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本文關鍵詞: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摘要】:目的總結和分析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解決思路。方法采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對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從整體到局部進行現狀、問題和原因的分析。結果通過分析艾滋病防治各領域的工作現狀,明確了主要問題,包括部門和機構的具體工作內容不清晰、基層機構的作用未充分發(fā)揮、疾控機構的人員數量少、防艾人員工作負荷重、艾滋病病人的醫(y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定點醫(yī)療制度存在缺陷、社會組織未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等。結論在分析主要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思路,包括:明確機構任務、加強隊伍建設、健全艾滋病診療服務體系、完善抗病毒治療藥品管理體制、發(fā)揮非政府組織的積極作用、完善醫(yī)保政策、完善考核機制等。
【作者單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關鍵詞】: 艾滋病 防治體系 問題 解決思路
【分類號】:R512.91
【正文快照】: 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我們國家已經建立了比較健全的艾滋病防治體系,開展了大量的防治工作,對艾滋病預防傳播和降低死亡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吨袊糁婆c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在減少新發(fā)感染、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標。隨著疫情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徐鵬;李彥奇;莊鳴華;傅潔;曾剛;劉康邁;呂繁;;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參與城市基層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保障機制研究[J];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靜;王們;辛美哲;;大中城市推行社區(qū)艾滋病防治網絡教育體系的可行性[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3年03期
2 馬海玲;譚紅專;李時習;;社會組織參與中蓋艾滋病項目的實踐[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4年01期
3 郭彪;彪巍;秦俠;陳任;馬穎;鄧子煜;胡志;;艾滋病防治與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協(xié)調發(fā)展的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年09期
4 陳培厚;陳曦;呂繁;鄭軍;張鐵坤;鄒長寶;;以社區(qū)為基礎開展流動人口艾滋病預防干預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年08期
5 馬福昌;徐鵬;張大鵬;孟思寧;琚臘紅;馬麗萍;呂繁;;基于作業(yè)成本法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艾滋病防治人力配置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年28期
6 朱小玲;歐陽琳;周穎;方旭東;;重慶市巴南區(qū)“三位一體”艾滋病綜合防治模式探討[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3年08期
7 馬福昌;徐鵬;蔣慧惠;張大鵬;孟思寧;曾剛;何慧婧;辛倩倩;呂繁;;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艾滋病防治相關人員工作支持度研究[J];醫(yī)學與社會;2013年09期
8 馬福昌;張大鵬;孟思寧;徐鵬;曾剛;蔣慧惠;何慧婧;辛倩倩;呂繁;;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艾滋病防治對象對HIV檢測接受意愿調查[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3年12期
9 馬麗萍;徐鵬;馬福昌;蔣慧惠;張大鵬;孟思寧;曾剛;琚臘紅;何慧婧;陳琬瑩;呂繁;;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員的艾滋病知識和歧視態(tài)度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4年08期
10 肖夏;陳任;胡富勇;胡志;秦俠;;對艾滋病防治工作與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結合的思考[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4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紅;徐鐘渭;項珍;徐陸妹;;杭州市蕭山區(qū)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網絡建設效果評價[J];疾病監(jiān)測;2008年02期
2 丁賢彬;易輝容;潘傳波;鄭建瓊;曾藝;王豫林;;以社區(qū)為基礎的流動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預模式探討[J];疾病控制雜志;2007年01期
3 王瑾;;浦東新區(qū)AIDS健康促進社區(qū)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6年04期
4 張建波;馬素蓉;陳康文;秦海平;周旭英;李慶玲;艾桂芹;揚玲;揚雕;;以家庭為基礎 社區(qū)為依托 醫(yī)療機構為專業(yè)指導的ART治療模式[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年01期
5 徐鵬;陳曦;林鵬;欒榮生;劉偉;馮鐵建;張巧利;曾剛;劉康邁;呂繁;;多部門協(xié)作開展流動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問題和策略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年03期
6 薛文娟;王明旭;張平川;;國外艾滋病社區(qū)支持模式的比較分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7年03期
7 薛文娟;王明旭;張平川;;英國艾滋病社區(qū)支持模式探討與分析[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8年02期
8 張瑩,劉朝杰,裴麗昆;澳大利亞社區(qū)性病艾滋病防治考察[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3年S1期
9 徐鵬;王文杰;陳曦;欒榮生;劉偉;林鵬;張巧利;曾剛;劉康邁;呂繁;;我國部分地區(qū)流動人口艾滋病預防控制狀況分析[J];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2009年02期
10 寧艷;徐鵬;孫梅;呂繁;;流動人口艾滋病預防控制的PRECEDE模式分析[J];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2009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利軍,樊紅光,尹曉靜;健康教育是預防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J];中國健康教育;2000年01期
2 王書梅,崔紅偉,呂銀妹,姚建康,蔡明媚;青少年與成年人艾滋病知、信、行對照研究及干預措施探討[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0年03期
3 劉偉,安云東,沈凌,譚義昆,何瑞東,白仲才,嚴曉勇;云南省元磨公路筑路工人預防艾滋病調查與實踐[J];衛(wèi)生軟科學;2002年05期
4 郭繼文,楊天泉,楊錦瑜,易載恩,王云生;縣級區(qū)域性艾滋病預防控制的策略與經驗[J];衛(wèi)生軟科學;2002年05期
5 羅秉森,王萍;艾滋病對公安工作的挑戰(zhàn)與應對(摘要)[J];衛(wèi)生軟科學;2002年05期
6 ;不讓AIDS冒頭[J];中國處方藥;2002年07期
7 朱碧華,朱鳳娟,陳雪萍;杭州市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評價[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2年04期
8 王剛;衛(wèi)校學生對艾滋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態(tài)度淺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3年08期
9 朱廣榮,季成葉,宋逸,張兵;關于社區(qū)流動青少年預防艾滋病知識與態(tài)度的定性研究[J];中國校醫(yī);2003年02期
10 仇勇 ,崔鵬,夏襄蓉;生者與死者——艾滋病在中國的現實與未來[J];商務周刊;2003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戝民;;艾滋病[A];全國關心婦女兒童健康工程啟動大會論文集[C];2003年
2 陸敏;韓萍;;25例艾滋病流行特點分析[A];2004年浙江省傳染病、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楊頌平;祝平燕;;婦女艾滋病與性網絡[A];湖北省性學會第二屆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侯家祥;;試論健康教育在預防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及其策略[A];山東預防醫(yī)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萬紅玲;胡淑華;;全社會了解艾滋病關心艾滋病患者 才能控制艾滋病傳播[A];2007年“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6 虞建鋒;陳國華;潘秋芬;沈雪飛;王克洲;;慈溪市艾滋病流行特征與防治對策[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學術年會暨2007年當代浙學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虞建鋒;虞建強;;艾滋病對慈溪市公安工作的影響及對策探討[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學術年會暨2007年當代浙學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高瑞鍰;張金儒;;健康教育是控制艾滋病的最佳途徑[A];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甘肅省針灸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白春玉;關U,
本文編號:8407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84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