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桿菌KF1對奶牛乳房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機制
本文關鍵詞:植物乳桿菌KF1對奶牛乳房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機制
更多相關文章: 植物乳桿菌KF 奶牛乳房炎 金黃色葡萄球菌 抑菌
【摘要】:從開菲爾奶中篩選出一株具有強抑菌活性的乳酸菌KF1,經16S rDNA測序鑒定為植物乳桿菌。排除有機酸、過氧化氫的干擾試驗,通過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水解試驗,證明該菌株產生的抑菌活性物質具有蛋白質性質,是一種細菌素。該細菌素在pH值2~4范圍內抑菌效果穩(wěn)定,當pH值達到8時,抑菌活性完全喪失;在121℃處理60 min后,仍保留約68%的活性,穩(wěn)定性較好。抑菌譜試驗表明,KF1細菌素對13株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對無乳鏈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的抑菌作用最強,抑菌直徑大于18 mm,抑制效果優(yōu)于G 菌。通過研究KF1細菌素對菌體細胞壁、細胞膜通透性的影響,揭示其抑菌機制為膜孔道滲漏機制。另外,本文還發(fā)現KF1細菌素對多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主要的毒力因子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顯示其在奶牛乳房炎預防、治療方面的應用前景。
【作者單位】: 山西省生態(tài)畜牧與環(huán)境獸醫(yī)學重點實驗室山西農業(yè)大學;山西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D12B06)
【分類號】:S858.23
【正文快照】: 乳房炎,是奶牛養(yǎng)殖業(yè)中最常見,經濟損失最大的一種危害性疾病,目前尚未有非常有效的疫苗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預防和治療,主要策略還是使用抗生素。然而抗生素治療卻帶來了諸如細菌耐藥性增加,抗生素殘留,抗性基因污染,乳品和公共食品安全、衛(wèi)生等諸多問題[1]。由此,更多的科學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利,李金勇,牛金剛;自制簡易牛乳導管治療奶牛乳房炎[J];中國奶牛;2000年06期
2 李有業(yè);奶牛乳房炎的高頻電磁波療法[J];當代畜牧;2000年05期
3 古興忠;奶牛乳房炎防治[J];甘肅畜牧獸醫(yī);2000年04期
4 辛宏量,劉子剛,張新慧,母洪生;奶牛乳房炎的治療體會[J];黑龍江畜牧科技;2000年01期
5 ;在臨產階段飼喂大劑量維生素E對奶牛乳房炎的效果[J];河南畜牧獸醫(yī);2000年03期
6 陳建三,李俊凡,李建波;預防奶牛乳房炎的綜合措施[J];河南畜牧獸醫(yī);2000年06期
7 盧利,李金勇,牛金剛;自制簡易牛乳導管治療奶牛乳房炎[J];農村實用工程技術;2000年08期
8 劉忠琛,李加香;如何防治奶牛乳房炎[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00年09期
9 彭中山;“穿心蓮”注射液治療奶牛乳房炎[J];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2000年03期
10 石傳林,李華芬,張恒信;藥乳炎消油劑治療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觀察[J];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宏勝;郁杰;羅金印;李新圃;徐繼英;嚴作廷;李世宏;陳化奇;;奶牛乳房炎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內科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崔群維;王根林;;奶牛乳房炎分子水平診斷的研究進展[A];中國牛業(yè)健康發(fā)展與科技創(chuàng)新——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第七屆養(yǎng)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孫英峰;丁伯良;;奶牛乳房炎的血液學變化[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病理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物病理生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陳建國;趙雅心;劉東明;胡長敏;丁明星;;腫瘤壞死因子α及其受體在奶牛乳房炎抗感染作用的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產科學分會第五屆全體會議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劉修權;高健;韓博;;奶牛乳房炎檢測技術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第二屆中國獸醫(yī)臨床大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張久榮;;防治夏季奶牛乳房炎的新方法[A];“科技進步推進畜牧業(yè)現代化”科技論文集[C];2011年
7 馬,
本文編號:13022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130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