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HAART中LEP、HCY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本文選題:艾滋病毒感染 切入點: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出處:《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3期
【摘要】:通過檢測HIV感染者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過程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標志物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瘦素(leptin,LEP)的含量,判斷其在HIV感染人群中對CVD的預防作用。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桂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62例HIV感染者和30名健康對照組血清中LEP和HCY水平,結果顯示,HIV感染治療組血清HCY的水平明顯高于未治療組與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血清LEP在3組中無明顯變化(P0.05),血清HCY與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及TG呈正相關作用(P0.01)。可見,在HIV感染者HAART過程中,動態(tài)地檢測病人血清HCY水平有助于HIV感染者并發(fā)CVD的早期預防,為HIV感染人群并發(fā)CVD提供早期預防依據(jù)。
[Abstract]:The levels of homocysteine homocysteine homocysteine (homocysteine cysteine) and leptin leptin (leptin) in HIV infected persons during 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were detected. The serum levels of LEP and HCY in 62 patients with HIV infection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i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Guilin were detected by Elis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serum HC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untreated group and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serum LEP in the three groups.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HCY and CD4 T lymphocyte count and TG.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HCY and CD4 T lymphocyte count and TG. Dynamic detection of serum HCY level is helpful to the early prevention of HIV infection complicated with CVD, and provides early prevention basis for HIV infection population complicated with CVD.
【作者單位】: 桂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273137) 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基金資助項目(2012ZX10001-002) 廣西本級技術研究與開發(fā)基金資助項目(桂財教〔2012〕98號) 桂林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基金資助項目(20130120-18)
【分類號】:R512.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Alison D Grant ,Kevin M De Cock ,孔朝霞;艾滋病(一) 發(fā)展中國家的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J];英國醫(yī)學雜志(中文版);2002年01期
2 ;阿富汗發(fā)現(xiàn)艾滋病毒感染者[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3年05期
3 楊放,吳尊友,徐臣,張云同,呂莉;艾滋病毒感染者家庭避孕套使用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4年08期
4 田云天;重慶市渝北區(qū)艾滋病毒感染現(xiàn)狀分析[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年04期
5 ;我國現(xiàn)存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約70萬[J];旅行醫(yī)學科學;2007年04期
6 ;中國累計報告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9萬例[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11年06期
7 許菲斐;劉雅琳;許前磊;;河南省農(nóng)村艾滋病高發(fā)區(qū)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認知、態(tài)度、行為調查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2年05期
8 呂維柏;;克艾可治療艾滋病毒感染者60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3年06期
9 翟宇;艾滋病毒感染的家庭檢測[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1994年12期
10 保長生,丁躍禮,李云忠,宋懷全;曲靖地區(qū)富源縣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報告[J];皮膚病與性病;199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朱性霞;馬建東;王芳;;艾滋病或艾滋病毒感染者家庭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孟坤;吳葵生;杜式群;謝碧珠;;3例艾滋病人用HARRT聯(lián)合喘可治治療3年以上的臨床觀察[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暨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學珍;消除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視十分緊迫[N];中國婦女報;2009年
2 記者 車喜韻;今年全省新發(fā)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52例[N];陜西日報;2012年
3 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艾滋病毒感染人體細胞機制獲得重大發(fā)現(xiàn)[N];光明日報;2013年
4 黃哲雯;“艾滋病毒感染者多為農(nóng)民工”是記警鐘[N];工人日報;2009年
5 記者 瞿學江;我區(qū)發(fā)現(xiàn)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87例[N];寧夏日報;2009年
6 記者 曹斯 通訊員 粵衛(wèi)信;粵去年新報告艾滋6454例[N];南方日報;2013年
7 王雪;及早干預可防艾滋病毒感染者骨折[N];科技日報;2014年
8 記者 白景輝;我區(qū)艾滋病毒感染者呈上升趨勢[N];寧夏日報;2006年
9 記者 劉明云;全省艾滋病毒感染者逾半在榕[N];福州日報;2005年
10 記者 潘舒暢 通訊員 趙麗娜;我市艾滋疫情增長迅速[N];溫州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棟棟;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家庭成員生活事件及家庭功能狀況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598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65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