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58例臨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14:02
目的:探討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58例診斷為AIDS合并PCP患者的臨床資料,按其入ICU時氧合指數不同分為2組,輕-中度呼吸衰竭組(33例,氧合指數101~300 mm Hg)及重度呼吸衰竭組(25例,氧合指數≤100 mm Hg),分析2組患者臨床及影像學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方法以及療效。結果:AIDS合并PCP患者以發(fā)熱、干咳、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為主要臨床表現,2組患者降鈣素原(PCT)及CD4淋巴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與輕-中度呼吸衰竭組比較,重度呼吸衰竭組患者血C反應蛋白(CRP)明顯更高,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輕-中度呼吸衰竭組療效明顯高于重度呼吸衰竭組(87.9%vs 48.0%,P <0.05)。結論:AIDS合并重癥PCP患者預后較差,血CRP、ALB及PA水平可作為疾病嚴重程度的評估指標?狗捂咦泳、早期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等治療措施對改善AIDS合并PCP的預后有積極的影響。
【文章來源】: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20,26(05)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資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和前白蛋白檢測對膿毒癥的診斷價值[J]. 王愛文,成亞東.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8 (03)
[2]血清白蛋白對艾滋病合并重度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J]. 李愛新,黃春洋,張宏偉,張彤,吳昊,汪雯.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7(06)
[3]C反應蛋白動態(tài)變化在感染性休克中的臨床意義[J]. 方衛(wèi)剛. 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15(03)
本文編號:3016629
【文章來源】: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20,26(05)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資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和前白蛋白檢測對膿毒癥的診斷價值[J]. 王愛文,成亞東.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8 (03)
[2]血清白蛋白對艾滋病合并重度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J]. 李愛新,黃春洋,張宏偉,張彤,吳昊,汪雯.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7(06)
[3]C反應蛋白動態(tài)變化在感染性休克中的臨床意義[J]. 方衛(wèi)剛. 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15(03)
本文編號:30166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0166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