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血小板生成素對腦型瘧疾的免疫效應(yīng)特點及相關(guān)機制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07 14:56
【摘要】:目的:腦型瘧疾(cerebral malaria,CM)是由惡性瘧原蟲感染所致,是嚴(yán)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瘧疾并發(fā)癥。大量的文獻指出,腦瘧的發(fā)病機制可能與血小板活化。過度的炎癥反應(yīng)以及微血栓的形成等多種因素相關(guān)。因此,如何減少免疫性病理損傷的發(fā)生,可能是預(yù)防以及治療腦瘧的關(guān)鍵。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在缺血、缺氧、創(chuàng)傷以及炎癥損傷的動物模型中,促紅細胞生成素(EPO)表現(xiàn)出良好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并且,在腦瘧動物模型中,小鼠經(jīng)過EPO治療后,可觀察到腦瘧發(fā)生減少的現(xiàn)象,由此可見,EPO具備了抗CM的作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作為調(diào)節(jié)巨核系細胞成熟分化和血小板生成的重要造血因子,和EPO存在著一定的同源性。我們前期實驗研究結(jié)果顯示,尾靜脈給予人重組TPO,TPO能夠顯著抑制感染P.bANKA的C57BL/6小鼠腦瘧的發(fā)生。和EPO類似,促血小板生成素也是由與配體分子c-Mpl結(jié)合而發(fā)揮著生物學(xué)的作用。目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配體除了表達于巨核細胞及其前體細胞和血小板之外,還被發(fā)現(xiàn)于部分的免疫細胞中,如人類的多形核細胞、樹突狀細胞(DC)、中性粒細胞等,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細胞的免疫功能。因此,本實驗擬在已有的工作基礎(chǔ)上,將進一步研究TPO對腦型瘧疾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力求揭示TPO抑制腦瘧發(fā)生的可能機制,從而為TPO的效應(yīng)特點闡明以及腦瘧的治療提供新的理論依據(jù)。研究方法:構(gòu)建P.b ANKA感染的C57BL/6小鼠模型,在研究中我們將觀察TPO對感染小鼠脾臟中的樹突狀細胞、Th1免疫應(yīng)答及炎癥水平的影響。同時,DC2.4細胞株進行體外培養(yǎng),在LPS和/或TPO刺激作用下,通過流式細胞術(shù)、ELISA、Real-time PC R等手段觀察DC 2.4的TLR和表面分子及NF-κB P65 mRNA水平的影響,與此同時,檢測c-Mpl的表達情況。結(jié)果:在C57BL/6小鼠模型的體內(nèi)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1)TPO能夠抑制感染小鼠腦瘧的發(fā)生;(2)TPO可以抑制感染小鼠脾臟中樹突狀細胞的生物功能;(3)TPO降低了感染小鼠脾臟Th1細胞應(yīng)答和前炎癥因子的表達;(4)TPO能夠影響感染小鼠脾臟細胞中NF-κB通路的活化。在LPS刺激DC2.4的細胞模型中,我們發(fā)現(xiàn):(1)TPO抑制DC2.4細胞TLR4的mRNA相對表達水平;(2)TPO抑制DC2.4細胞的成熟活化;(3)TPO降低DC2.4細胞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4)TPO抑制DC2.4細胞的c-Mpl的表達。結(jié)論:在P.bANKA感染C57BL/6小鼠時,TPO可通過抑制樹突細胞生物功能,降低Th1型應(yīng)答和前炎癥因子水平,從而抑制感染小鼠腦瘧的發(fā)生。在體外實驗中,TPO能夠降低DC2.4細胞TLR4的表達,同時可抑制相關(guān)炎癥因子的分泌。這可能與TPO作用于DC2.4的c-Mpl,從而影響了NF-κB通路相關(guān)。
【圖文】:
如圖 1A 所示,Pb 組小鼠于感染后的第 5 天開始死亡7 、8 、12 天陸續(xù)死亡,而Pb+TPO 組則只在感染的后第止到感染后的第 15 天,,Pb+TPO 組仍有 7 只小鼠存活;b+TPO 組在感染后的第 3 天油鏡下血涂片觀察,可見瘧),感染的紅細胞百分?jǐn)?shù)隨著感染時間的延長是不斷增加的感染率沒有明顯差異。因此,感染小鼠經(jīng)過 TPO 的治療量大幅度減少,即 TPO 具有抗腦瘧發(fā)生的功能。D a y s p o s t in f e c tio n ( d )Percentsurvival(%(0 5 1 0 1 5 2 005 01 0 0P b AP b A + T P OD a y s p o s t in f e c tio n ( d )Parasitemia(%)0 5 1 0 1 5 2 001 02 03 04 0 P bP b + T P OA B
中國醫(yī)科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學(xué)位論文3.1.2 TPO 對感染小鼠脾臟中樹突狀細胞的影響樹突狀細胞在瘧原蟲抗原的刺激下,發(fā)生活化,活化后的樹突狀細胞能夠激活由 T 細胞介導(dǎo)的免疫應(yīng)答。如圖 2A 所示,我們對感染的后第 0、3、5 天的脾臟中樹突狀細胞(CD11c+)進行檢測,在感染后的第 3 、5 天,Pb 組和正常對照組比較,Pb 組中的樹突狀細胞百分率顯著增加(P<0.05 或 P<0.01),同時,小鼠脾細胞中樹突狀細胞百分率是實驗組(Pb+TPO)低于 Pb 組的,并且在感染后第 5 天,樹突狀細胞百分率是明顯降低于 Pb 組,(P<0.01),并且在圖 2B 中,能夠清晰的看出感染后第 5 天各組中樹突狀細胞的百分率,Pb+TPO 組低于 Pb 組,由此推測出,脾臟樹突狀細胞水平可能受到了 TPO 抑制作用,并且在感染后的第 5 天抑制效果更為明顯。
【學(xué)位授予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31.3
本文編號:2653146
【圖文】:
如圖 1A 所示,Pb 組小鼠于感染后的第 5 天開始死亡7 、8 、12 天陸續(xù)死亡,而Pb+TPO 組則只在感染的后第止到感染后的第 15 天,,Pb+TPO 組仍有 7 只小鼠存活;b+TPO 組在感染后的第 3 天油鏡下血涂片觀察,可見瘧),感染的紅細胞百分?jǐn)?shù)隨著感染時間的延長是不斷增加的感染率沒有明顯差異。因此,感染小鼠經(jīng)過 TPO 的治療量大幅度減少,即 TPO 具有抗腦瘧發(fā)生的功能。D a y s p o s t in f e c tio n ( d )Percentsurvival(%(0 5 1 0 1 5 2 005 01 0 0P b AP b A + T P OD a y s p o s t in f e c tio n ( d )Parasitemia(%)0 5 1 0 1 5 2 001 02 03 04 0 P bP b + T P OA B
中國醫(yī)科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學(xué)位論文3.1.2 TPO 對感染小鼠脾臟中樹突狀細胞的影響樹突狀細胞在瘧原蟲抗原的刺激下,發(fā)生活化,活化后的樹突狀細胞能夠激活由 T 細胞介導(dǎo)的免疫應(yīng)答。如圖 2A 所示,我們對感染的后第 0、3、5 天的脾臟中樹突狀細胞(CD11c+)進行檢測,在感染后的第 3 、5 天,Pb 組和正常對照組比較,Pb 組中的樹突狀細胞百分率顯著增加(P<0.05 或 P<0.01),同時,小鼠脾細胞中樹突狀細胞百分率是實驗組(Pb+TPO)低于 Pb 組的,并且在感染后第 5 天,樹突狀細胞百分率是明顯降低于 Pb 組,(P<0.01),并且在圖 2B 中,能夠清晰的看出感染后第 5 天各組中樹突狀細胞的百分率,Pb+TPO 組低于 Pb 組,由此推測出,脾臟樹突狀細胞水平可能受到了 TPO 抑制作用,并且在感染后的第 5 天抑制效果更為明顯。
【學(xué)位授予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31.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Kenneth Maiese;;Erythropoietin and diabetes mellitus[J];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2015年14期
2 chuchard Punsawad;;Effect of malaria components on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volved in immune response[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3年09期
本文編號:26531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6531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