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鈣素原預測危重患者院內獲得性菌血癥的價值探討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procalcitonin in predicting nosocomial bacteremi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from May 2010 to October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Procalcitonin, endotoxin, C-reactive protein,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blood culture we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nosocomial bacteremia, the inflammatory indexes of different blood cultur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the ROC curves were plotted to predict bacteremia. Results: the levels of procalcitonin, endotox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positive blood cultur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egative blood culture group (P0.05). The area under the procalcitonin ROC curve (95CI 0.81 ~ 0.780.785g / P0.001) was helpful to predict bacteremia. Conclusion: procalcitonin is valuable in predicting nosocomial bacteremi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作者單位】: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征醫(yī)院急救科;
【分類號】:R51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昌義;楊祖蓉;;甲型副傷寒沙門菌致菌血癥1例[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年09期
2 楊淑麗;;肥胖和吸煙是菌血癥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7年06期
3 楊傳松;肖金;陳玲;;抗壞血酸克呂沃菌致菌血癥一例[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1年06期
4 駱抗先;岳穎;;菌血癥休克[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1975年02期
5 陳述枚,官希吉;嬰幼兒隱性菌血癥[J];國外醫(yī)學(兒科學分冊);1985年05期
6 楊天權;爆發(fā)性菌血癥的臨床意義[J];國外藥學(抗生素分冊);1985年04期
7 余瑋;嬰幼兒隱性菌血癥27例臨床分析[J];實用兒科雜志;1991年02期
8 葉穎江;癌癥病人菌血癥——10年臨床分析[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1993年01期
9 徐杰;王天如;;假菌血癥[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1995年04期
10 袁志敏;;老年人菌血癥臨床特點[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199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永琳;黃銘國;施俞;;圍術期感染菌血癥的臨床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二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2 沈寧;姚婉貞;劉振英;;鮑曼不動桿菌菌血癥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3 文細毛;任南;吳安華;徐秀華;;老年患者醫(yī)院內菌血癥病原菌分布相關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董方聰;王斌;張璐璐;王玉蘭;黎介壽;;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菌血癥大鼠模型代謝反應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沈定霞;;血培養(yǎng)30年——從手工到自動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6 朱以軍;許健波;單小云;;菌血癥患者菌種的分布及血培養(yǎng)陽性報警時間分析[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醫(yī)學病毒學分會、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分會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侯偉偉;肖倩茹;江漣;萬海英;;血清降鈣素原作為菌血癥預示因子臨床價值的研究[A];第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檢驗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8 周寶鑫;;銅綠假單胞菌引起菌血癥一例[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陳延生;馬劍明;李長連;于文蘭;;燒傷患者靜脈導管菌血癥[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10 潘志文;丁臻俊;萬海英;婁崢;;致菌血癥少動鞘氨醇單胞菌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劉文山;菌血癥[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2 陳金偉;隱性菌血癥青睞嬰幼兒[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3 盧蘇燕;法國學者稱肝硬化不是導致菌血癥的原因[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4 呂乃群;當心兒童潛在性菌血癥[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5 ;更昔洛韋預防性治療巨細胞病毒可減少菌血癥[N];醫(yī)藥導報;2004年
6 陳金偉;細菌,躲在血液里發(fā)作[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董方聰;潰瘍性結腸炎和菌血癥的代謝組NMR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2013年
2 陳福廣;分選酶A在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菌血癥和肺炎致病過程中的作用[D];吉林大學;2014年
3 侯曉麗;菌血癥及腸道感染常見病原菌高通量基因診斷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茂東;泰能對菌血癥小鼠腸道膜菌群的影響[D];青島大學;2007年
2 王飛;浙一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病房菌血癥流行病學調查[D];浙江大學;2009年
3 齊紅敏;術前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對內鏡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所至菌血癥發(fā)生率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李娜;碘伏溶液沖洗胃黏膜對EUS-FNA術后菌血癥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欒娜;頭孢曲松鈉對菌血癥小鼠腸道膜菌群的影響[D];青島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092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30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