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免疫系統(tǒng)Toll-Like受體和炎性小體在炎癥及衰老中的作用
本文關鍵詞:固有免疫系統(tǒng)Toll-Like受體和炎性小體在炎癥及衰老中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正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s)作為固有免疫系統(tǒng)受體之一,在啟動和調節(jié)天然免疫及誘導獲得性免疫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炎性小體也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組分,能被多種類型的病原體或危險信號所激活,在機體免疫反應和疾病發(fā)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雖然已經提出多種衰老學說如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等,但是目前衰老的機制還不是很清楚[1]。近年研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腎病科 腎臟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通州區(qū)潞河醫(yī)院腎內科;
【關鍵詞】: 炎性 衰老學說 免疫系統(tǒng) 重要作用 信號通路 天然免疫 小體 受體 發(fā)生過程 炎癥因子
【基金】:國家973計劃項目(2011CBA01003,2011CB964904)
【分類號】:R363
【正文快照】: 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s)作為固有免疫系統(tǒng)受體之一,在啟動和調節(jié)天然免疫及誘導獲得性免疫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炎性小體也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組分,能被多種類型的病原體或危險信號所激活,在機體免疫反應和疾病發(fā)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雖然已經提出多種衰老學說如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雷國偉;毛立明;李華;安利國;楊桂文;孟廣勛;;炎癥小體在對抗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1年12期
2 李麗燕;;Toll樣受體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1年03期
3 邵楓;白雪源;陳香美;;Toll樣受體系統(tǒng)在腎臟衰老中的表達變化[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年1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閻雙緩;陳翠英;王素平;唐亞芳;宋海燕;耿建章;王曉靜;高朋彬;;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Toll樣受體4的變化[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年05期
2 張玲;楊彩梅;曹廣添;肖英平;曾新福;;Toll樣受體與益生菌免疫[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3年01期
3 朱鐵錘;;NLRP3在馬兜鈴酸致腎損傷小鼠腎臟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5期
4 Arun Kumar;;Biomedical studies on lipid peroxidation and erythrocyte fragil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aging[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1年01期
5 任旭鳳;陳曉;;宮內感染對肺發(fā)育的影響及早期防治進展[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8期
6 伊桐凝;張靜生;于世家;;冠心康顆粒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致兔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及對血管炎性因子表達影響[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年11期
7 沈敏;;自身炎癥性疾病診治[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雜志;2013年03期
8 王玉歡;王芳;孫文華;;AIM2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24期
9 方潮;王中新;胡元生;袁媛;石杜娟;;弓形蟲感染與NLRP3炎癥小體相關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12期
10 馬毅超;陳民利;;NF-κB信號通路與胰島素抵抗[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13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曹穎;中藥清毒栓對HR-HPV感染宮頸上皮細胞MHC-Ⅰ抗原呈遞通路及陰道免疫微環(huán)境的調節(jié)[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2 唐曦平;靶向干擾ghrelin基因對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細胞炎癥與鈣通路的調節(jié)機制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何少林;Treg/microRNA-181b對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楊穎;GABA-A受體調節(jié)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朱云霞;高級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對糖尿病胰島β細胞損傷的作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6 蘆琳琳;紅景天苷的抗衰老作用:口服紅景天苷改善老齡大鼠免疫反應和增強谷氨酰半胱氨酸連接酶活性[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7 原江水;白藜蘆醇對大鼠的抗衰老作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8 張俊;新型含苯并咪唑基噻唑烷二酮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糖尿病腦功能障礙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朱金文;NF-κB炎癥信號通路靶向封閉防治急性創(chuàng)傷性肺損傷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10 操明;T淋巴細胞免疫老化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富強;基于“TLR/NF-κB”信號通路研究痛風寧顆粒抗炎、鎮(zhèn)痛的機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2 李蓉;吡格列酮對高脂血癥大鼠主動脈LOX-1-NF-κB和凋亡蛋白表達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于成成;NLRP3、NLRP1炎性體信號通路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免疫機制中的作用[D];山東大學;2013年
4 石麗平;玫瑰糠疹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TLR4、TLR9 mRNA及其下游MyD88、TRIFmRNA的表達及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付馨余;多西環(huán)素對堿燒傷大鼠角膜組織中NF-κB和Bcl-2、Bax表達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黃皓章;NF-κB與MMP-9在香煙吸入并高脂大鼠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及辛伐他汀干預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李紅玲;眼鏡蛇毒金屬蛋白酶激活和損傷內皮細胞的機制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3年
8 李春曉;含噻唑烷-4-酮的免疫調節(jié)劑對巨噬細胞和NK細胞作用機制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9 孫建國;ASC甲基化下調NALP1的表達在結腸癌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田莉;NOD8對LPS誘導巨噬細胞釋放NO、TNF-α和IL-1β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守新;黃睿;徐詠芬;王曉慧;劉雯;雷小妹;;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外周血B淋巴細胞激活及TOLL樣受體9表達[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6年02期
2 張呈;馬麗萍;裴智信;楊秋紅;魏菁;;冠心病患者血小板Toll樣受體4的表達及其意義[J];血栓與止血學;2010年02期
3 溫志國;王全哲;張浩;;病毒感染相關Toll樣受體及其基因多態(tài)性的種族差異研究進展[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年02期
4 Ruth Br銉ring;J銉rg F. Schlaak;;The Role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of the Liver in the Control of HBV and HCV[J];Virologica Sinica;2008年02期
5 王麗娟;蔡真;;Toll樣受體和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09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瑤函,湯長發(fā),王瑜娟,瞿樹林;健身鍛煉延緩衰老的免疫學機制[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32期
2 張德林;蔣豪;;Toll樣受體和免疫應答[J];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5年05期
3 徐薇;;Toll樣受體5介導抗菌鞭毛蛋白的天然免疫[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2002年02期
4 呂敏麗;張慧英;;Toll樣受體與內毒素的作用[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 方雅秀;陳曉春;;線粒體氧自由基與衰老的關系[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2006年01期
6 王海坤;韓代書;;Toll樣受體(TLRs)的信號轉導與免疫調節(jié)[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6年09期
7 張可勇;郭紅艷;王海君;;衰老機理及其研究進展[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8 林立;李昌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應答[J];國際呼吸雜志;2006年09期
9 鄭凱;譚建明;;Notch信號通路與外周免疫[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7年09期
10 王穎;于潔;張芳婷;;Notch信號通路與細胞的增殖分化[J];廣東醫(yī)學;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萬青;李芳秋;;一種自發(fā)抗腫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對其抗腫瘤機制的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2 劉文棟;程智逵;伍會健;;PIAS-1在炎癥相關的NF-κB信號通路中的功能研究[A];東北三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2008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C];2008年
3 田志剛;孫lm;魏海明;張建;;天然免疫識別機制及其生物學意義[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4 何婭妮;童玉娜;;NALP3炎性體與非感染性炎癥疾病[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10學術年會專題講座匯編[C];2010年
5 孫濤;辛鐘成;宋衛(wèi)東;張志超;金哲;袁亦銘;郭應祿;姜學軍;;EGFR信號通路與TGB-β信號通路相互作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嚴志強;姚慶萍;白玲;龍定坤;劉波;沈寶榮;姜宗來;;PI-3K/PTEN/AKT信號通路在張應變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中的作用[A];2005年上海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張毅;Ernesto Diaz-Flores;Geqiang Li;zhengqi Wang;Zizhen Kang;Eleonora Haviernikova;Sara Rowe;Cheng-Kui Qu;William Tse;Kevin M.Shannon;Kevin D.Bunting;;利用基因敲出鼠模型研究Gab2連接蛋白在造血調控中的作用[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韓俊峰;王書峰;謝諄怡;吳玉章;;microRNA在免疫系統(tǒng)中的作用[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9 林明群;張宗粱;;巨噬細胞免疫調變信號-PKA與PKC對MAPK信號通路的調節(jié)研究[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七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10 高方;張琪;鄭敏化;韓驊;;Notch信號通路對神經干細胞增殖分化的調控作用[A];中國遺傳學會“發(fā)育、遺傳和疾病”研討會論文匯編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古月;美發(fā)現(xiàn)HIV侵犯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奧秘[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2 小新;人類免疫系統(tǒng)“顧此失彼”[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楊珂;了解我們的體內“衛(wèi)士”——免疫系統(tǒng)[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4 本報駐英國記者 何屹;騙過免疫系統(tǒng)解決排異反應[N];科技日報;2005年
5 王艷紅;科學家復活“化石病毒”后發(fā)現(xiàn):人類免疫系統(tǒng)“顧此失彼”[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6 前進;艾滋病病毒入侵破壞免疫系統(tǒng)機理已查明[N];中國社會報;2006年
7 肖鑫;免疫系統(tǒng)精細調控研究獲重大進展[N];健康報;2008年
8 小華;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會干擾生物鐘[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9 紀菁;讓大腦也參與治病[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10 偉農;美將試驗激活免疫系統(tǒng)藥物[N];經濟消息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閔彥;ANXA1在α-黑素細胞刺激素逆轉單核細胞來源的樹突狀細胞成熟中的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2 王妍妍;IL-2和IL-15對臍血天然免疫細胞分化的不同效應及其機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3 毛愛平;cIAP1/2調控IFN-β誘導表達的分子機制[D];武漢大學;2011年
4 劉海波;Fas信號激活樹突狀細胞炎性復合體形成的生物學意義與分子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5 劉新蕾;TRIM38調節(jié)天然免疫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6 劉映樂;BCL10激活轉錄及其介導細菌脂多糖和TCR信號通路的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7 陳禾;RAVER1調控MDA5介導的天然免疫的分子機制[D];武漢大學;2013年
8 賀曉;USP2a通過去泛素化TRAF6負調控NF-κB的激活[D];武漢大學;2012年
9 湯小燕;TLR4信號通路參與人結腸癌細胞免疫逃逸機制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10 金晶;LRRFIP2和CD11b負向調控免疫應答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時淑娟;雌二醇和孕酮對小鼠免疫器官淋巴細胞的調節(ji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5年
2 國明明;大豆肽的制備及其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學;2007年
3 陳襄文;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天然免疫NODs受體及TLRs受體信號通路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4 曹新學;免疫系統(tǒng)的可視化計算模型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5 劉洪卯;外源p204對斑馬魚先天免疫的影響和p204轉基因載體的構建[D];山東大學;2013年
6 孫琰;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S蛋白與眼部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作用機制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吳素霞;神經受體在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上的表達[D];鄭州大學;2006年
8 屈微;A型流感病毒不同亞型在A549細胞中增殖情況的研究[D];汕頭大學;2007年
9 于新蕾;乙型肝炎病毒對肝細胞中β-干擾素表達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1年
10 吳楠楠;宿主細胞對人類冠狀病毒HCoV-229E天然免疫應答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固有免疫系統(tǒng)Toll-Like受體和炎性小體在炎癥及衰老中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69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66944.html