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過程中Runx2的表觀遺傳學修飾
本文關鍵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過程中Runx2的表觀遺傳學修飾
更多相關文章: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組蛋白修飾 DNA甲基化 Runx
【摘要】:利用骨髓來源的干細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em cells,BMSCs)作為骨組織工程種子細胞來修復骨缺損已成為研究熱點.轉錄因子是影響骨生長的重要因素,其中Runx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是參與成骨細胞分化與骨形成的重要轉錄因子之一.近年來,表觀遺傳學在發(fā)育生物學及干細胞分化過程中的調控機制倍受重視.而Runx2是否受到表觀遺傳學調控尚未見報道.本研究采用real-time RT-PCR檢測Runx2的mRNA表達,ChIP(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結合real-time RT-PCR檢測Runx2基因啟動子區(qū)甲基化水平及組蛋白修飾水平的變化.結果顯示,BMSCs在成骨誘導分化中Runx2的mRNA表達在3 d達到高峰,之后下降;同時在BMSCs成骨分化第3 d,與轉錄激活相關的組蛋白修飾乙酰化H3K9和三甲基化H3K4均升高;而與轉錄抑制相關的組蛋白修飾三甲基化H3K9降低.另外檢測還顯示,Runx2啟動子區(qū)域乙;疕3K9和三甲基化H3K4募集增加,而三甲基化H3K9募集降低.Runx2啟動子區(qū)域DNA甲基化修飾程度降低.上述結果表明,BMSCs在成骨分化過程中Runx2的表達上調,其基因啟動子區(qū)域呈現(xiàn)促進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修飾變化.由此推斷,表觀遺傳調控在BMSCs成骨分化過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它將為提高BMSCs的成骨分化效率提供線索.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運動醫(yī)學研究所;
【關鍵詞】: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組蛋白修飾 DNA甲基化 Runx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81101350)資助~~
【分類號】:R329
【正文快照】: 骨缺損(bone defect),尤其是長段骨缺損修復一直是骨科界的難題之一.迄今為止,臨床上對因各種疾病所造成的長段骨缺損的修復仍未得到有效解決[1].近年來,隨著材料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迅速發(fā)展,利用干細胞和組織工程技術進行組織或器官再生已顯示出良好的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夜文敏;段銀鐘;;低表達Cbfa1基因的人牙周膜細胞模型的建立及鑒定[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09期
2 管曉光;劉磊;;脂肪基質細胞骨向誘導分化的研究進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年05期
3 王晨星;陳剛;;脂肪干細胞在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進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年05期
4 葉眉;徐燕;;脂肪干細胞在牙周組織工程學中的應用前景[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09年01期
5 黃瑞宏;王寧;李yN;張瓊麗;樓瑾;李明;杜新;卓家才;;Wnt/β-catenin基因對骨髓瘤患者間充質干細胞成骨潛能的影響[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2年02期
6 秦宇紅;陳光輝;邊素艷;張琰琴;李天德;;大鼠皮下脂肪分離間充質干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及鑒定(英文)[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33期
7 鄭朋飛;董展;王結果;閻帥;仲宇;樓躍;;降鈣素對大鼠顱骨成骨細胞調控作用的體外觀察[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02期
8 唐少鋒;劉承杏;姬林松;馬濤;李世和;;兔脂肪干細胞的體外分離培養(yǎng)特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10期
9 張辛;楊民;林霖;陳蘋;馬康濤;敖英芳;周春燕;;核心結合因子(Cbfa1/Runx2)重組腺病毒載體的構建、鑒定及在脂肪來源干細胞中的表達[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8年01期
10 馬勇;張辛;敖英芳;;人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12基因重組腺病毒載體的構建[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秦宇紅;脂肪組織來源間充質細胞向心肌細胞定向誘導分化的電生理學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2 李叔強;VEGF基因修飾脂肪間質干細胞及其誘導成骨分化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張勝利;大鼠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復合納米羥基磷灰石/膠原/L-聚乳酸成骨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郝偉;基于兔脂肪干細胞+I型膠原凝膠+PLGA-β-TCP支架的新型骨組織工程復合體的構建以及修復自體橈骨缺損的相關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5 唐少鋒;脂肪干細胞分離培養(yǎng)及修復軟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8年
6 向飛宇;心衰的機制與干細胞治療基礎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7 丁可;基因修飾成肌細胞結合可注射溫敏凝膠支架構建組織工程骨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8 蔣誼;Ghrelin通過MAPK-ERK信號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向成骨樣細胞分化的作用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朱筱;1、Runx2甲基化狀態(tài)變化對血管平滑肌細胞成骨樣分化影響的研究 2、Vaspin對人成骨細胞凋亡的作用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10 張文文;BMP9需通過調控Notch信號通路誘導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趙中濤;降鈣素對乳鼠成骨細胞增殖及IGF-1表達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李崗;降鈣素基因相關肽/ERK信號通路對人MG-63成骨肉瘤細胞增殖的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王寧;多發(fā)性骨髓瘤間充質干細胞TAZ和Wnt/β-catenin基因表達與其成骨潛能相關性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史占平;DNA脫甲基化對整合至rDNA區(qū)外源基因hFⅧ表達量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8年
5 李傳將;激素性股骨頭壞死兔脂肪干細胞體外生長特性及成骨分化能力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葉眉;脂肪干細胞增殖、成骨分化及其與支架生物相容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李政;經靜脈移植脂肪干細胞在兔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模型體內的示蹤研究[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9年
8 張曉蕾;DNA甲基化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的作用[D];浙江大學;2010年
9 王建浩;低劑量輻射與RNA干擾對小鼠成骨樣細胞MC3T3-E1相關因子骨唾液酸蛋白(BSP)影響的初步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宮雪蓮;北京油雞脂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與誘導分化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何庭艷;劉莉;;FOXP3調控中的表觀遺傳學現(xiàn)象[J];免疫學雜志;2011年02期
2 方利君;付小兵;程飚;孫同柱;李建福;曹榮;王玉新;;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參與皮脂腺導管構成的初步研究[J];感染.炎癥.修復;2003年04期
3 王光輝,牟虹,梁傳余;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及其在軟骨組織缺損修復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年11期
4 郭麗,尹飛,王欣,凌翎,呼和塔娜,李鵬,段德生,范洪學;bFGF促增殖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多巴胺能神經元樣細胞的分化[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5年06期
5 祝建中,苗宗寧,錢寒光,趙基棟;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性能的實驗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5期
6 楊峰;;腺病毒介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_(165)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中的表達及其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5年06期
7 夏冰;王捷;郭立達;詹純列;肖育華;楊傳紅;;幾種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培養(yǎng)特性的比較(英文)[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37期
8 楊思遠;石應康;周耀黃;賃可;蒙煒;;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可定向誘導為內皮細胞[J];河南醫(yī)學研究;2006年04期
9 康焱;廖威明;盛蹼義;;hBMP7瞬時轉染對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6年S1期
10 張稷;吳家林;范志海;呂海軍;李肖蓉;張學光;;體外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的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昱;宋健;陳錫昌;胡成俊;劉維新;;體外“心肌環(huán)境”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的研究[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2 馮凱;陳健琳;烏仁娜;徐晨;李欲航;陳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抑制異體T細胞反應的實驗研究[A];第三屆全國血液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3 徐衛(wèi);李建勇;朱光榮;費曉明;孟麗娟;周小玉;汪承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臨床研究[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4 宮立眾;夏順中;張翼軍;張紅賓;史曦凱;鐘大平;裴莉;張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中大小兩群細胞的生物學特性比較[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5 劉鴻禧;;表遺傳學研究若干新進展[A];第五屆廣東省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暨第三屆廣東省預防醫(yī)學會衛(wèi)生毒理專業(yè)委員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6 劉昱;宋健;陳錫昌;胡成俊;劉維新;;5-氮胞苷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分化的研究[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7 孫樹津;后曉南;龍勉;陶祖萊;;力學環(huán)境因素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A];第七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8 陳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免疫耐受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9 張偉;葛薇;李長虹;韓欽;鄧為民;尤勝國;趙春華;;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單核細胞來源的樹突狀細胞分化、成熟和功能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10 李艷華;張銳;秦立蓬;趙連旭;王蘊芳;岳文;裴雪濤;;重組腺病毒載體pAd-pdx-1的構建及其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中的表達[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張?zhí)煨?英德著手測繪基因調控圖譜[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陳丹;畫出人類基因“開關”的圖譜[N];科技日報;2003年
3 何德功;RNA干擾技術成功抑制癌細胞基因表達[N];醫(yī)藥經濟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海生;低氧促進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殖和分化及其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2 張偉;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免疫調節(jié)機制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牟大鵬;抑制消減雜交技術篩選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分化前后差異表達基因[D];吉林大學;2007年
4 景紅;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為腎臟系膜細胞樣細胞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黃定強;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定向誘導分化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王勃;誘導骨髓干細胞向心肌樣細胞分化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韓立赤;張應力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骨向分化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周竹娟;轉核技術建立可增殖神經細胞系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9 鄧全軍;端粒酶永生化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體內外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邢小麗;大鼠視網膜勻漿上清液體外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為神經元樣細胞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宏志;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分化為神經前體細胞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2 董玉泉;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3 項正兵;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膽堿能神經元樣細胞定向分化的實驗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4 周雅麗;Survivin基因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中的表達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5 王佳南;仿生電刺激在離體心肌細胞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樣細胞分化中的作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林曉斌;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分化肝干細胞的研究[D];汕頭大學;2005年
7 李立;綠熒光蛋白轉基因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分化成內皮細胞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8 汪蕾;“心肌樣”環(huán)境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9 王慧君;毛囊培養(yǎng)上清液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的初步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王鵬;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腦脊液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影響[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156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1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