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赴非洲旅行者瘧疾知識知曉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03 16:31

  本文選題:瘧疾知識 + 調查; 參考:《現代預防醫(yī)學》2015年07期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赴非洲旅行者的瘧疾防治知識知曉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為旅行者的瘧疾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取整群抽樣方法,選取于2013年6-7月北京國際旅行衛(wèi)生保健中心體檢的515名赴非洲旅行者,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瘧疾防治知識調查。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年齡、戶籍、是否居住在北京、文化程度、出國目的及曾經是否了解過瘧疾知識等因素對瘧疾知識知曉程度的影響。結果本研究515份問卷中,有效問卷458份,有效率為88.93%(458/515)。瘧疾知識問題的平均應答正確率為72.93%。其中,關于避蚊胺(DEET)問題的應答正確率最低為43.0%。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戶籍、曾經是否了解過瘧疾知識與瘧疾知識合格率相關。50歲及以上旅行者的瘧疾防治知識合格率低于29歲及以下者(OR=0.331,P0.05),城鎮(zhèn)戶籍高于農村戶籍(OR=2.715,P0.05),了解過瘧疾知識高于未了解過(OR=6.128,P0.05)。結論赴非洲旅行者中農村居民及50歲及以上人群需要進一步了解瘧疾防治知識,相關部門應針對出境旅行者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瘧疾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活動。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laria control knowledge among travelers from Beijing to Africa, and to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alaria control of travelers. Methods A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alaria control knowledge of 515 African travelers who were examined in Beijing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 Care Center from June to July 201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such as ag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living in Beijing, education level, purpose of going abroad and knowledge of malaria on the level of malaria knowledge. Results of the 515 questionnaires, 458 were valid,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8.933.3 / 458 / 515g. The average correct response rate of malaria knowledge problem was 72.93%. Among them, the 43.0%.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rrect rate of response to the DEET question was the lowest, the age,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Have you ever known that malaria knowledge is related to the qualified rate of malaria knowledge? the qualified rate of malaria control knowledge of travelers aged 50 years and over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ose aged 29 years or less. The rate of malaria control knowledge in urban resid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households. The knowledge of malari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R6.128P0.05. Conclusion the rural residents and people over 50 years old among the travelers to Africa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malaria control knowledge.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activities on malaria related knowledg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outbound travellers.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公共衛(wèi)生學院;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基金】:中英全球衛(wèi)生支持項目OP201~~
【分類號】:R53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敏;劉智勇;王冰;黃立萍;王舜欽;盛鴻穎;何洪濤;;前往瘧疾疫區(qū)的出國勞工對瘧疾相關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調查[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0年02期

2 劉君;史蕾;劉春芳;;出入境人員瘧疾流行現狀及防控措施[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1年06期

3 劉君;劉春芳;劉春曉;徐云慶;顧大勇;史蕾;趙純中;李東曉;辛本強;;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瘧疾相關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的研究[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3年01期

4 葉向光;祝高峰;計玉潔;許佳;石泉;;安徽口岸出國勞務人員瘧疾知識知曉情況的現況調查[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4年03期

5 盛慧鋒,周水森,顧政誠,鄭香;2002年全國瘧疾形勢[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3年04期

6 周水森;湯林華;盛慧鋒;;2003年全國瘧疾形勢[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5年06期

7 周水森;湯林華;盛慧鋒;王漪;;2004年全國瘧疾形勢[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6年01期

8 周水森;王漪;湯林華;;2005年全國瘧疾形勢[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6年06期

9 周水森;王漪;湯林華;;2006年全國瘧疾形勢[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7年06期

10 周水森;王漪;房文;湯林華;;2007年全國瘧疾形勢[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8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白坤;朱繼民;湯林華;;淮河流域瘧疾流行的空間分布特征[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年06期

2 陳慶偉;;阜陽市2001~2009年瘧疾流行狀況和防治措施評價[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3 韓華;高人燾;;合肥市28例輸入性瘧疾臨床特征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1年01期

4 胡明潔;吳守偉;劉輝;張靜;方強;沈繼龍;;干血濾紙片試劑盒和水煮法提取間日瘧原蟲DNA用于PCR檢測的比較[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5 李光友;陳勇;夏惠;方強;劉丹;買月琴;賀文欣;;間日瘧原蟲MSP1-19基因的克隆與表達[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6 王冶;劉昊;黎檀實;謝朝金;姜素椿;;蒿甲醚和雙氫青蒿素治療維和部隊瘧疾93例分析[J];傳染病信息;2007年01期

7 呂金蘭;;成人惡性腦型瘧疾2例臨床分析并相關文獻復習[J];臨床醫(yī)學;2011年04期

8 詹成;沈憶文;趙峗;江潔清;徐紅梅;趙子琴;許弘飛;吳克榮;;瘧疾致死法醫(yī)學鑒定1例[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11年05期

9 呂良勇;;日本宣傳國外傳染病風險信息的做法及其啟示[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1年02期

10 劉君;史蕾;劉春芳;;出入境人員瘧疾流行現狀及防控措施[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朱繼民;李白坤;湯林華;;淮河流域瘧疾的空間分布特征分析[A];中醫(yī)藥理論與應用研究——安徽中醫(yī)藥繼承與創(chuàng)新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朱繼民;湯林華;;淮河流域與瘧疾有關社會因素的空間分布分析[A];中醫(yī)藥理論與應用研究——安徽中醫(yī)藥繼承與創(chuàng)新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蔣詩國;吳成果;羅飛;羅興建;李繼艮;肖鵬;賴杰;;重慶市1998-2006年瘧疾病例個案調查流行病學分析[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9年論文集[C];2009年

4 林華亮;Liang Lu;Linwei Tian;Shuisen Zhou;Haixia Wu;Yan Bi;Suzanne C Ho;Qiyong Liu;;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falciparum malaria in China[A];2012廣東省預防醫(yī)學會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迪佑福;[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肖丹;海南省瘧疾疫情時空分布特征及預測模型的構建與評估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陶志勇;間日瘧原蟲特異性抗原的篩選[D];蘇州大學;2011年

4 于國偉;云南瘧疾疫情與蚊媒評價體系及地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5年

5 王麗萍;安徽瘧疾疫情時空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6 韓利平;利用瘧原蟲全基因組數據和分子對接方法預測青蒿素的抗瘧靶點[D];復旦大學;2009年

7 方強;間日瘧原蟲全長cDNA文庫的構建與PvGDH的克隆表達、表位鑒定及單抗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張文義;基于環(huán)境因素預測腎綜合征出血熱和瘧疾傳播風險[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9 高宏偉;不同時空尺度瘧疾傳播風險預測及環(huán)境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2年

10 劉春曉;口岸蚊類信息化數據平臺構建及其在實驗室質控的應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區(qū)德錦;瘧疾動物模型血小板動態(tài)變化及不同藥物干預觀察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周正斌;蚊媒病原體綜合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丁帥;我國間日瘧原蟲乙胺嘧啶抗性基因dhfr突變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4 林琳;應用微衛(wèi)星DNA標志研究我國雷氏按蚊群體遺傳結構[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5 趙輝;中緬邊境惡性瘧原蟲的態(tài)型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6 胡明潔;江淮地區(qū)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熊美燕;間日瘧康復者淋巴細胞活性分析[D];大理學院;2010年

8 王恒業(yè);惡性瘧原蟲對新復方抗瘧藥雙氫青蒿素/哌喹敏感性現場體外微量測定方法研究[D];大理學院;2010年

9 齊紅麗;非標準洗滌對長效蚊帳使用效果的影響研究[D];大理學院;2010年

10 彭紹蘭;通道試驗對長效蚊帳藥效評價的研究[D];大理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光全;袁方玉;胡樂群;張華勛;陳國英;劉井元;林文;裴速建;;湖北省2008年瘧疾流行態(tài)勢分析[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09年06期

2 張淑;邢浩杰;張華勛;朱長才;;湖北農村居民瘧防知識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1年01期

3 張敏;劉智勇;王冰;黃立萍;王舜欽;盛鴻穎;何洪濤;;前往瘧疾疫區(qū)的出國勞工對瘧疾相關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調查[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0年02期

4 王飛;楊秀娟;鄒明強;劉翌;;國境口岸輸入性惡性瘧的現狀與預防控制[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2年04期

5 莊建安,SukhanJackson,李蓬,Adrian.C.Sleigh,劉禧禮;瘧疾防治知識與態(tài)度行為關系的調查研究[J];河南醫(yī)學研究;1999年03期

6 劉建國,馮進,孫國英,程國明,周蓉,杭佳;2000~2002年泰州地區(qū)歸國勞務人員傳染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3年03期

7 劉建國;朱偉光;朱伯林;周維;解飚;蔣曉麗;;泰州地區(qū)出國勞務人員八種傳染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現況調查[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9年03期

8 張敏;張建明;何洪濤;王冰;劉智勇;盛鴻穎;王舜欽;;出國勞工瘧疾防治知識宣教效果評估[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10年06期

9 張小萍,金小林,高琪,顧亞萍,王偉明,周華云,李菊林,沈寶祥;健康教育干預瘧疾流行的研究[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2年04期

10 蒙中秋;輸入性惡性瘧的診治問題[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單志新;;瘧疾診斷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1年01期

2 江鋼鋒;瘧原蟲與瘧疾[J];生物學通報;2001年10期

3 劉忠湘,孫明林,趙亞,薛采芳;不同血樣收集和模板制備方法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瘧疾比較[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1年01期

4 林愛芬;城市環(huán)境中患瘧疾的危險因素[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1年05期

5 楊維平;瘧疾免疫與診斷研究進展[J];江蘇臨床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6 湯杜環(huán),王廣秀,王國逸,吉文瓊,蔡波;海南省瓊中縣和平瘧疾試點1990~2001年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3年05期

7 金玉明,王善青,蒙鋒,卓開仁,華德,林澄,符華清,黃永堅;五指山市居民和上山過夜人群瘧疾調查[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3年06期

8 周序堅,陳元良;澄邁縣1999~2001年流動人口瘧疾發(fā)病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3年06期

9 徐莉,劉殿宇;非典型瘧疾5例報告[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3年05期

10 阮繼剛;56例援貝寧中國人瘧疾臨床分析[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起勇;劉小波;;媒介按蚊防控:中國瘧疾消除的關鍵措施[A];中國衛(wèi)生有害生物防制協(xié)會2012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2 楊發(fā)柱;張山鷹;謝漢國;歐陽榕;林耀瑩;陳朱云;;福建省瘧疾傳播阻斷后的監(jiān)測與消除措施研究[A];2013年全國寄生蟲學與熱帶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3 許國君;李黎;郁濤;吳小紅;;四川省瘧疾流行態(tài)勢與消除瘧疾進展[A];2013年全國寄生蟲學與熱帶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4 陳曉紅;趙志剛;王慧媛;;非洲135例瘧疾回顧性分析[A];2011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11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1年

5 孔異生;;深圳市石巖地區(qū)流行人口瘧疾發(fā)病特點及控制對策[A];中國動物學會第八次全國寄生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6 楊大干;徐晶;鄢翠林;樓超;;Coulter LH750血細胞分析儀在瘧疾診斷初篩中的應用[A];2008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吳英松;李明;畢惠祥;董文其;李英杰;;免疫色譜測試與鏡檢法、PCR 法診斷瘧疾的比較[A];中國原生動物學學會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8 盧義欽;劉俊凡;;入侵瘧原蟲與紅細胞膜的相互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學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9 孔異生;;深圳市石巖地區(qū)流動人口瘧疾發(fā)病特點及控制對策[A];中國動物學會第六屆全國青年寄生蟲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10 李霄;金寧一;張鈺;金毅;朱繼紅;;妊娠期間自然殺傷細胞、氫化可的松與催乳素在瘧疾中的相互作用[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荊晶;肯尼亞和英國科學家著手繪制“全球瘧疾圖”[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范南虹 通訊員 楊靜;從談瘧色變到本土瘧疾零病例[N];海南日報;2013年

3 編譯 奇云;全球22億人口面臨瘧疾威脅[N];北京科技報;2005年

4 記者 陳瑜;瘧疾最新全球分布圖問世[N];科技日報;2008年

5 記者 張淑會 實習生 馬虹;力爭兩年消除瘧疾[N];河北日報;2010年

6 張?zhí)锟?戰(zhàn)勝瘧疾:最有勝算的或許是疫苗[N];中國醫(yī)藥報;2013年

7 曉燕 編譯;膽固醇代謝可能與瘧疾感染有關[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8 道 群;瘧疾成發(fā)展中國家人群健康最大殺手[N];大眾科技報;2005年

9 香港麥迪信醫(yī)學出版有限公司供稿;瘧疾“殺手”難得逞[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10 本報駐突尼斯記者 孫健;全球防瘧任重道遠[N];人民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陳小平;瘧原蟲與HIV的相互作用和關系[D];中山醫(yī)科大學;1998年

2 韓聰;瘧原蟲來源的MIF同源分子與瘧疾發(fā)病的分子流行病學觀察及功能初探[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3 吳英松;惡性瘧原蟲乳酸脫氫酶基因的克隆、表達、單抗制備及瘧疾診斷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1年

4 劉云峰;調節(jié)性B細胞在控制小鼠瘧疾免疫病理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5 吳憶;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在瘧疾感染中作用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龍璐;海南省瘧疾疫情時空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7 陳光;Tregs調控瘧疾保護性免疫應答和免疫病理效應機制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黎;湖北省農村社區(qū)瘧疾干預策略與效果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蘇永強;應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技術研究海南省瘧疾分布特征及其環(huán)境影響因素[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3 徐其章;緬甸佤邦北部佤族區(qū)瘧疾感染和就醫(yī)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大理學院;2010年

4 唐克香;磷酸萘酚喹預防瘧疾Ⅲ期臨床試驗[D];大理學院;2012年

5 王麗麗;中緬邊境居民瘧疾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張瑜;云南邊境地區(qū)瘧疾感染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D];大理學院;2013年

7 區(qū)德錦;瘧疾動物模型血小板動態(tài)變化及不同藥物干預觀察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劉耀寶;基因檢測技術用于瘧疾媒介調查的研究[D];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2009年

9 劉恩鵬;瘧原蟲來源MIF同源分子對DC功能的影響初探[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10 營雅茹;快速檢測試劑條、鏡檢和PCR在瘧疾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734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9734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00b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