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腎損傷臨床特點和危險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04 18:43
目的:回顧性分析16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腎損傷的臨床特點和危險因素材料和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肝膽胰內(nèi)科住院的符合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16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資料,根據(jù)公式計算出eGFR,以是否合并腎損傷為基準分為腎損傷組和非腎損傷組,分別比較兩組間一般特征(性別、年齡、既往史、肝硬化病程)、實驗室特征(WBC、NE、Hb、PLT、PT、APTT、TT、INR、FBG、ALT、AST、GGT、ALP、TBIL、TBA、白蛋白、HBV DNA定量、Child-Pugh分級、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尿酸等)、并發(fā)癥(上消化道出血、低鈉血癥、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腹水、肝性腦病、高膽紅素血癥、低蛋白血癥、尿蛋白)有無差異,運用SPSS 22.0軟件將可能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歸納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腎損傷的獨立危險因素。結果:(1)與非腎損傷組相比,腎損傷組年齡水平較高(P<0.05)。(2)與非腎損傷組相比,腎損傷組APTT、ALP、GLB、TBIL、尿酸、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較高(P<0.05),PLT水平較低(P...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綜述
2.1 流行病學
2.2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腎損傷機制
2.2.1 血流動力學紊亂
2.2.2 腹水、腹內(nèi)高壓
2.2.3 高膽紅素損傷腎小管
2.2.4 HBV直接或間接損傷腎臟
2.2.5 其它
2.3 腎功能評價指標
2.3.1 血清肌酐(Scr)
2.3.2 血尿素氮(BUN)
2.3.3 血清胱抑素C(CysC)
2.3.4 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
2.3.5 視黃醇結合蛋白(RBP)
2.3.6 腎損傷分子-1(KIM-1)
2.3.7 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zhì)運載蛋白(NGAL)
2.3.8 β2-微球(β2-microspheres,β2-MG)蛋白
2.3.9 其它
2.4 乙肝肝硬化合并腎損傷危險因素
2.4.1 年齡腎臟是維持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器官
2.4.2 低鈉血癥、腹水
2.4.3 高膽紅素血癥
2.4.4 Child-Pugh分級
2.4.5 其它
2.5 抗HBV藥物對乙肝肝硬化腎損傷的影響
2.6 乙肝肝硬化合并腎損傷治療
2.6.1 肝移植
2.6.2 血管收縮藥聯(lián)合白蛋白
2.6.3 經(jīng)頸靜脈肝內(nèi)門體分流(TIPS)
2.6.4 腎臟替代治療
2.7 展望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3.1 材料
3.1.1 研究對象
3.1.2 診斷標準
3.1.3 排除標準
3.2 研究方法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4章 結果
4.1 腎損傷組和非腎損傷組一般特征分析
4.2 腎損傷組和非腎損傷組實驗室指標分析
4.3 腎損傷組和非腎損傷組并發(fā)癥比較
4.4 乙肝肝硬化合并腎損傷危險因素分析
第5章 討論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乙型肝炎肝硬化并發(fā)腎損害的危險因素及胱抑素C在診斷中的價值[J]. 閻雙緩. 河北醫(yī)藥. 2019(23)
[2]HBV相關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腎功能早期損傷指標觀察[J]. 閻雙緩,何立芳,陳永良,張紅霞,高朋彬. 河北醫(yī)藥. 2019(19)
[3]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發(fā)腎功能衰竭的預測模型建立及研究[J]. 江強,李珍,甘海忠. 肝臟. 2019(08)
[4]肝硬化相關急性腎損傷30天內(nèi)死亡的相關因素分析[J]. 徐強,馬燕,郭峰,王曉波,王曉忠. 肝臟. 2019(08)
[5]肝硬化合并急性腎損傷早期檢測指標的研究進展[J]. 李芳芳,王勝蘭.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9(05)
[6]肝硬化患者并發(fā)腎損害危險因素的回顧性分析[J]. 周一萌,王巖,路麗芳,馮國和.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9(20)
[7]ADC值在評估代償期乙肝肝硬化相關腎功能改變的應用價值[J]. 李鋒,王曉野,林錦仕.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8(12)
[8]血清胱抑素C診斷乙型肝炎肝硬化腎功能早期損害的意義[J]. 申力軍,楚金東,馬雪梅,金波,馬宇茗,李莉,閆麗萍,遲春生,畢茜,劉博,來文輝,陳素明,吳勤,于曉莉,李捍衛(wèi),辛紹杰. 傳染病信息. 2018(05)
[9]肝硬化腹水及相關并發(fā)癥的診療指南[J]. 徐小元,丁惠國,李文剛,賈繼東,魏來,段鐘平,令狐恩強,莊輝.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8(01)
[10]單純血尿素氮升高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趨勢分析[J]. 徐小用,刁宗禮,蘇建榮.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7(22)
本文編號:2957236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綜述
2.1 流行病學
2.2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腎損傷機制
2.2.1 血流動力學紊亂
2.2.2 腹水、腹內(nèi)高壓
2.2.3 高膽紅素損傷腎小管
2.2.4 HBV直接或間接損傷腎臟
2.2.5 其它
2.3 腎功能評價指標
2.3.1 血清肌酐(Scr)
2.3.2 血尿素氮(BUN)
2.3.3 血清胱抑素C(CysC)
2.3.4 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
2.3.5 視黃醇結合蛋白(RBP)
2.3.6 腎損傷分子-1(KIM-1)
2.3.7 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zhì)運載蛋白(NGAL)
2.3.8 β2-微球(β2-microspheres,β2-MG)蛋白
2.3.9 其它
2.4 乙肝肝硬化合并腎損傷危險因素
2.4.1 年齡腎臟是維持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器官
2.4.2 低鈉血癥、腹水
2.4.3 高膽紅素血癥
2.4.4 Child-Pugh分級
2.4.5 其它
2.5 抗HBV藥物對乙肝肝硬化腎損傷的影響
2.6 乙肝肝硬化合并腎損傷治療
2.6.1 肝移植
2.6.2 血管收縮藥聯(lián)合白蛋白
2.6.3 經(jīng)頸靜脈肝內(nèi)門體分流(TIPS)
2.6.4 腎臟替代治療
2.7 展望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3.1 材料
3.1.1 研究對象
3.1.2 診斷標準
3.1.3 排除標準
3.2 研究方法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4章 結果
4.1 腎損傷組和非腎損傷組一般特征分析
4.2 腎損傷組和非腎損傷組實驗室指標分析
4.3 腎損傷組和非腎損傷組并發(fā)癥比較
4.4 乙肝肝硬化合并腎損傷危險因素分析
第5章 討論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乙型肝炎肝硬化并發(fā)腎損害的危險因素及胱抑素C在診斷中的價值[J]. 閻雙緩. 河北醫(yī)藥. 2019(23)
[2]HBV相關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腎功能早期損傷指標觀察[J]. 閻雙緩,何立芳,陳永良,張紅霞,高朋彬. 河北醫(yī)藥. 2019(19)
[3]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發(fā)腎功能衰竭的預測模型建立及研究[J]. 江強,李珍,甘海忠. 肝臟. 2019(08)
[4]肝硬化相關急性腎損傷30天內(nèi)死亡的相關因素分析[J]. 徐強,馬燕,郭峰,王曉波,王曉忠. 肝臟. 2019(08)
[5]肝硬化合并急性腎損傷早期檢測指標的研究進展[J]. 李芳芳,王勝蘭.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9(05)
[6]肝硬化患者并發(fā)腎損害危險因素的回顧性分析[J]. 周一萌,王巖,路麗芳,馮國和.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9(20)
[7]ADC值在評估代償期乙肝肝硬化相關腎功能改變的應用價值[J]. 李鋒,王曉野,林錦仕.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8(12)
[8]血清胱抑素C診斷乙型肝炎肝硬化腎功能早期損害的意義[J]. 申力軍,楚金東,馬雪梅,金波,馬宇茗,李莉,閆麗萍,遲春生,畢茜,劉博,來文輝,陳素明,吳勤,于曉莉,李捍衛(wèi),辛紹杰. 傳染病信息. 2018(05)
[9]肝硬化腹水及相關并發(fā)癥的診療指南[J]. 徐小元,丁惠國,李文剛,賈繼東,魏來,段鐘平,令狐恩強,莊輝.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8(01)
[10]單純血尿素氮升高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趨勢分析[J]. 徐小用,刁宗禮,蘇建榮.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7(22)
本文編號:29572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9572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