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射頻消融與腹腔鏡肝切除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相關特殊部位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效果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3-09-02 10:08
目的評價腹腔鏡射頻消融(LRFA)與腹腔鏡肝切除術(LH)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關特殊部位原發(fā)性肝細胞癌(HCC)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收治的97例慢性乙型肝炎相關特殊部位HCC患者,共116個結節(jié)。根據(jù)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兩組,LRFA組(45例)行LRFA治療,LH組(52例)采用LH方法,術后隨訪2年,比較兩組總生存率、術后肝功能變化、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 LRFA組術后瘤體完全消融率為100%。LRFA組術后1、2年總生存率為90.7%、84.0%,LH組為91.4%、82.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RFA術后丙氨酸轉氨酶水平低于LH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RFA組住院時間短于LH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LRFA與LH都是慢性乙型肝炎相關特殊部位HCC患者的根治方式,但是LRFA對肝功能損傷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拓寬了射頻消融的適用范圍,對治療特殊部位HCC更具優(yōu)勢。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設備
1.3 手術方法
1.3.1 腹腔鏡下射頻消融
1.3.2 LH
1.4 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總生存率的比較
2.2 兩組術后肝功能變化、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的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84500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設備
1.3 手術方法
1.3.1 腹腔鏡下射頻消融
1.3.2 LH
1.4 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總生存率的比較
2.2 兩組術后肝功能變化、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的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8450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8450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