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譜-柱后同位素稀釋質譜法定量分析人血清中轉鐵蛋白及白蛋白
本文關鍵詞:高效液相色譜-柱后同位素稀釋質譜法定量分析人血清中轉鐵蛋白及白蛋白
更多相關文章: 同位素稀釋 蛋白質定量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轉鐵蛋白 白蛋白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譜(HPLC)與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聯(lián)用,同時結合柱后同位素稀釋法,通過直接測定硫及鐵元素,實現(xiàn)蛋白質絕對定量的分析方法。選取分子量不同的4種標準蛋白:轉鐵蛋白、β乳球蛋白、肌紅蛋白和溶菌酶作為混合蛋白,34S或54Fe同位素稀釋劑與液相色譜洗脫液經(jīng)三通混合后,在線進入ICP-MS檢測。根據(jù)同位素稀釋法公式及蛋白中硫、鐵的含量計算混合蛋白中每種蛋白的濃度,與天平稱量結果一致,對方法進行了驗證。將方法應用到人血清轉鐵蛋白、白蛋白的定量分析,針對兩種蛋白含量差別大導致的信號差異,通過改變同位素稀釋劑的流速,成功測定了人血清中轉鐵蛋白、白蛋白的含量。采用34S及54Fe同位素稀釋劑分別定量的血清中轉鐵蛋白濃度為(2.35±0.01)g/L和(2.22±0.13)g/L,結果基本吻合。方法精密度RSD均小于10%,可用于基體樣品中含硫蛋白及金屬蛋白的定量分析。
【作者單位】: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關鍵詞】: 同位素稀釋 蛋白質定量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轉鐵蛋白 白蛋白
【基金】:國家質檢總局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No.201110008)資助項目
【分類號】:R341;O657.63
【正文快照】: 1引言蛋白質組學的快速發(fā)展,不但需要準確鑒定蛋白質,還要求對處于動態(tài)變化的蛋白質進行定量分析[1~4]。目前比較成熟的定量方法多是基于穩(wěn)定同位素標記的生物質譜[5,6],但是生物質譜的信號響應與蛋白質或肽段含量間的關系十分復雜,沒有蛋白質標準作歸一化處理,很難對蛋白質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萌;豐偉悅;陸文偉;李柏;汪冰;朱墨桃;王云;趙宇亮;柴之芳;;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間接法測定蛋白質含量[J];分析化學;2008年03期
2 徐明;嚴曉文;楊利民;王秋泉;;化學標記與蛋白質/多肽的識別檢測[J];中國科學:化學;2011年04期
3 米薇;王晶;;基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的蛋白質定量技術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0年02期
4 黃志丁;王軍;逯海;楊曉進;;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測定硫的方法研究及應用進展[J];質譜學報;201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武貝;海州香薷Cu耐性與積累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И.П.阿利馬林;Γ.Н.貝利莫維奇;劉伯里;;同位素稀釋法及其在無機物分析中的應用[J];化學通報;1961年01期
2 李琳;;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測定碳酸鈣中痕量鉛[J];當代化工;2008年02期
3 竇富全;劉星;;亞化學計量同位素稀釋法測定~(65)Zn示蹤液中穩(wěn)定鋅的含量[J];實驗技術與管理;1989年04期
4 孟哲生,周文證,滕宗周,張愨,趙杰;同位素稀釋火花源質譜法直接測定高純氧化釓中的稀土雜質元素[J];分析化學;1995年05期
5 孟憲厚;黃達峰;張淑蘭;李國華;蔡英茂;;質譜同位素稀釋法測定廢水中痕量釷[J];鈾礦選冶;1981年04期
6 趙雅平;張生棟;毛國淑;丁有錢;宋志君;舒復君;;同位素稀釋-萃取液閃法分析~(241)Pu[J];核化學與放射化學;2010年03期
7 李炳林;王美雁;陸柏齡;吳杰;盧玉昆;;同位素稀釋—火花源質譜法多元素定量分析[J];質譜;1981年01期
8 孫亞莉,殷寧萬,,袁玄暉;同位素稀釋-感耦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釤銪釓的研究[J];巖礦測試;1995年01期
9 隋喜云;董兆權;王子樹;;同位素稀釋-火花源質譜法定量分析植物樣品[J];分析化學;1987年09期
10 王永安;;無機質譜分析的新發(fā)展[J];質譜學報;198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蔡懷鴻;蘇章益;陳曉翔;楊培慧;;ADR和ADR-Tf復合物與DNA作用的電化學表征[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2 許文彥;譚寧華;韓洪金;;小肽類生物活性分子的非核糖體合成途徑研究進展[A];中國化學會第四屆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5年
3 孫婧;何濱;江桂斌;;SEC-ICP-MS技術測定有機錫化合物與蛋白的結合[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周亞民;新型電化學免疫傳感技術用于日本血吸蟲等蛋白分子檢測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2 胡舜欽;新型生物分子固定技術用于構建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3 劉俊彥;蛋白質多維色譜分離與熒光標記定量新方法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4 吉艷琴;環(huán)境樣品中痕量鈾、釷、镎和钚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分析方法研究[D];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娜;免疫球蛋白A等的免疫共振散射光譜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蔣銀燕;痕量物質的分離富集/膠束毛細管電泳分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 楊曉婧;陰離子與脫鐵伴清蛋白作用的熱力學及動力學研究[D];山西大學;2005年
4 曹慶云;酶生物傳感器及酶聯(lián)熒光免疫技術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7516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75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