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V感染者個體化基因檢測與療效評估
本文選題:慢性丙型肝炎 切入點:白細胞介素 出處:《免疫學雜志》2015年10期
【摘要】:目的檢測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型與HCV亞型,探索IL-28B基因變異與慢性丙型肝炎(CHC)型別和抗病毒療效的相關性。方法收集診療的51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資料,對48例CHC患者進行聚乙二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PEGIFN/RBV)治療24~48周,評估抗病毒療效。焦磷酸測序的高通量基因組測序系統(tǒng)檢測分析IL-28B基因多態(tài)性和HCV的亞型。結果48例CHC樣本的HCV基因分型檢測結果顯示,2個基因型感染率較高:1b(60.43%)、2a(27.08%);其獲得SVR的比率分別是41.38%(12/29)和76.92%(10/13),(χ2=25.68,P0.05);颊逫L-28B rs8099917 TT型、12979860 CC型、12980275 AA型獲得SVR的比例分別(25/27,92.41%)、(26/28,92.86%)、(24/27,88.89%)(P0.001)。同時,無論HCV 2a還是1b型感染者中,IL-28B野生型(12979860 CC型)均更易獲得SVR,但2a型HCV比率更高。結論 IL-28B SNP與HCV基因型對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RBV治療方案預后具有很高的預測和評估價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ct IL-28B genotypes and HCV subtype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an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L-28B gene variation and chronic hepatitis C (C C) type and antiviral efficacy.Methods 51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were collected and 48 patients with CHC were treated with PEG-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PEGIFN / RBV for 24 weeks to evaluate the antiviral effect.The polymorphism of IL-28B gene and the subtype of HCV were analyzed by pyrosequencing high throughput genomic sequencing system.Results the results of HCV genotyping in 48 CHC samples showed that the infection rate of two genotyp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1: 1bFN 60.43 and the rate of obtaining SVR was 41.38 / 12 / 29 and 76.92 / 10 / 13 (蠂 ~ 2 / 25.68 / P 0.05), respectively.Patients with IL-28B rs8099917 TT 12979860 CC / 12980275AA obtained SVR at a ratio of 25 / 27 / 92.41 / 26 / 2892.86 / 2788.89 / 2, respectively.At the same time, both HCV 2a and 1b infected pati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obtain IL-28B wild-type (12979860CC), but the rate of 2a type HCV was higher.Conclusion IL-28B SNP and HCV genotypes have high pro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treated with PEGIFN/RBV regimen.
【作者單位】: 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檢驗科;
【基金】: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2013K12-05-10)
【分類號】:R512.63;R44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Takako Utsumi;Maria I Lusida;;Viral hepatitis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coinfections in Asia[J];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2015年02期
2 米寅;高英堂;焦曉磊;杜智;;IL-28B基因多態(tài)性與丙型肝炎易感性的關系[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年02期
3 孫梅;談國蕾;王建芳;吳旭平;;IL-28B基因連鎖不平衡分析與HCV感染的相關性[J];肝臟;2014年07期
4 Nicolae-Catalin Mechie;Christian R銉ver;Silke Cameron;Ahmad Amanzada;;Predictability of IL-28B-polymorphism on protease-inhibitor-based triple-therapy in chronic HCV-genotype-1 patients: A meta-analysis[J];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4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徐佩琦;胡昌明;趙薇薇;吳尚為;;白細胞介素28B基因多態(tài)性與丙型肝炎易感性的關系[J];廣東醫(yī)學;2014年05期
2 談國蕾;孫梅;王建芳;吳旭平;;江蘇地區(qū)漢族人群白細胞介素28B基因多態(tài)性與丙型肝炎易感性的關系[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4年06期
3 李麗楠;金蘭;馬旭知遠;王松;丁劍冰;;IFN-λ在抗病毒作用研究進展[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4年02期
4 Toru Takahashi;;interleukin 28B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34期
5 劉祥;張金穎;張永萍;仲英娜;;IL-28B基因多態(tài)性與新疆維吾爾族HCV易感性研究[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佩琦;白細胞介素28B基因多態(tài)性與丙型肝炎易感性的關系及HCV基因型分布特征[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and C in HIV-infected patients:a meta-analysis[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1年02期
2 石曉東;姜晶;?∑;;白細胞介素28B的基因多態(tài)性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轉歸的關系[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1年01期
3 Zaigham Abbas;Adeel R Siddiqui;;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1年12期
4 梁云,周韌;人類基因組中的連鎖不平衡方式[J];國外醫(yī)學(生理、病理科學與臨床分冊);2005年03期
5 劉娟娟;高英堂;杜智;楊斌;經翔;王毅軍;王鳳梅;劉彤;;IL-10基因啟動子區(qū)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疾病轉歸的關系[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年16期
6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4年02期
7 Swati Gupta;Sarman Singh;;Hepatitis B and C virus co-infections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positive North Indian patien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年42期
8 Shanmugam Saravanan;Vijayakumar Velu;Nagalingeswaran Kumarasamy;Subhadra Nandakumar;Kailapuri Gangatharan Murugavel;Pachamuthu Balakrishnan;Solomon Suniti;Sadras Panchatcharam Thyagarajan;;Co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 HIV-infectedpatients in south Indi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37期
9 Rui Tato Marinho;David Pires Barreira;;Hepatitis C,stigma and cur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年40期
10 Takako Utsumi;Yoshihiko Yano;Hak Hotta;;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Asia[J];World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1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景永峰,景永瑩,王騰云,李成運;隆化諾聯(lián)合小柴胡湯治療慢性丙型肝炎18例[J];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02年02期
2 樂魏列;慢性丙型肝炎治療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2年03期
3 劉正穩(wěn),韓群英;金剛烷胺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2年03期
4 焦健,趙平;慢性丙型肝炎遺傳易感性研究進展[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2年06期
5 陸建春,吳國祥,李夏亭;干復津、病毒唑聯(lián)合治療14例難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療效觀察[J];肝臟;2003年04期
6 成軍,陳菊梅,張玲霞;慢性丙型肝炎與糖尿病的相關性[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04年03期
7 周永興;慢性丙型肝炎的臨床診斷及相關問題[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4年10期
8 江河清;慢性丙型肝炎的鑒別診斷及其常見并發(fā)癥[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4年10期
9 張繼明;慢性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現(xiàn)及處理[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4年10期
10 段莉,李鵬,張健;中醫(yī)對慢性丙型肝炎的認識和研究[J];中醫(yī)研究;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單媛;霍娜;王力芬;張愛秋;吳赤紅;陸海英;徐小元;;酒精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病程及治療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國熱帶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施維群;倪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現(xiàn)狀[A];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肝病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暨肝病新進展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3 陳建杰;聶紅明;王成寶;;112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感染途徑的流行病學研究[A];全國第3屆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yè)委員會第2屆委員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孫波;楊筱;吳麗媛;;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焦慮狀況的調查及護理對策[A];全國傳染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5 曹治宸;張書平;王淑琴;;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治療的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6 陳良;;慢性丙型肝炎治療進展[A];第十五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邵建國;徐建中;曹亮;張沛楓;孫偉;;南通地區(qū)慢性丙型肝炎185例臨床分析[A];廣東省肝臟病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洪明理;虞培玲;李云生;付治鋒;任家強;童潔;;慢性丙型肝炎肝組織膠原纖維增生的電鏡觀察[A];第十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Ⅰ)[C];1998年
9 卡世全;張月榮;崔虹;;慢性丙型肝炎48例臨床分析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10 李勝棉;姚樹坤;;生物學與組織學指標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預后的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周 珉;慢性丙型肝炎的辨治規(guī)律探討[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2 肖俊杰;微小RNA靶向治療的臨床實踐[N];醫(yī)藥經濟報;2012年
3 編譯 北小冉;慢性丙型肝炎新療法問世[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4 記者 閆鑓 通訊員 劉慧;多中心丙肝治療方案優(yōu)化研究啟動[N];健康報;2009年
5 金重華 姚光弼;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6 記者 周穎;兩岸專家研討中西醫(yī)治肝病[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1年
7 記者賈曉惠 通訊員黃顯斌 唐明山;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丙型肝炎病毒新基因[N];科技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鐘燮;延邊地區(qū)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并發(fā)率及其基因型特征分析[D];延邊大學;2010年
2 趙平;慢性丙型肝炎并發(fā)自身免疫現(xiàn)象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其與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的關系探討[D];吉林大學;2006年
3 蘇珊珊;慢性丙型肝炎個體化治療策略及免疫調節(jié)機制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張春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磁共振波譜研究及應用波譜成像評估抗病毒治療的療效[D];吉林大學;2014年
5 張永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調查及不同品系小鼠不同消化道組織中肝螺桿菌16SrRNA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6 姜天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h17細胞特征及其與抗病毒療效相關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7 任萬華;HCV基因型及其基因變異在慢性丙型肝炎臨床演變中的意義[D];山東大學;2004年
8 喻榮彬(YU Rong-Bin);HLA-DQA1、DQB1、DRB1基因多態(tài)性和慢性丙型肝炎的關系[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李媛;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療效及其與NK和特異性CD8~+T細胞活性的關系[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呂娟;趨化因子IP-10及自然殺傷細胞在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療過程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和文博;白介素-18、白介素-4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達及意義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許淼;殺傷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丙型肝炎的遺傳易感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孫延芬;中藥抗丙肝顆粒聯(lián)合派羅欣加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臨床觀察[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4 周炳喜;聚乙二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5 許順姬;延邊地區(qū)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體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D];延邊大學;2007年
6 陳拉弟;慢性丙型肝炎臨床轉歸及其干擾素抗病毒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林春敏;聚乙二醇化α-2a干擾素派羅欣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療效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8 李銀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糖血脂的變化及抗病毒治療對其影響[D];吉林大學;2014年
9 張艷茹;維生素D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療效和預后的影響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王超;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lián)合利巴韋林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267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72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