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感染對過敏性哮喘小鼠免疫機制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12:17
目的:通過建立小鼠模型,探討蛔蟲感染在過敏性哮喘小鼠中的免疫機制。方法:60只雄性SPF小鼠隨機分成蛔蟲感染組、過敏性哮喘組、蛔蟲感染合并過敏性哮喘組和正常對照組,每組15只。采用直接計數(shù)法計數(shù)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總IgE;ELISA測定各組小鼠血清中IL-4、IL-10、TNF-α、INF-Υ的水平;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中CD3、CD4、CD8淋巴細胞絕對數(shù)及CD4/CD8比值。結(jié)果 :蛔蟲感染組、過敏性哮喘組和蛔蟲感染合并過敏性哮喘組的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EOS)、血清總IgE、 IL-4、IL-10、TNF-α,CD3、CD4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結(jié)論 :蛔蟲感染可造成宿主明顯的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升高、血清總IgE水平升高、細胞因子IL-4、IL-10的表達以及CD3、CD4細胞的升高,但在合并過敏性哮喘時可能對宿主免疫系統(tǒng)起抑制作用,可降低哮喘的發(fā)生。
【文章來源】:江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 2020,32(05)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蛔蟲卵的收集與制備
1.1.1 采集
1.1.2 培養(yǎng)
1.1.3 蛔蟲卵劑量的確定
1.2 動物分組與模型建立
1.2.1 實驗動物與分組
1.2.2 動物飼養(yǎng)條件
1.2.3 建立感染蛔蟲小鼠模型[11]
1.2.4 建立過敏性哮喘小鼠模型
1.2.5 建立蛔蟲感染合并過敏性哮喘小鼠模型
1.3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shù)(EOS)
1.4 血清總Ig E測定
1.5 血清中IL-4、IL-10、TNF-α、INF-Υ水平測定
1.6 T淋巴細胞免疫分型測定
1.7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2 結(jié)果
2.1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shù)(EOS)和總Ig E的測定
2.2血清中細胞因子的表達
2.3 T淋巴細胞免疫分型測定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蛔蟲感染期幼蟲的分離[J]. 彭國華,袁鏗,周憲民,彭衛(wèi)東,翁培蘭. 中國寄生蟲學(xué)與寄生蟲病雜志. 2003(01)
[2]Th1/Th2極化:多因素的參與和調(diào)控[J]. 王莉. 上海免疫學(xué)雜志. 2001(06)
本文編號:3264773
【文章來源】:江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 2020,32(05)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蛔蟲卵的收集與制備
1.1.1 采集
1.1.2 培養(yǎng)
1.1.3 蛔蟲卵劑量的確定
1.2 動物分組與模型建立
1.2.1 實驗動物與分組
1.2.2 動物飼養(yǎng)條件
1.2.3 建立感染蛔蟲小鼠模型[11]
1.2.4 建立過敏性哮喘小鼠模型
1.2.5 建立蛔蟲感染合并過敏性哮喘小鼠模型
1.3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shù)(EOS)
1.4 血清總Ig E測定
1.5 血清中IL-4、IL-10、TNF-α、INF-Υ水平測定
1.6 T淋巴細胞免疫分型測定
1.7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2 結(jié)果
2.1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shù)(EOS)和總Ig E的測定
2.2血清中細胞因子的表達
2.3 T淋巴細胞免疫分型測定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蛔蟲感染期幼蟲的分離[J]. 彭國華,袁鏗,周憲民,彭衛(wèi)東,翁培蘭. 中國寄生蟲學(xué)與寄生蟲病雜志. 2003(01)
[2]Th1/Th2極化:多因素的參與和調(diào)控[J]. 王莉. 上海免疫學(xué)雜志. 2001(06)
本文編號:32647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2647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