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滾環(huán)擴增的鴨乙型肝炎病毒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檢測方法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基于滾環(huán)擴增的鴨乙型肝炎病毒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檢測方法的建立
更多相關文章: 滾環(huán)擴增 鴨乙型肝炎病毒 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
【摘要】:滾環(huán)擴增(RCA)是新近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能特異性擴增環(huán)形DNA的實驗技術,自2008年以來被廣泛用于HBV基因全長擴增及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cccDNA)耐藥突變分析等研究。為了便于鴨乙型肝炎病毒(DHBV)cccDNA的分析,本研究建立了基于RCA的DHBV cccDNA的檢測方法。通過針對DHBV高度保守序列設計的4對RCA硫化修飾引物,以血清DHBV DNA為陰性對照,從肝組織DHBV DNA標本中擴增得到DHBV cccDNA。然后用跨缺口引物擴增RCA產物測序替代限制性內切酶切分析進行DHBV cccDNA鑒定。應用該方法檢測39份攜帶DHBV麻鴨肝組織與血清標本結果顯示:全部肝組織標本均檢出DHBV cccDNA,而全部血清標本則均無DHBV cccDNA檢出,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基于RCA的DHBV cccDNA檢測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和靈敏性。該方法的建立為應用鴨乙型肝炎病毒動物模型研究cccDNA在病毒致病機制中的作用以及評價抗病毒療效奠定了實驗基礎。
【作者單位】: 桂林醫(y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
【關鍵詞】: 滾環(huán)擴增 鴨乙型肝炎病毒 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
【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2GXNSFAA053146資助
【分類號】:R373.21
【正文快照】: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是病毒復制、持續(xù)感染以及抗病毒藥物停用后病情反復的關鍵因素[1-2]。檢測病毒的cccD-NA可了解病毒感染狀態(tài)及傳染性,評價藥物療效并幫助監(jiān)測機體病毒的清除程度。然而,既往檢測H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蘇何玲;黃日東;何松青;徐慶;朱華;莫之婧;劉青波;劉永明;;桂林地區(qū)麻鴨DHBV基因全長克隆和序列分析以及DHBV定量檢測方法的建立[J];病毒學報;2013年02期
2 任曉強;蘇何玲;鄒正升;高峰;劉立明;劉妍;李保森;徐東平;鐘彥偉;;滾環(huán)擴增在乙型肝炎病毒cccDNA檢測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9年06期
3 鄧家剛;郭宏偉;運晨霞;楊柯;蘭太進;;芒果苷抑制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機制[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0年10期
4 唐愛存;陳兆霓;黃仁彬;王乃平;;乙肝轉陰散對鴨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家剛;蘭太進;楊柯;運晨霞;郭宏偉;衛(wèi)智權;閻莉;;芒果苷對DHBV感染鴨脾細胞內cAMP,cGMP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J];廣西中醫(yī)藥;2011年01期
2 徐東平;;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學特點及其臨床意義[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9年06期
3 王琳;劉文;劉妍;紀冬;思蘭蘭;鐘彥偉;徐東平;;中國流行的C基因型HBV穩(wěn)定復制表達細胞系的建立[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0年12期
4 韓佳琪;鐘彥偉;任曉強;鄒正升;劉樹紅;劉學恩;趙景民;徐東平;;慢性乙肝患者石蠟包埋肝組織中HBV cccDNA定量檢測方法的建立[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1年05期
5 李忠斌;任曉強;劉妍;許智慧;李韋杰;戴久增;李樂;邵清;陳國鳳;徐東平;;血清病毒檢出核苷(酸)類似物耐藥突變的慢性乙肝患者PBMCs中HBV cccDNA基因突變特點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2年06期
6 劉雅莉;劉箐;韓舜愈;;微量病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通報;2010年11期
7 李學堅;杜正彩;鄧家剛;黃艷;劉布鳴;胡文姬;盧文杰;;芒果苷酰化衍生物降血糖活性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年01期
8 黃權芳;林興;張士軍;黃仁彬;陳兆霓;;山芝麻水提液對HepG2.2.15細胞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1年07期
9 顧承真;曹建新;;芒果的化學和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1年10期
10 譚安雄;朱耀斌;李小云;;芒果苷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1年2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學堅;芒果苷酯化衍生物的化學合成及藥理活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楊欣;乙肝轉陰顆粒對化學性肝損傷和慢性肝纖維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李小焦;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及近似種滾環(huán)擴增[D];重慶大學;2010年
3 李忠斌;慢性乙型肝炎耐藥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HBV cccDNA耐藥相關基因突變特點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2年
4 周冬青;新型原位聚合酶鏈反應在檢測肝組織中HBV cccDNA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D];桂林醫(yī)學院;2012年
5 王琳;我國流行C基因型野生和耐藥HBV穩(wěn)定復制細胞系的建立及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3年
6 胡雙燁;肝細胞癌患者石蠟包埋肝組織HBVcccDNA的原位檢測[D];桂林醫(yī)學院;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蔚芳,劉志華,何海棠,駱抗先;一株鴨乙型肝炎病毒DHBV全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2 鄧家剛,曾春暉;芒果葉及芒果苷30年研究概況[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3 鄧家剛;楊柯;鄭作文;周小雷;;芒果苷在鴨體內抑制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實驗研究[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江華,程正江,張海蓉,孫伯良,曾平凡,曹紅;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8與其他細胞因子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年02期
5 張新全,黃正明,楊新波,曹文斌,陳紅艷,劉賀之,李壯;乙型肝炎病毒模型的方法學研究[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5年05期
6 徐東平;;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學特點及其臨床意義[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9年06期
7 陳禮宏,韋嘉,朱建蕓;斑點雜交與熒光定量PCR檢測血清HBV-DNA的臨床意義[J];臨床薈萃;2002年08期
8 胡權;雷延昌;張振華;田擁軍;張正茂;李磊;夏劍波;陸蒙吉;楊東亮;;湖北麻鴨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組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Virologica Sinica;2006年02期
9 梁榮感;蘇何玲;宋蕓娟;龔受基;徐慶;;桂林麻鴨先天性鴨乙肝病毒模型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6年11期
10 鄭作文,鄧家剛,楊柯;芒果苷在2215細胞培養(yǎng)中對乙肝病毒HBsAg、HBeAg分泌的影響[J];中醫(yī)藥學刊;2004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南祥;張秀芝;蔣自鐘;郭茂福;;人腸粘膜等勻漿對乙型肝炎抗原的抑制作用[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79年04期
2 劉寶璋;乙型肝炎病毒的最新研究和展望[J];日本醫(yī)學介紹;1980年08期
3 劉志平,施溥濤,江壽平;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分子的二級結構預測[J];科學通報;1985年08期
4 ;裸鼠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體內研究[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1991年03期
5 龔作炯;;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學及抗病毒靶位[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6年03期
6 呂婧;楊曉玲;王惠珍;張棟;牛勃;;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表達[J];生物技術通訊;2010年03期
7 方宇,武建國,李芳秋,喻毅強,張?zhí)?乳牛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樣病毒顆粒的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88年02期
8 梁耀東,成軍,吳君,程明亮;活性氧簇與肝炎病毒的關系[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4年02期
9 李琪玲;前S_2蛋白與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關系[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年22期
10 王晶,劉峰;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的探討[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5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沃健兒;侯偉;劉克洲;李敏偉;陳離偉;胡中榮;劉榮華;胡敏君;;不同結合臂長10-23 DNAzymes對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和C基因表達的抑制作用[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2 王春花;成軍;王欣欣;吳煜;劉妍;郎振為;;乙型肝炎病毒前-前-S蛋白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和純化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雷宇;黎燕;王蜀強;陳壓西;周智;任紅;;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四環(huán)素調控體系的構建及其在真核細胞中的表達[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王春花;成軍;郎振為;王欣欣;吳煜;劉妍;;乙型肝炎病毒前-X蛋白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和純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5 楊德剛;繆曉輝;;對乙型肝炎病毒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的再認識[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張鑫;劉映霞;劉敏;位興輝;;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對NK細胞功能影響的體外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王春花;成軍;王欣欣;吳煜;劉妍;郎振為;;乙型肝炎病毒前-X蛋白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和純化[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李莉;朱明芬;李剛;盧建溪;陳偉;;一種新的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組克隆技術的建立[A];第五屆全國肝臟疾病臨床暨中華肝臟病雜志成立十周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張政;席宏麗;公維波;李文剛;于敏;曾爭;徐小元;;乙型肝炎病毒反義RNA在轉基因小鼠肝細胞中的表達及對肝細胞HBV DNA復制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吳金明;黃智銘;吳建勝;林向飛;陳向榮;黃慶科;;乙型肝炎病毒L02細胞轉染模型的建立與鑒定[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通訊員 吳志軍 杜建國;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獲三項新成果[N];科技日報;2009年
2 郝成濤 何玉璽;流感病毒是否具有抗藥性,一測便知曉[N];科技日報;2009年
3 通訊員 于洋 記者 張兆軍;病毒樣顆粒熒光示蹤研究獲重要進展[N];科技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金水;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與跳躍斷裂易位蛋白相互作用的驗證[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劉曉穎;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的cIAP_2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3 李進;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4 孫曉風;新疆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亞型、變異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于士顏;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抑制Ⅰ型干擾素誘生機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吳瑩;乙型肝炎病毒正鏈負性調節(jié)元件的鑒定與功能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陳國鳳;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功能域結合蛋白和反式調節(jié)基因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8 劉波;乙型肝炎病毒通過干擾溶酶體成熟抑制細胞自噬性降解途徑[D];浙江大學;2013年
9 王洪;HBV感染抗原表位特異性CTL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倫永志;人類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反式調節(jié)新基因HBVDNAPTP1的克隆表達與部分功能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炳春;乙型肝炎病毒突變型表面抗原在桿狀病毒表達系統中的表達、純化及其免疫活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2 毛濤;抗乙型肝炎病毒C區(qū)基因的M1GS RNA核酶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D];青島大學;2006年
3 高學松;應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篩選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啟動子結合蛋白[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郭龍華;HBeAg陰性血清中乙肝病毒基本核心啟動子和前C區(qū)變異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宮Z,
本文編號:8952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89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