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校外男男青少年性行為與艾滋病感染影響因素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xual behavior and HIV / AIDS infection among boys and adolescents outside school in Chongqing. Method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data and HIV test data, cross list analysis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carried out with SPSS 16.0 software. Results 206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corresponding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and the infection rate of AIDS was 21.36. Household registration, whether the only child, living status, whether out of the cabinet, whether there are fixed sex partners, the way to recognize the impact of HIV infection is not significant (P0.05). Polysexual partners (P0.05), sexual partners familiarity (P0.05), search for sexual partners through the Internet (P0.05), sexual condom use (P0.01), regular HIV test (P0.01) and HIV infection significantly related. Conclusion to reduce the sexual vulnerability of boys and adolescents outside school, to carry out HIV counseling and test, and to promote condom use are helpful to reduce HIV infection.
【作者單位】: 貴州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遵義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No.13XRK003)
【分類號】:R512.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周生建;潘傳波;孟曉容;陳國慶;張北川;;重慶市男男性接觸者性行為與HIV感染相關性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8年06期
2 唐衛(wèi)紅;艾滋病高危行為調查中的方法學[J];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1994年04期
3 丁賢彬;馮連貴;徐靜;徐世明;郭曉嘉;鄭建瓊;楊明芳;劉曉鵬;韓梅;歐陽琳;;重慶市743名男男性行為者HIV、梅毒、HCV、HSV-Ⅱ感染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年03期
4 周超;丁賢彬;馮連貴;徐世明;郭曉嘉;楊明芳;鄭建瓊;;重慶市男男性行為者艾滋病高危行為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年12期
5 趙希友;陳克江;陳亮;丁賢彬;鄒靜波;李琴;滕高松;;重慶市永川區(qū)男男性行為人群HIV感染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3年03期
6 韓明明;王宏;陳江鵬;劉靚;董肖琦;宋丹丹;秦靜;熊偉翔;;重慶市男男性行為大學生社會支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警鐘鳴;[N];北京日報;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飛;劉松濤;任長慶;;農村地區(qū)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相關知識行為定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1年31期
2 郭曉嘉;丁賢彬;馮連貴;徐世明;鄭建瓊;楊明芳;徐靜;歐陽琳;;重慶市部分青年學生中男男性接觸者性行為特征及HIV感染狀況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9年06期
3 韓慶民;韓旭;;海拉爾區(qū)2008-2010年梅毒流行現(xiàn)況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2年04期
4 陳藹端;鐘斐;樊莉蕊;文芳;程偉彬;徐慧芳;;廣州市男男性行為者無保護肛交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2年04期
5 藍光華;劉偉;朱秋映;陳怡;梁富雄;黃玉滿;;廣西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與性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2年04期
6 古醒輝;熊文;曾雪珍;陳云龍;王宋興;劉衡;鄔林楓;;深圳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HIV感染構成現(xiàn)況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04期
7 李林濤;曠翠萍;齊杰;劉文忠;;深圳市羅湖區(qū)MSM人群HIV感染狀況及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4年03期
8 周素;陸彩慧;;2009—2012年桂林市無償獻血人群HIV感染者特征分析[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5年01期
9 程四七;;桐城市29例HIV/AIDS患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5年02期
10 陳道斌;符慧杰;唐秋萍;;海南地區(qū)無償獻血者抗-HIV陽性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5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藍光華;南寧市男男性行為隊列人群HIV感染相關因素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蘇瑩珍;MSM人群HIV-1感染的影響因素及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張燕;中國西部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暴露前預防用藥的知曉及使用意愿動機模型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宇方;MSM人群HIV高危行為同伴群干預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沈曉沛;中國西南地區(qū)男男性行為人群“感染狀態(tài)配對”現(xiàn)況調查[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3 王朝才;青海省西寧市男男性行為人群HIV感染狀況及危險因素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徐洪呂;男男性行為人群HIV感染病例對照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曹臻;在婚男男性行為者HIV和梅毒感染狀況及其相關因素[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劉亞濤;南昌市男男性接觸人群調查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牟成惠;王強;鐘逸雯;姜宜海;何宗忠;;廣州市2010年男男性接觸者艾滋病檢測相關情況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2 曹寧校;;男男性行為者的性病感染與控制[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06年05期
3 王治倫,晏治碧,陳思源,李廷榮,黃成瑜,葉志惠,張永和;建立重慶市艾滋病關愛之家體會[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4年03期
4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4年02期
5 張靜瑜;李青青;韓德琳;王曉東;吳春霖;何勤英;劉壽;欒榮生;;男男性行為人群性角色狀況及其與安全套使用和HIV檢測的關系[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年05期
6 劉曉;黃希庭;;社會支持及其對心理健康的作用機制[J];心理研究;2010年01期
7 文小青;;我國男男性接觸者的行為特征與艾滋病流行狀況[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年11期
8 馮連貴;丁賢彬;盧戎戎;張維;潘傳波;易輝容;何長華;歐陽琳;王志勇;;重慶市男男性接觸人群高危行為和性病艾滋病感染率調查[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7年05期
9 王毅;張光貴;李六林;樊靜;趙西和;李可;;男男性行為者生存質量及與人口學特征和社會活動網絡的關系研究[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年10期
10 張北川,李秀芳,史同新,楊魯光,張敬冬;對中國男同/雙性愛者人口數(shù)量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初步估測[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蕓;預防婦女艾滋病感染[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4年03期
2 ;山東力爭到2010年將艾滋病感染人數(shù)控制在1萬人以內[J];上海醫(yī)藥;2006年09期
3 張路明;徐紅;;蕭山區(qū)流動人口艾滋病感染現(xiàn)狀與防控策略[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7年11期
4 張圣洋;康殿民;;流動人口艾滋病感染狀況及其控制[J];預防醫(yī)學論壇;2008年06期
5 謝麗君;劉運喜;索繼江;;住院患者艾滋病感染現(xiàn)狀分析與預防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年22期
6 葉琶;;性,艾滋病感染的第一途徑[J];中國經濟周刊;2009年47期
7 陳宇飛;郭文秀;;內蒙古地區(qū)艾滋病感染態(tài)勢和應對策略的分析[J];旅行醫(yī)學科學;2010年01期
8 周有良;何佳;張富剛;劉惺;;1999—2009年蘇州口岸艾滋病感染情況分析[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0年04期
9 周有良;劉惺;何佳;張富剛;;蘇州市1999~2009年艾滋病感染情況分析[J];旅行醫(yī)學科學;2010年04期
10 吳勇;;艾滋病感染特征與預防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陸利君;;上海市羈押勞教人員中艾滋病感染篩查情況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國熱帶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徐紅;倪生光;蔣志強;;流動人口艾滋病感染現(xiàn)狀與防控策略[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學術年會暨2007年當代浙學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郭建蓮;張陽根;江先海;謝志雄;;艾滋病感染馬爾青霉菌一例[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王蒞;;新疆勞教場所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感染狀況分析[A];第七屆全國藥物依賴性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5 吳立奇;;艾滋病感染類產堿假單胞菌所致原發(fā)性敗血癥1例分析[A];2004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許嵐;陳宇;;無錫市無償獻血人群艾滋病感染情況分析[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四屆輸血大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愛萍;;頸4骨折截癱合并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的護理管理[A];泛長江流域骨科新進展暨第九屆全國骨科護理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韓曉玲 蔣明;武漢大學發(fā)現(xiàn)抗艾滋病感染新細胞[N];大眾衛(wèi)生報;2012年
2 記者 張曉艷;我區(qū)艾滋病感染人數(shù)降至全國第四[N];新疆日報(漢);2004年
3 本報記者 何朝輝 通訊員 張春強;梨城艾滋病感染人數(shù)居巴州前列[N];巴音郭楞日報;2007年
4 張文強;首府地區(qū)艾滋病感染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5 記者 張琳楠;艾滋病感染向高齡擴散[N];汕頭日報;2009年
6 桂濤;我國老年人和學生艾滋病感染呈上升趨勢[N];大眾科技報;2009年
7 記者 呂諾 胡浩;我國艾滋病感染幾乎波及所有人群[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8 全秋梅 文照謀;艾滋病感染人群增長快速 抗艾藥需求不足藥企觀望[N];中國經營報;2003年
9 記者 黃蜀錦;我市艾滋病感染逐年上升[N];六盤水日報;2011年
10 劉濤;青年已成我省艾滋病感染主要人群[N];太原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邢健男;我國吸毒者艾滋病感染的空間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年
2 吳婭丹;有償獻血引發(fā)艾滋病感染:風險境遇與風險規(guī)避[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邢再玲;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死亡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2898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28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