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校出現(xiàn)結核病例后密切接觸者篩查結果分析
本文關鍵詞: 結核 結果評價 學生 出處:《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對一起學校結核病疫情進行回顧,為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鑒。方法對與病例所在學校高一、高二年級學生進行結核病篩查以確定新發(fā)病例及高危人群;自行設計訪談提綱及調查問卷,對校方及既往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追溯事件發(fā)展過程。結果學生胸部X線小片熒光縮影篩查率為99.86%(802/803),其中2例確定為活動性病變。PPD篩查率為94.40%(758/803),強陽性率為15.96%(121/758);高二年級強陽性率(19.91%)明顯高于高一年級(9.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3.750,P0.05)。在高二同一班級新發(fā)現(xiàn)2例活動性肺結核病人,且病例來源于同一班級的PPD強陽性率(82.22%,37/45)明顯高于其他班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病例所在年級先后出現(xiàn)7例學生結核病人且病例間有密切接觸史,除首發(fā)病例外,其余病例沒有明確的校外接觸史;除1例密接篩查病例外,其余病例均出現(xiàn)過結核病相應癥狀且存在就診及/或確診延誤。結論對結核病人家庭中的學生成員及學生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開展主動篩查,建立、落實包括入學體檢及癥狀監(jiān)測在內的學校病例主動發(fā)現(xiàn)機制,同時加強全民健康教育及醫(yī)務人員專業(yè)培訓,協(xié)同做好學校結核病疫情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review an epidemic situation of tuberculosis in school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uberculosis in schools. Self-designed interview outline and questionnaire to carry out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school and past cases,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fluorescence microcosmogram screening of chest X-ray films was 99.862 / 803 / 803 / 803%, and the screening rate of PPD was 94.4040 / 758 / 803G, and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was 15.96 / 121.758 / 758;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of grade 2 was 19.911respectively)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9.25% in grade on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 2 = 23.750, P 0.05). Two new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found in the same class in the second year of senior high school.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of PPD in the same cla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classes (P 0.05). Th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ere 7 cas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the same class and the cases had close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Except for the first case, the other cases did not have a clear history of out-of-school contact. The other cases all had the corresponding symptoms of tuberculosis, and there was a delay in seeing a doctor and / or diagnosis. Conclusion the active screening of the student members in the family and close contacts of the student TB patient was carried out. We should implement the active detection mechanism of school cases includ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symptom monitoring, and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medical personnel to control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tuberculosis in schools.
【作者單位】: 天津市結核病控制中心研究室;
【分類號】:R5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謀岳;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紀要[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年09期
2 M.I.Perelman,賀曉新;俄羅斯的結核病[J];結核與肺部疾病雜志(中文版);2001年02期
3 王楚英,李于功,王宗燁;醫(yī)務人員結核病發(fā)病、治療與轉歸調查分析[J];解放軍保健醫(yī)學雜志;2001年03期
4 李群輝;宋文虎;;結核病監(jiān)測標準[J];結核病健康教育;2001年01期
5 趙雁林;結核病研究進展及熱點[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2年01期
6 林勇,呂偉平;1992~2001年海南省結核病防治工作情況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03年02期
7 邵柏;加強出入境人員結核病監(jiān)測工作重要性的探討[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3年02期
8 賈震,孔淑芳;1997~2001年曲阜市結核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廣西預防醫(yī)學;2003年S1期
9 黃誠,施建華,沈國昌,倪孝和,湯玲;海門市1995—2000年結核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04年01期
10 黃福松;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4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成詩明;;我國結核病研究概況[A];2011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陳慧娟;;對建立高效結核病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影響因素分析[A];中國防癆雜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林秉崇;;溫嶺市1999~2003年結核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A];浙江省結核病控制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馮淑范;吳建林;熊國屏;饒正遠;曹惠;;四川省結核病監(jiān)測區(qū)縣實施項目前后工作評價(摘要)[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5 吳新悅;凌穎;李海英;焦風華;康萬里;李風如;;傳染病結核病報卡中填寫項目的缺失與完善[A];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張瑩暉;楊邁;李平;劉公利;趙曄;王秀暉;王向軍;王丹丹;徐慧;趙南;;哈爾濱市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調研情況[A];2011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黃牧;韓文斌;何永泉;;遼中縣結核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A];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大會學術報告[C];2001年
8 黃苓;艾義明;;黃石市結核病監(jiān)測實施項目前后工作評價[A];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大會學術報告[C];2001年
9 張淑蘭;;溫州市2003年結核病疫情監(jiān)測分析[A];浙江省結核病控制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10 王黎霞;姜世聞;劉小秋;何廣學;成詩明;;結核病防治工作進展[A];2007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孟慶輝;控制結核病流行 努力構建和諧社會[N];萊蕪日報;2007年
2 徐勁松 胡月飛 記者 黃春英;隱藏的結核病人令人憂[N];黑龍江日報;2004年
3 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主任醫(yī)師 楊華林 楊坤云;結核病防治十問[N];湖南日報;2005年
4 張學恒;我市加強學校結核病監(jiān)測和預防工作[N];商丘日報;2006年
5 記者 李穎;我國已建立全國結核病監(jiān)測系統(tǒng)[N];科技日報;2009年
6 王慧慧;阻擊結核“回潮”刻不容緩[N];安徽日報;2009年
7 記者 黨淑梅;強化責任目標管理 提高防治工作水平[N];通化日報;2011年
8 宋國梵;“三位一體”織“天網(wǎng)”[N];健康報;2005年
9 石小宏;我省加大災區(qū)結核病防治力度[N];四川日報;2008年
10 袁燕莉;遏制結核 共享健康[N];吉林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賈忠偉;結核病時空傳播模型與危險因素評估[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2 趙文靜;我國糖尿病患者中結核病病例主動發(fā)現(xiàn)策略的經(jīng)濟學評價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3 王敏;結核病監(jiān)測預警指標體系和流行現(xiàn)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徐凱進;大規(guī)模人群主動式胸部X線結核病篩查策略評價及NTM和MDR-TB在初診肺結核中的流行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衛(wèi)衛(wèi);勝利油田結核病疫情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
2 馮嵐;江西省南昌市結核病流行病學和病原學調查[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
3 石學峰;山東省和遼寧省監(jiān)獄服刑人員結核病防治服務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王子文;上海市七示范區(qū)結核病防治專項經(jīng)費的投入與使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呂華坤;江蘇省結核病流行病學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6 舒文;我國東部城鄉(xiāng)結核病發(fā)病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7 趙忠俠;楊浦區(qū)重點人群結核病知信行現(xiàn)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8 鄭亦慧;上海市普陀區(qū)非戶籍人口結核病經(jīng)濟負擔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任忠和;包頭市土右旗村民結核病防治認知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胡嘉;結核病死亡監(jiān)測分析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本文編號:15132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1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