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日瘧并重度血小板減少1例
本文選題:間日瘧 切入點:瘀點 出處:《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患者,男,45歲,貴州省金沙縣安落鄉(xiāng)人,農民。2014年12月20日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高熱,體溫最高達40.3℃。發(fā)熱過程中伴寒戰(zhàn),盛汗退熱,退熱后感困倦,伴口渴、多飲(約3 000 ml)、多尿(同飲水量),發(fā)熱隔日1次,每次持續(xù)約4~6 h,多次就診于當?shù)卦\所,具體診斷不詳,予多種抗生素治療無效。12月25日患者全身出現(xiàn)散在瘀點及皮疹伴皮膚瘙癢,自行服用馬來酸氯苯那敏片后,皮疹
[Abstract]:Positive patients, male, 45 years old, Guizhou province Jinsha County Down countryman, farmer.2014 in December 20th with no obvious cause fever, body temperature up to 40.3 degrees. In the course of fever with chills, fever defervesced Sheng sweat, feeling sleepy, with thirst, polydipsia (about 3000 ml), polyuria (with water the amount of heat), 1 every other day, each lasting about 4~6 h, repeated visits to the local clinic, the specific diagnosis is unknown to many antibiotics ineffective treatment.12 25 patients with systemic scattered petechiae and rash and skin itching, to take Chlorphenamine Maleate Tablets after the rash
【作者單位】: 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白云醫(yī)院檢驗醫(yī)學科 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中心實驗室;
【分類號】:R531.3;R55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澤;廖藝文;;血小板減少型瘧疾的臨床特點[J];廣東醫(yī)學;2007年03期
2 陳曉東;有特殊臨床表現(xiàn)的間日瘧1例[J];中國全科醫(yī)學;199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澤;廖藝文;;血小板減少型瘧疾的臨床特點[J];廣東醫(yī)學;2007年03期
2 李鵬;苗晉華;原艷明;趙喜榮;;利比里亞維和官兵瘧疾患者血小板下降原因分析[J];華北國防醫(yī)藥;2010年S1期
3 楊好妹;何時軍;;瘧疾伴發(fā)血小板減少癥15例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8年10期
4 陳海林;張叢叢;劉洪峰;;貧血、血小板減少、意識障礙[J];臨床薈萃;2014年12期
5 張倩;朱立強;陳衛(wèi)民;;62例瘧原蟲感染患者血小板參數(shù)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22期
6 徐靖,黃勇,葛玉會;間日瘧和惡性瘧的臨床與誤診[J];寄生蟲病與感染性疾病;2003年01期
7 趙升;蔣小偉;周楊霄;萬汝根;;間日瘧患者血細胞參數(shù)和C反應蛋白結果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2年01期
8 蔣靜;程波;趙玉萍;;50例輸入性瘧疾病例流行病學特征及治療效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田睿;徐惠芳;朱小燕;孫福軍;黃健華;王康琳;;全球瘧疾流行現(xiàn)狀及我國輸入性瘧疾疫情態(tài)勢分析[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3年06期
2 李澤;瘧疾發(fā)作時的肺部改變[J];海南醫(yī)學;1997年01期
3 劉永孝;;安徽省瘧疾發(fā)病地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J];疾病控制雜志;2007年04期
4 王麗萍;徐友富;王建軍;許嫻;張文義;方立群;馬家奇;曹務春;金水高;;1990~2006年安徽瘧疾疫情時空分布特點研究[J];疾病控制雜志;2008年02期
5 朱東山;楊維中;李華忠;鄭燦軍;茍錦博;;中部疫情不穩(wěn)定地區(qū)瘧疾發(fā)病特征及休止期策略[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7年08期
6 王波;陸群;仰鳳桃;;合肥市2012年境外輸入性瘧疾調查分析[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牟曉剛;;間日瘧12例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8年08期
2 梁海;屈錦秀;;間日瘧2例報告[J];應用預防醫(yī)學;2009年02期
3 洪美蕊;先天性間日瘧的臨床護理[J];河北醫(yī)學;1996年05期
4 鐘利樹,鄒玉芬,周玉梅;輸血性間日瘧9例報告[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7年04期
5 楊穎勇;一起間日瘧局部暴發(fā)流行調查[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1997年04期
6 王光岳,李懿宏,范樹奇;黑龍江省發(fā)現(xiàn)輸血引起間日瘧一例[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9年01期
7 彭秀儒;疑似抗藥性間日瘧一例調查報告[J];廣東寄生蟲學會年報;2000年00期
8 肖汝成;間日瘧8例臨床分析[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0年09期
9 牟曉剛;8例間日瘧發(fā)病原因探討[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0年02期
10 何遠學;賈杰;;間日瘧54例臨床誤診原因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梁桂亮;孫曉東;王劍;張再興;;緬甸拉咱市氯喹治療間日瘧臨床效果評價[A];全國寄生蟲學與熱帶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陳小平;肖斌權;施文鈞;徐慧芳;高凱;饒紀禮;張周斌;;間日瘧對HIV感染者/AIDS患者CD_4淋巴細胞凋亡率的影響[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3 曾桂華;王喬笙;曾建松;;婁底市基本消滅瘧疾后監(jiān)測結果及有待解決的問題[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張昊華;消除瘧疾試點在六省市啟動[N];健康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熊美燕;間日瘧康復者淋巴細胞活性分析[D];大理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15586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5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