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學分析微小隱孢子蟲含WD40結構域的蛋白功能
本文關鍵詞:基于生物信息學分析微小隱孢子蟲含WD40結構域的蛋白功能
更多相關文章: 微小隱孢子蟲 WD結構域 生物信息學分析 功能預測
【摘要】:目的對微小隱孢子蟲中含WD40結構域的蛋白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分析該蛋白家族的WD40結構并預測其功能,為微小隱孢子蟲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理論。方法通過隱孢子蟲基因組數(shù)據(jù)庫收集數(shù)據(jù),獲得微小隱孢子蟲含WD40結構域蛋白家族的序列信息,搜索每個蛋白的CDD結構域并進行NCBI BLAST比對分析,確定為WD40結構域家族蛋白,分析結構域并預測功能。結果在C.parvum Iowa II中共搜索到50個含有WD40結構域的蛋白,其中cgd1_1930、cgd5_740和cgd4_3360含有CAF1C_H4-bd超家族結構,可能參與DNA修復和DNA復制過程;cgd4_260含有ACE1-Sec16-like超家族,可能參與囊泡的形成和物質運輸;cgd1_2600含有TAF5_NTD2結構域,可能參與蛋白與蛋白的相互作用。結論在微小隱孢子蟲中,WD40蛋白家族不僅可能單獨發(fā)揮作用,而且還能通過相互輔助、結合發(fā)揮其生物效應。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
【關鍵詞】: 微小隱孢子蟲 WD結構域 生物信息學分析 功能預測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30901249,No.81101267)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No.10151063201000036,No.S2011010002526) 暨南大學科研培育與創(chuàng)新基金(No.21612426)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R382.3
【正文快照】: 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spp.)是一種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的人獸共患寄生蟲[1],其中感染人的主要為微小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 par-vum)和人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 homi-nis)[2-3]。隱孢子蟲主要寄生在消化道或呼吸道,在免疫功能正常者呈自限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紅英;丁笑生;盧龍斗;;WD-repeat蛋白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4期
2 徐家萍;魏國清;周武松;;家蠶新基因Bmsop2結構及近端啟動子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3 Nurul Fariza Rossle;Baha Latif;;Cryptosporidiosis as threatening health problem:A review[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3年11期
4 李麗;羅軒;徐立;李新國;;粉菠蘿FVE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3年05期
5 Danila Coradini;Saro Oriana;;The role of maintenance proteins in the preservation of epithelial cell identity during mammary gland remodeling and breast cancer initi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4年02期
6 焦鈺;田群莉;杜曉東;黃榮蓮;王慶恒;鄧岳文;;馬氏珠母貝LST8基因cDNA的分子特征及表達分析[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4年01期
7 豆玉娟;曹飛;馬躍;李賀;劉月學;張志宏;;栽培草莓果實中特異表達的bHLH78基因的克隆及過量表達載體構建[J];分子植物育種;2014年03期
8 段紅英;丁笑生;;植物WD-repeat蛋白的研究進展[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7年05期
9 陳敏;楊清;;馬鈴薯花色苷生物合成與調控研究進展[J];中國馬鈴薯;2013年04期
10 李一星;李芳;周鑫蘭;謝福莉;李友國;;利用細菌雙雜交文庫篩選華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中與外膜蛋白Opa22互作的蛋白[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康麗;雞卵泡發(fā)育相關基因和miRNA的鑒定及功能分析[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2 袁佐清;東亞三角渦蟲DjPreb和DjStag基因表達與功能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張彩果;擬南芥CSAat1A和CSAat1B蛋白功能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4 謝興斌;蘋果bHLH轉錄因子MdTTL1對低溫誘導花青苷合成和果實著色的多途徑調控[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5 唐建華;三維肝癌類組織體模型建立及肺侵襲關聯(lián)蛋白篩查[D];復旦大學;2010年
6 蔣明;白菜兩種胞質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蕾期基因表達差異分析及相關基因克隆[D];浙江大學;2007年
7 朱飛舟;帕金森病相關基因LRRK2蛋白的抗體制備、神經解剖學分布及亞細胞定位[D];中南大學;2007年
8 梁佩燕;HIV-1和SIV nef基因表達對T淋巴細胞系功能及蛋白譜改變的比較作用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9 關媛;黃瓜果刺形成相關基因的定位與克隆[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10 孟令波;玉米種子萌發(fā)的蛋白質組學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海舟;草魚cyclin G1和Morg1基因的克隆、鑒定及適應性進化分析[D];南昌大學;2010年
2 安少利;高溫誘導條件下麥長管蚜的差異蛋白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3 彭云磊;金魚Striatin基因對金魚胚胎發(fā)育的調控功能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鄭曉業(yè);運用酵母雙雜交技術篩選帕金森病相關基因LRRK2相互作用蛋白[D];中南大學;2008年
5 馬海立;金魚SG2NA和Striatin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發(fā)育表達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詹曉娟;胃癌細胞CDNA文庫中三葉因子2相互作用蛋白基因篩選[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朱紅林;WDR26在心肌缺血后適應中的表達與作用[D];中南大學;2010年
8 王鵬;萍鄉(xiāng)紅鯽Hira基因的克隆、表達分析及多克隆抗體制備[D];南昌大學;2010年
9 呂文慧;植物線粒體反向調控途徑中候選基因的篩選鑒定[D];浙江大學;2013年
10 郝華玲;PIF4在6-BA誘導的擬南芥幼苗花青素及葉綠素含量變化中的重要作用[D];蘭州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錫慰;微小隱孢子蟲抗體在體外和體內對其感染力的抑制作用[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1995年02期
2 周榮瓊;李國清;黃漢成;肖淑敏;;PCR-RFLP技術及其在隱孢子蟲基因分析上的應用[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5年12期
3 蔡黎;健康志愿者中微小隱孢子蟲的感染[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1996年02期
4 郭步平,張建斌,連德潤;微小隱孢子蟲DNA探針的制備[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9年02期
5 李小紅,曹建平,劉述先;微小隱孢子蟲抗原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5年02期
6 郭步平,連德潤;隱孢子蟲動物模型的建立[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1997年02期
7 宗海紅,李為明,張雪,俞樹榮,白班俊;抗微小隱孢子蟲單克隆抗體免疫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9年02期
8 徐衛(wèi)東,張西臣,孔慶昌,劉明遠,尹繼剛,李建華,楊舉,何宏軒,呂亞堅;微小隱孢子蟲cDNA文庫的構建及P23、CP15/60基因的克隆[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2年05期
9 何宏軒,張西臣,尹繼剛,李建華,楊舉,劉明遠,宣華;微小隱孢子蟲子孢子表面蛋白基因誘導小鼠產生免疫應答的研究[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10 Petersen C ,何建國;微小隱孢子蟲的細胞生物學[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199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建華;張西臣;尹繼剛;楊舉;田宗成;;微小隱孢子蟲病毒S-dsRNA基因在大腸 桿菌中的高效表達[A];中國動物學會第七屆全國青年寄生蟲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2 尹繼剛;張西臣;李建華;何宏軒;楊舉;田宗成;萬敏;王延釗;;抗微小隱孢子蟲子孢子表膜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初步鑒定[A];中國動物學會第七屆全國青年寄生蟲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3 羅曉冰;盧思奇;陳小寧;王鳳云;;實驗感染昆明鼠糞便微小隱孢子蟲18SrRNA基因檢測[A];中國動物學會原生動物學分會第十二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4 溫少芳;丁慧萍;盧思奇;王鳳云;;以18SrRNA基因為分子標記的微小隱孢子蟲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機會性感染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郭安;尹繼剛;向梅;劉賢英;張巖;陳啟軍;;微小隱孢子蟲子孢子與宿主黏附相關蛋白質的篩選[A];第二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何宏軒;王承民;張西臣;;微小隱孢子蟲核酸疫苗的研究[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河南省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7 任道鋒;;旋毛蟲基因Ts43原核表達及重組蛋白鑒定[A];蘇州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2009)[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世杰;微小隱孢子蟲cp966基因重組乳酸桿菌口服活載體疫苗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殷馳;微小隱孢子蟲粘附相關蛋白基因的篩選及免疫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秦培蘭;微小隱孢子蟲CP15-P23-CP15/60三價亞單位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制備及其免疫保護性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2年
3 刁玉梅;微小隱孢子蟲病毒衣殼蛋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初步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4 張靜;微小隱孢子蟲部分含TSP1結構域蛋白對上皮細胞的粘附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宋軍澎;抗微小隱孢子蟲TSP3蛋白質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鑒定[D];吉林大學;2012年
6 郭安;微小隱孢子蟲子孢子黏附相關蛋白質的篩選及定位[D];吉林大學;2008年
7 吳玲;微小隱孢子蟲Rhomboid蛋白抗原定位與免疫保護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許濤;微生物的宿主寄生相互作用以及有害因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9 魏佳;中國寄生蟲數(shù)據(jù)庫(ChinaPathDB)的數(shù)據(jù)準備及相關生物信息學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789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67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