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HAART的時機探討
本文關鍵詞:艾滋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HAART的時機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艾滋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的合適時機。方法回顧性分析103例艾滋病合并乙肝患者的隨訪資料,統(tǒng)計分析患者抗病毒治療3年的療效。結果 HAART治療3年后,90%的患者HBV DNA和HIV RNA均低于檢測下限。多因素分析提示ART時機影響艾滋病合并乙肝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P0.05),進一步K-M生存分析結果顯示:早期開始ART的患者的生存時間明顯高于中晚期才開始ART的患者(P0.05)。結論在合并HBV的艾滋病患者中,應早期開始HAART,但因此類患者使用含替諾福韋酯片方案,需注意監(jiān)測腎功能情況。
【作者單位】: 廣西柳州市人民醫(yī)院感染病科;
【關鍵詞】: 慢性乙肝 艾滋病 HARRT CD+T細胞
【基金】: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自籌經(jīng)費科研課題(編號:Z2014548,Z2014410) 廣西柳州市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fā)計劃項目(編號:2011J0302021) 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3GXNSFAA019213)
【分類號】:R512.91;R512.62
【正文快照】: 隨著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廣泛應用,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病死率和機會性感染等合并癥已明顯減少,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然而,HIV與HBV有相似的傳播途徑,高達90%的HIV感染者至少具有1項以前暴露于HBV的血清學標志物,大約1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培鑫,黃曉磊;苷必妥、乙肝寶治療小兒慢性乙肝療效觀察[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0年04期
2 唐國園;淺析慢性乙肝患者的心態(tài)及防治[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1年05期
3 褚宏勛;肝泰寶治療慢性乙肝療效觀察[J];中原醫(yī)刊;2001年07期
4 吳瑪琳;慢性乙肝患者血液粘度的觀察[J];臨床醫(yī)學;2001年09期
5 劉國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乙肝的若干具體問題[J];陜西中醫(yī)函授;2002年01期
6 趙軍燕,王華,耿雪梅;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要點[J];山東醫(yī)藥;2004年23期
7 張晶;慢性乙肝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4年10期
8 張迎福;慢性乙肝復發(fā)原因與對策[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4年08期
9 Van Der Molen R.G.,Sprengers D. ,Binda R.S. ,樊菁;慢性乙肝患者髓樣與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功能障礙[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胃腸病學分冊);2005年02期
10 范錫偉,李云峰,文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乙肝86例[J];臨床醫(yī)學;2005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德?lián)P;;慢性乙肝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探討[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2 于春靈;金紅梅;于克俊;;陽春療法治療慢性乙肝210例[A];第十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王德?lián)P;;慢性乙肝今日診療[A];2004年浙江省傳染病、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蔡潔;劉志聰;滕淑琴;胡國梁;童建卿;蔣國法;王瑞權;;慢性乙肝肝內病變二維及三維超聲顯像探討[A];2005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5 Joseph Sung;;慢性乙肝的循證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6 張元奎;;以《防治指南》為平臺 規(guī)范慢性乙肝臨床[A];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肝病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年會暨慢性乙型肝炎診治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周曉玲;謝勝;侯秋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乙肝的若干思考[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2年
8 張永華;;中醫(yī)在慢性乙肝治療中的優(yōu)勢及策略[A];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肝病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暨肝病新進展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9 葉振昊;黃穗平;;轉化生長因子β1對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樹突狀細胞的抑制作用及黃芪多糖對其的反向調節(jié)[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二十二屆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暨2010年脾胃病診療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0年
10 余吉仙;駱欣;陳公英;黃勁松;朱雄鷹;劉煒;;派羅欣治療慢性乙肝20例臨床分析[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遼寧 主任醫(yī)師 王振坤;慢性乙肝需要終身監(jiān)測[N];家庭醫(yī)生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于娟;治療慢性乙肝要有信心講科學[N];中國醫(yī)藥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余海蓉 實習生 楊橋 通訊員 王召欽;慢性乙肝患者要防八大誤區(qū)[N];深圳特區(qū)報;2005年
4 王國瑋;慢性乙肝患者如何自我調養(yǎng)[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5 蘇崇鰲;“希望家園”給慢性乙肝患者更多關懷[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6 遼寧 王振坤 (主任醫(yī)師);乙肝患者需勇于面對現(xiàn)實[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7 記者王丹;慢性乙肝治療應逐步實現(xiàn)個體化[N];健康報;2009年
8 記者 劉奕湛;調研顯示:近半慢性乙肝患者未被疏遠[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9 倩怡;中國工程院莊輝院士強調:慢性乙肝治療要重視長期性和耐藥預防[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吳佳佳 實習生 張婷婷;慢性乙肝該如何防治[N];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季尚瑋;我國不同地域不同品系實驗室小鼠肝螺桿菌感染狀況調查以及慢性乙肝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2 馮培民;慢性乙肝中醫(yī)證侯差異蛋白組學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3 王劍;乙型病毒性肝炎及相關疾病蛋白質組學及臨床診斷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羅興偉;慢性乙肝患者和配偶的疾病認知干預對患者生活質量及病情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5 謝諄怡;PD-1/PD-L信號參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特異性CTL功能衰竭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6 沈立萍;慢性乙肝患病狀況調查與PD-1/PD-L1信號通路作為乙肝免疫治療靶位的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振;HBeAg陰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醫(yī)證素分布特點及客觀指標相關性研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蘇丹霞;抗組胺治療對慢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王蕾;慢性乙肝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發(fā)生機制及其防治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3年
4 吳娜;Fcγ受體在HBV感染的不同免疫狀況下表達水平的變化[D];吉林大學;2015年
5 施樹清;慢性乙肝住院患者健康商數(sh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6 沈翠珍;不同心理干預方法對改善慢性乙肝患者心身癥狀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7 郭凱;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FOXP3 mRNA表達的初步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8 黃清水;慢性乙肝活動期HBV復制與免疫功能變化的探討[D];昆明醫(yī)學院;2004年
9 王文秀;慢性乙肝肝衰竭患者外周血NK細胞亞群特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曹麗娟;負性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的表達特性及其臨床意義[D];蘇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6002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60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