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隱球菌病患者臨床特征、病理特點及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6-08 18:20
本文關鍵詞:艾滋病合并隱球菌病患者臨床特征、病理特點及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艾滋病合并隱球菌病的臨床特點及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方法采集艾滋病合并隱球菌病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體格檢查及疾病轉歸情況,統(tǒng)計分析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結果88.37%患者出現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65.12%患者出現中樞神經系統(tǒng)合并肺部感染。經系統(tǒng)抗真菌治療后總病死率為27.91%。出現昏迷患者病死率為71.43%,死亡病例平均腦脊液壓力為297.8mmH20,中樞神經系統(tǒng)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死率為42.86%。死亡病例CD4+T細胞計數為(37.2±27.1)cells/μL,顯著低于存活病例CD4+T細胞計數(74.0±59.4)cells/μL。未接受HAART治療患者病死率為37.50%,死亡病例平均年齡顯著高于存活病例。結論艾滋病合并隱球菌病患者易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肺部,腦脊液壓力高、昏迷、多器官受累、低CD4+T細胞計數、未接受HAART治療、老年患者是艾滋病合并隱球菌病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關鍵詞】:艾滋病 隱球菌病 臨床特點 預后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12.91;R519
【目錄】:
- 縮略詞5-6
- 中文摘要6-7
- 英文摘要7-8
- 引言8-10
- 資料與方法10-14
- 結果14-22
- 討論22-27
- 結論27-28
- 參考文獻28-31
- 艾滋病合并隱球菌病患者皮損病理分析31-45
- 參考文獻43-45
- 綜述45-52
- 參考文獻49-5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情況52-53
- 致謝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莫讓輝;李論;陸鵬;;艾滋病合并乙、丙型病毒性肝炎96例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年10期
2 李玉葉;何黎;王永蘭;鄭永唐;;412例性病患者的HIV感染狀況及臨床特征[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6年05期
3 朱元杰;溫海;顧菊林;黃欣;潘煒華;徐紅;趙瑾;仇云;;莢膜在小鼠原發(fā)性皮膚新生隱球菌感染中的作用[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6年12期
4 朱元杰;溫海;;原發(fā)性皮膚隱球菌病[J];中國真菌學雜志;2007年01期
5 張杰;李紅霞;劉子昀;;兩性霉素B的合理使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年05期
本文關鍵詞:艾滋病合并隱球菌病患者臨床特征、病理特點及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33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4333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