領域中的突出作用在很多情況改變著社會環(huán)境。根據(jù)考古資料和毛色資料表明,馬最早可能在5 000年前歐亞大陸被馴化,同時也有線粒體DNA數(shù)據(jù)說明馬有多個母系起源。馬的馴化事件并不是一個單一的離散事件,這不能排除馬在中國馴化的可能性。中國馬起源問題現(xiàn)在有兩種解釋:可能是在歐亞大陸被馴化后蔓延到我國北方的鄰國;以及中國本土的野馬被馴化,中國可能是馬起源地之一。但是,關于馬的馴化問題目前還沒有準確解釋。為了弄清楚中國馬的起源,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中國馬和外國馬之間的關系。
[Abstract]:Domestic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is an innovation in modern societ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origi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of civilization. The prominent role of horse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and war has change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many cases. Horses may have been domesticated in Eurasia before 5000, and mitochondrial DNA data indicate that horses have multiple matriarchal origins. Horse domestication is not a single discrete event. This can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horses being domesticated in China. There are now two explan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Chinese horses: it may have spread to our northern neighbours after the acclimation of Eurasia;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wild horses in China, China may be one of the origin of the horse. However,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horse has not been accurately explain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hors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orses.
【作者單位】: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云南省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560617)
【分類號】:S821
【正文快照】: 重點實驗室,昆明650201)動植物的馴化是現(xiàn)代社會出現(xiàn)的創(chuàng)新,因此種群起源的研究對理解文明變遷有著重要意義。在早期的馴養(yǎng)動物中,狗和馬是兩種最為重要的動物[1]。馬作為古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即便如此,現(xiàn)代馬的起源和歷史并不是非常明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寬維;“我國家禽遺傳多樣性研究”前景誘人[J];中國家禽;2003年02期
2 黃耀江;許宙;周文化;劉越;馮金朝;;雞的遺傳多樣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7年05期
3 ;商業(yè)養(yǎng)殖減少了雞的遺傳多樣性[J];北方牧業(yè);2008年21期
4 ;商業(yè)養(yǎng)殖減少了雞的遺傳多樣性[J];中國家禽;2008年21期
5 馬靜;安永平;王彩芬;張文銀;;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1期
6 田駿;;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J];草業(yè)與畜牧;2012年10期
7 徐崇榮;牦牛品種及遺傳多樣性利用[J];畜禽業(yè);1998年05期
8 孫超,杜森有,龍火生;家畜遺傳多樣性及其檢測方法[J];黃牛雜志;1999年03期
9 何大乾;中國家禽遺傳多樣性的保存和利用[J];中國禽業(yè)導刊;2000年04期
10 歐江濤,鐘金城,白文林,趙素君;中國牦牛的遺傳多樣性[J];黃牛雜志;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揚;陳陽;李欣鈺;喬娜;段修軍;董飚;徐琪;陳國宏;;我國部分地方鴨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禽學分會第九次代表會議暨第十六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3年
2 李杰;黎立光;黃平先;李霞;;警用犬種遺傳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及其技術應用[A];第十一次全國養(yǎng)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蘇瑛;陳國宏;龍瑞軍;劉忠慧;包文斌;萬江紅;;我國肉用及部分兼用型鴨品種遺傳多樣性和系統(tǒng)發(fā)生關系分析[A];第十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慧芳;楊寧;馬月輝;湯青萍;屠云潔;陳寬維;;中國地方鴨品種資源的分子遺傳多樣性[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劉雙;楊煥民;吳秀芬;唐峰;;利用微衛(wèi)星標記分析6個品種鵝的遺傳多樣性[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6 黃種彬;鐘志新;高輝;李慧芳;;福建4個家鴨品種的分子遺傳多樣性[A];2009中國肉鴨產(chǎn)業(yè)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馬長書;葉俊華;楊前勇;馬巍;楊利國;;應用AFLP分析國內7個警用犬種的遺傳多樣性[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養(yǎng)犬學分會第十二次全國養(yǎng)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何超;聶慶華;張細權;;用Z染色體SNP標記分析雞的遺傳多樣性[A];第十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虞德兵;杜文興;王利剛;馬杰;劉紅林;;應用微衛(wèi)星DNA標記分析中國部分地方鵝種的遺傳多樣性[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4學術年會暨第五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10 常國斌;王存波;王克華;李尚民;竇套存;胡雪萍;洪軍;張穎;陳國宏;;基于IL-1β基因的不同雞種遺傳多樣性和遺傳分化研究[A];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卞晨光;保護家畜遺傳多樣性刻不容緩[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12年
2 張桂香;中國地方水牛的遺傳多樣性[N];農(nóng)民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文婷;基于全基因組SNP對豬品種分子種質特性挖掘與保護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2 龍繼蓉;中國家兔遺傳多樣性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3 張揚;我國部分地方鴨品種遺傳多樣性與群體結構分析[D];揚州大學;2014年
4 毛永江;中國牛亞科家畜六個群體遺傳多樣性與遺傳分化及其統(tǒng)計方法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5 李慧芳;中國地方家鴨品種的分子遺傳多樣性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6 郝家勝;鵝的部分品種和有關野雁的分子系統(tǒng)學和遺傳多樣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1997年
7 何大乾;中國主要地方鴨種線粒體DNA部分序列的遺傳多樣性及其起源進化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欽;水牛、牦牛及馬Y染色體分子遺傳多樣性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張鵬飛;內蒙古沙蔥螢葉甲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分化[D];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3 劉洋;優(yōu)質雞ALV-B/D/E受體基因tvb遺傳多樣性分析及其突變位點的功能驗證[D];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4 高杰;昌臺牦牛遺傳多樣性蛋白和基因水平的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4年
5 蘇銳;中國家馬的遺傳多樣性與母系起源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6 杜宏;應用微衛(wèi)星標記分析我國西南地區(qū)12個地方特色雞群體的遺傳多樣性[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7 姜偉;萊蕪豬肉質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及遺傳多樣性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8 曾盛誠;利用20個微衛(wèi)星標記分析國內外11個雞群體的遺傳多樣性[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9年
9 張福平;貴州四品系(群)矮腳雞遺傳多樣性的研究[D];貴州大學;2006年
10 榮敏;利用微衛(wèi)星標記分析中國家兔的遺傳多樣性[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6年
,本文編號:14556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145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