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風險溝通原則在中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防控中運用
本文選題:風險溝通原則 + 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 ; 參考:《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7年02期
【摘要】:風險溝通是危機應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際衛(wèi)生條例重要內容之一,已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確定為指導公共衛(wèi)生應對傳染病威脅的一項核心能力。WHO風險溝通原則包括:建立信任、及時公布信息、保持透明、關注公眾和提前預案。本文總結分析了WHO風險溝通原則在中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防控中的成功應用,為風險溝通在公共衛(wèi)生應急風險管理中發(fā)揮的作用提供依據(jù)。
[Abstract]:Risk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risis emergency management .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 It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 as a core competence to guid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to infectious diseases . The WHO risk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include : building trust , timely publication of information , keeping transparency , focusing on the public and pre - plan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WHO risk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na ' s first input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 MERS ) , 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risk communication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isk management .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醫(yī)學信息研究所公共衛(wèi)生信息研究室;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科教與國際合作處;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環(huán)境與人口健康研究中心;
【分類號】:R5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雯;那軍;禮彥俠;劉莉;于麗婭;楊曉麗;穆慧娟;潘國偉;;媒體醫(yī)藥信息對遼寧省居民自我診療行為影響[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6年02期
2 吳寰宇;宮霄歡;潘浩;胡家瑜;何懿;張曦;袁政安;;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的進展及防控[J];微生物與感染;2015年06期
3 葉雯婧;洪榮濤;;中東呼吸綜合征流行特征與應對現(xiàn)狀[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5年10期
4 張萌;曠翠萍;鄧登紅;康敏;孫立梅;鐘豪杰;宋鐵;;中東呼吸綜合征的發(fā)現(xiàn)、流行特征和防控措施[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5年04期
5 宋鐵;鐘豪杰;梁立環(huán);康敏;肖和龍;鐘昱文;侯杰;王軍;柯昌文;張彥平;李劍森;方艷;林錦炎;;中國首起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應急處置實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5年04期
6 楊先碧;;全球嚴防中東呼吸綜合征[J];自然雜志;2015年03期
7 程惠霞;丁劉澤隆;;公民參與中的風險溝通研究:一個失敗案例的教訓[J];中國行政管理;2015年02期
8 韓松翰;郝艷華;尤佳;張文娟;李球杰;吳群紅;寧寧;;中國政府應急辦網(wǎng)站建設現(xiàn)狀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4年05期
9 龐楷;張宗軍;;風險溝通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與價值——來自典型案例的啟示[J];甘肅社會科學;2013年06期
10 馮子健;;備戰(zhàn)中東呼吸綜合征[J];中國醫(yī)院院長;2013年1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張斐;張國鋒;;鐘南山到惠參與救治MERS患者[N];惠州日報;2015年
2 張磊;;應對中東呼吸綜合征 我們有準備[N];健康報;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智虹;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風險溝通機制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岳廷棉;;上海市長寧區(qū)中學女生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情況調查[J];上海預防醫(yī)學;2017年03期
2 楊文慧;劉佳林;涂巖;;留守兒童性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7年09期
3 林佳冰;丁麗娟;嚴明;陳詩穎;吳思英;;建甌市中學生性與生殖健康知識行為現(xiàn)狀調查及教育模式探索[J];中國校醫(yī);2017年02期
4 陳心容;周政華;陳金;刁琴琴;潘池梅;;2012年南充市城郊結合部和普通農(nóng)村兒童生長發(fā)育狀況及看護人相關因素研究[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7年02期
5 楊海婷;姚朗建;吳麗英;灻振文;溫慧婷;陳達明;吳麗芝;李菁;朱偉杰;;廣州市增城區(qū)初中學生的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識調查[J];生殖與避孕;2016年12期
6 郭時印;易興建;石琢;;湖南部分地區(qū)中小學生營養(yǎng)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年12期
7 張建新;;青年學生艾滋病防控策略思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年11期
8 趙全紅;崔麗萍;孫曉東;;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年16期
9 霍舒同;周嬌;羅魁;凡蝶;陳琦煒;鄭海山;李軍;徐凌忠;;濟南市城鄉(xiāng)結合部初中生性知識認知程度及性心理現(xiàn)狀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年09期
10 黃亞陽;馬迎華;李恬靜;周佳;宋娟;李效鵬;張冰;;我國部分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對學校衛(wèi)生條件需求[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陸菲;H7N9流感風險交流的議題建構與主體互動分析[D];廣西大學;2015年
2 劉歐;高校在防控傳染性疾病中的風險溝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張艷麗;風險溝通視角下新聞媒體的敏感事件報道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寧;金曦;;城鎮(zhèn)青少年對青少年友好服務特征喜好的排序[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年10期
2 閆伯漢;;基于不同視角的中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研究述評[J];學術論壇;2014年09期
3 蘇琪;;近五年來中國留守兒童問題研究述評[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年06期
4 方剛;;全民關注性侵犯背后的隱憂與出路[J];中國性科學;2014年02期
5 黃鴻峰;張旋;;福州市某城郊小學性生殖健康教育的干預研究[J];護理研究;2014年02期
6 齊麟;;小學性教育初探[J];中國性科學;2013年09期
7 董澤松;張大均;;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年09期
8 常向東;;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08期
9 董澤松;張大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孤獨感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年07期
10 龍玲;陳世海;;國內性教育研究三十年:文獻計量及內容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3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珍;;由旅游活動引發(fā)的輸入性疾病的防治措施[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10年15期
2 藍周靈;忻城縣輸入性傷寒暴發(fā)流行的調查[J];廣西預防醫(yī)學;2001年S1期
3 李小波;相大鵬;伊懷文;張順和;;一株輸入性鼻疽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分離和鑒定[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0年06期
4 ;德國發(fā)現(xiàn)1例輸入性拉沙熱病例[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0年02期
5 朱臨;孫立新;胡紅霞;葉松;朱國強;楊慶貴;;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在輸入性蜚蠊攜帶病原菌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1年03期
6 余華梅,楊健生;輸入性恙蟲病1例報告[J];江西醫(yī)藥;1999年02期
7 聶維忠,李俊成,李德昕,虞以新;1艘入境外輪上采獲輸入性活蠓的報告[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4年04期
8 李媛秋;周瑩;王林;;新疆脊髓灰質炎野病毒輸入性疫情風險溝通的應用及改進[J];中國健康教育;2012年12期
9 鄭夔;黃吉城;李華;洪燁;李小波;宋衛(wèi);戴俊;郭波旋;相大鵬;;全國首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病的實驗室診斷[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8年09期
10 戴清波,于沁安,劉春惠,宋秀鳳;一例輸入性傷寒病例調查分析[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1994年S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戴正;;加強外來輸入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對策和思考[A];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王建;;廣東省首例輸入性新型豬源性甲型H1N1流感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國熱帶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宋玉琴;;輸入性H1N1患者的心理護理[A];第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災害急救危重病醫(yī)學學術會議暨創(chuàng)傷膿毒癥、中毒救治新進展推廣學習班、災害醫(yī)學研究進展高級研討班論文匯編[C];2012年
4 劉澤軍;沈壯;賀雄;黃若剛;滕仁明;寧芳;李曉梅;丁立新;林長纓;;北京市一起輸入性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學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SARS研究論文集[C];2003年
5 吳敏杰;;一起輸入性血吸蟲病的調查[A];浙江省第十二屆農(nóng)村醫(yī)學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聞禮永;蔡黎;張仁利;周曉農(nóng);;城市輸入性血吸蟲病例分析及建議[A];全國新出現(xiàn)傳染病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于春美;物價飛漲:輸入性因素有“貢獻”[N];新農(nóng)村商報;2010年
2 記者 唐曉安 通訊員 向清;省衛(wèi)生廳提醒 加強輸入性疾病防控[N];湖北日報;2010年
3 李冰峰邋通訊員 龔晗英;我市多次出現(xiàn)輸入性疾病[N];金華日報;2007年
4 記者 張潔 通訊員 向清;專家提醒:警惕輸入性傳染病[N];湖北日報;2009年
5 劉佳 沈若川 馬翔;浙江局加強輸入性傳染病防控能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金振婭;輸入性腸出血性大腸桿菌,你了解嗎?[N];光明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張守營;應對輸入性通脹要敢于緩加息用“熱錢”[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1年
8 記者張?zhí)K民;海南新增兩例輸入性甲流確診病例[N];海南日報;2009年
9 劉濤;我市緊急部署嚴防脊髓灰質炎野病毒輸入性疫情發(fā)生[N];太原日報;2011年
10 記者宜秀萍;我省確診2例輸入性非典型肺炎病例[N];甘肅日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瑞;輸入性因素對我國物價的影響研究(2005-2011)[D];南京大學;2012年
2 譚嘉妍;輸入性因素對我國通貨膨脹影響的定量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542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05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